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红文 《今日民族》2012,(9):65-F0003
云南很多地方都有制作和使用瓦猫的习俗。昆明周边的彝族村落,大理的白族村落,都会在正房的屋脊正中安放一个瓦猫。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的村子里。我见到了坐镇在屋脊上的那个精灵,造型夸张。张着的大嘴基本就是它的头。在路边的砖窑旁打听后,我找到了制作瓦猫的人——猫福,真名郜金福,他家里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瓦猫。猫福给我展示了制作瓦猫的过程。制作瓦猫不需拉坯,  相似文献   

2.
正怒目圆睁、大口獠牙,乍看一下,眼前的这些泥塑表情凶恶,但仔细一瞧,它们一个个憨态可掬,蠢萌有趣。它们形态各异,造型百变,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瓦猫。千百年来,它们始终端坐于鹤庆白族人的屋顶,用自己狰狞的面孔为白族人家换来了福报和好运。瓦猫是云南本土民间特色工艺品,其中,大理鹤庆瓦猫因为造型夸张而显得更为独特。瓦猫,长久以来,被人们视为镇宅、辟邪之神物。在鹤庆,瓦猫又被称为"降吉虎""镇吉虎"。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的房檐上  相似文献   

3.
"瓦猫"是寻常百姓对平安祥和生活的一种期盼,是一种文化,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生活幽默,它在云南的很多地方都活生生地演绎着……在云南的蓝天和白云之下,瓦猫安坐在乡村的屋顶正脊、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不同造型的瓦猫,像一个个个性分明的瞭望哨,神秘而有趣,成为云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4.
戴江  马莹 《今日民族》2013,(2):17-19
走在云南的老城深巷或山野乡村,不经意问你会看到远处民居的粉墙黛瓦上,有一只或蹲或站、仰头向天的小怪兽,融入蓝天白云的背景里,显现出剪影般的轻巧灵动和神秘莫测。等走近了看,小怪兽似猫类虎。它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云南特有的陶顾建筑装饰构件屋脊兽,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瓦猫”。  相似文献   

5.
鹤庆县金墩乡赵屯、和邑村的村民祖祖辈辈烧制砖瓦,能工巧匠不乏其人。明代嘉靖年间建造鹤庆府城的大部分城砖和瓦均在这里烧制,由此形成了瓦窖头等村,也造就了大批泥瓦匠人,瓦猫等民族工艺品随着砖瓦业的发展而产生,代代相传,不断完善。瓦猫,又名“镇脊虎”、“降脊虎”,是一种以虎为原型,融宗教文化、建筑装饰和民间艺术为一体的鹤庆白族传统泥制工艺品。其外形与真猫大小相近,一般为灰陶素胎,寄寓招财、纳福、平安的特有内涵,是鹤庆白族群众的吉祥物。瓦猫的制作主要是用赵屯、和邑村当地所产精泥手工捏塑为猫胚,再将猫坯入窑烧制成古朴…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间所见的石雕狮子工艺中,剑川白族的石雕狮子较具代表性。云南民族博物馆民间美术馆展出的一组石雕狮子,是滇西北剑川白族地区用于镇守“阴宅”(死者坟墓)的石雕狮子,石狮是动物雕刻中最常见的种类,狮的性情威猛庄严,白族人民认为它能驱秽避邪。这组剑川古墓石狮,是明清时期白族民间艺人雕凿而成的,虽经百年风雨剥蚀,还保存着完整的艺术造型,其轮廓清晰,生动古朴,精巧玲珑。其中一个是用粗石雕琢而成的,整个身子墩实厚重,后腿下蹲,前腿直立,头部光滑扁平,眼睛圆睁而且凸出,鼻翼冲天,嘴巴微闭,似喘粗气状,雕刻出…  相似文献   

7.
鼠猫之交     
据上海卫视《蝶体大搜索》报道,某君养了一只猫,为尽可能让猫长得壮实一点。以便有足够的威猛去捕鼠,于是成天拿着火腿肠等上好食物喂养,日积月累,这猫果然长就一副彪悍模样。哪知真正与鼠相遇之时,却出乎主人意外,不仅此猫对鼠毫无敌意,而且大有以腊肠与鼠分食之状。说来也真是一桩奇闻了。  相似文献   

8.
“风水”,作为一种封建迷信,是风水先生用来骗人的鬼把戏。可如今,它却成了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信条。近年来,公共建筑中越来越多地被融入了风水因素:法院的大门上高悬“避邪剑”;国土局办公楼前镶嵌“八卦图”;检察院内耸立“镇邪碑”;县政府广场上竖起“驱妖坊”……诸多的“风水建筑”无不打着一些地方主政官员“风水情结”的烙印。各地的“风水建筑物”不断涌现,这其中有怎样的玄机?“风水建筑物”与公共权力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谈谈银屑病     
谈谈银屑病王家璧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慢性炎性皮肤病。临床上分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病型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开始为炎性红疙瘩,即红色丘疹,顶端有白色鳞屑,继而成分币大、斑块状可融合成大片,甚至地图状,基底潮红,表现有银白色鳞屑...  相似文献   

