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第三阶段(1989年11月至1990年7月),从戈氏的《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变革》一文的发表,到苏联共产党第28次代表大会。这个阶段可称之为苏联“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潮的成熟阶段。 在第三阶段,有两个理论和政策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希腊共产党于1991年12月18日至22日在雅典召开了第14次代表大会。这是一次“具有非常意义的特别代表大会”,旨在分析苏联、东欧的演变原因,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重新整顿和建设党的组织。 (一)大会文件以及帕帕莉卡总书记的讲话和不少与会代表的发言,批评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原苏共领导集团“背叛社会主义事业”。中央报告指出,戈氏的“政治新思  相似文献   

3.
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在十年活动中为第一个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条件。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是建党的领导核心。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改造和改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终于创建。6月2日是国际共运诞生日。共盟一大、二大通过的党纲和党章为党奠定了政治、理论基础和思想、组织基础。党纲《共产党宣言》是彪炳千秋的马克思恩格斯主义的经典文献,其基本原则和一般原理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章是流芳百世的党章范本,其组织原则是民主制而不是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4.
要完成加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纲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全民所有制有效的发挥职能,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被认为是目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对这个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合乎实际的答案。这样就提出了对历史上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经济——法律规律进行真正科学认识及实际运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远东各民族代表大会(1922年1月21日——2月2日)是在落实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决议方面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大会面临着各种任务,如建立共产国际与远东国家的共产党、革命民主主义政党及团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它们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活动,建立东方被压迫人民同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之间的团结以及反对共同敌人  相似文献   

6.
以苏联《真理报》主编瓦拉波依为团长的苏联共产党政策代表团应日本社会党邀请,于1987年9月1日至11日访问了日本。日本《月刊社会党》杂志编辑部以对代表团的采访为基础,并结合代表团在日本各地的座谈会上发言的有关内容,在该刊今年11月号上以“改革的现状——苏联共产党政策代表团的介绍”为题作了报道介绍。现译介如下,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重新崛起中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王坚红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简称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20日,它是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人数最多(被禁之前占前苏联共产党1900多万党员的60%),但又因故成立最晚的共产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成立大会的决议宣布它是苏联共产党不...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3日,美国共产党在芝加哥召开了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纲。根据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美共明确了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和奋斗目标,即团结一致反对极右翼势力,建立反垄断联盟,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标志着美共日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情报局是1947年苏联推动下建立的一个特殊国际机构,虽然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党情报局的成员党,但共产党情报局的理论和政治活动对建国前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对共产党情报局关于"两个阵营"理论的接受改变了维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国际政治环境,对共产党情报局批判南共民族主义的支持压缩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存在的意识形态空间,共产党情报局对苏联模式的强化则提供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替代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苏联剧变,给不久前由于东欧演变而处于逆境中的各国共产党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困难和更为严峻的考验。由于各共产党所在国家的情况不同,由于各共产党在本国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不同,因而苏联剧变对他们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他们对苏联事变的看法和立场当然  相似文献   

11.
1月25日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25日上午,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全省人民的重托,汇聚一堂,共绘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蓝图。这是一次换届的大会。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它各项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3.
论苏联共产党高层权力结构的变迁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共产党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党 ,规定下级机关“绝对服从”上级机关的决议 ,党员“绝对服从”上级机关的决议 ,于是党的权力逐步向上一级机关集中 ,全党的领导权最终就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在苏联的政治体制中 ,国家结构的联邦制服从于共产党的集权制 ,这是维系苏联稳定存在的命脉。但是 ,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共中央在领导政治体制改革时自愿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 ,要求共产党不再管理国家机关 ,苏共的集权体制被打破 ,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失去了管理党和国家的权力。在苏共中央丧失集权后 ,加盟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 ,却不再有绝对服从苏共中央的义务 ,这注定了苏联解体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云南警官学院第一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月13日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8人,列席代表27人。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大会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大会听取、审议和通过了于燕京院长关于《2005年学院行政工作》报告;听取、审议通过了辜永贵主席关于《2005年工会工作》报告;审议了云南警官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听取和审议了《云南警官学院第一届第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提案征集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2005年经费审查工作》报告;听取了各代表团讨论情况汇报。大会认为,学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5月13日至27日在西宁胜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委书记强卫同志代表十届省委所作的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而奋斗》的报告和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委员和省纪委委员及我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这次大会是一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大会.  相似文献   

16.
“容共”与“防共”:孙中山对共产党的真实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在经过80余年的沉淀之后,我们以冷静的目光审视孙中山在当时对共产党的态度时,就会发现,以前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厢情愿"的毛病我们一厢情愿地将孙中山的"容共"说成"联共",一厢情愿地认为孙中山对国民党内排共反共的势力"深恶痛绝";我们不愿意承认孙中山轻视共产党和防备共产党的真实心态.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孙中山为了获得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决定"容共",他在决定"容共"的同时就有了"防共"意识.实际上,"容共"加"防共"才是孙中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对共产党的真实态度.  相似文献   

17.
苏联共产党惨遭解散的教训表明,保持先进性是共产党生死攸关的大事。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应该吸取苏共的教训,进行一次党的性质、理想、指导思想和宗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制度和体制存在缺陷,究其根源在于苏联共产党.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违背了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路线和政策,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形成了另外一套独立的、系统的、僵化的模式.这之后,全世界的共产党都以苏联共产党为样板,按照"苏联共产党模式"进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怎样被破坏殆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制度是在列宁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但苏共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演变成为个人集权制政党。苏共的消亡 ,其主要根源在于过度集权的体制积重难返 ,难以寻求、开拓一条从发展党内民主着手 ,取得体制内改革成功之路。可以说 ,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即是因为缺失党内民主而消亡的。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拟定的“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宣言》发表16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宣言》是不断发展着的开放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指导性、系统性和开创性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