10.
把云南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从云南实际出发,根据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作出的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对于树立云南形象,扩大云南对外开放,让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迅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一致,真抓实干;需要区域、县域。地域文化建设的支撑和配合。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笔者于今年初,先后两次调查了扬名省内外的民族文化建设先进县──峨山彝族自治县,以期通…  相似文献   

11.
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云南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作,既符合云南文化的自身实际,又利于世纪之交中云南经济的跃然发展。如何使这一构想得以实现,让丰富多彩又充溢生命活力的云南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云南社会经济变革中勃起为奇异的驱动力,既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又必须采择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文化大省应当具有新时代的色彩云南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其间,民族文化的内涵意义是什么?我的理解,我们在建设中,要张扬、要展示的,不是历史意义上的曾经存在物,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优秀精粹品。要抢救、要保护的,不是那些在历…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水电建设大手笔彭建群云南省在建中最大的漫湾水电站,于、1994年12月又有两台机组发电,为这个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计划1995年竣工的工程打下了基础。全长4000多公里的澜沧江为该省第二大河,其长达近千公里的干流,特别是中下游水能集中,被列为...  相似文献   

13.
解读马家寨     
马家寨座落在贵州省风景名胜区龙鳌河畔,依狮子山而居,位于岑巩县水尾镇,距该县县城30多公里。远远望去,整个寨子成半圆形状,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特别之处。然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寨子上陆续有人说他们就是明末清初镇守山海关总兵、延陵将军吴三桂的后代,一代佳人陈圆圆的坟茔就埋葬在马家寨狮子山下的绣球凸上。带着对佳人的憧憬和眷...  相似文献   

14.
具有古滇文化色彩的云南文化艺术马克斌云南省是第六届亚洲民间艺术节的主办地。地处中国大西南的云南省的各族人民,不仅用聪明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同时也以奔腾的激情和瑰丽暇想建造起自己辉煌的文化。云南的文化艺术,多与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咖啡”一词来自西方,英文名字为coffee,原产地在非洲和拉丁美洲。 咖啡是由咖啡豆烘焙加工而成,咖啡豆长在咖啡树上,咖啡树具有多次开花及花期集中的特性。咖啡的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20世纪初才传入我国。目前世界上有76个国家栽培,我国的云南、海南、广东一带有种植。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82.5%水能资源蕴藏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1.0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9795万千瓦.金沙江中游河段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首金沙江水电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水电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积极有序地开发好金沙江中游的水电资源,对促进国家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对我省培育电力支柱产业和桥头堡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推进国家"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我省适时成立了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沙江中游公司),全面负责金沙江中游的水电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08,(1):62-63
2008年起,几食品用塑料袋必须标注“食品用”字样,并且必须有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颁发的食品安全许可标志QS及编号。 目前市场上用于包装食品的包装袋大多数都不合格。许多透明状、很薄的袋子都是以PVC为原料加工而成。PVC多数是再生废料,包括工业和医药废料,这些塑料袋大多含有聚氯乙烯,  相似文献   

18.
好听好看     
葫芦丝,云南特有的一种竹制乐器,主要流行于傣族、布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葫芦丝用葫芦和竹子制作而成,音色类似云南的另一种竹管乐器──巴乌。《竹林深处》是云南傣族乐手眼德全演奏的葫芦丝音乐专集。其中不仅有云南傣族、景颇族、佤族、藏族等民族的乐曲,还有大家都很熟 悉的流行乐曲《月 朦胧,鸟朦胧》,新 疆民歌《掀起你的 盖头来》等。葫芦 丝音色柔美,富于 抒情色彩,加上限 德全技巧娴熟而 富于感情的演奏, 给人以宁静安谧 的音乐体验。 CD光盘《竹林 深处》由云南人民 出版社出版。 《开启心智的 金钥匙── 云…  相似文献   

19.
<正>三、儿童食品多数食品都是以甜和有趣来吸引儿童购买。1.栗子糕。用米粉和栗子粉,蒸成软糕状。卖时用木模扣成小圆柱形,每次扣二十颗,糕上也可加豆沙、红果馅。后因扣模费事,就用刀铲在纸上加糖馅售卖。2.豌豆糕。售卖者肩挑单个圆桶,上盖白布,以豌豆粉和白面粉为原料蒸熟,另备木模,上刻有不同花纹,有大、小两种。先在花纹上撒白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要贯彻落实好十五大精神,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首要任务应当是扫除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障碍。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就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云南要解决好这两大课题,就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在对外开放上有新的突破,在经济发展上有新的突破。突破点在哪里?就在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十五大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大理论。它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