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行政首长是地方政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地方行政首长的法律地位主要有三种:作为地方行政机关首长;作为地方首长和作为中央或上级政府的代理人.地方行政首长主要通过居民直接选举、地方代议机关选举、任命或聘任、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等方式产生.地方行政首长的法律地位和产生方式,决定于地方民主的发展水平,也与地方自治等基本价值理念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是复合单一制国家,存在不同的地方制度,不同地方行政首长的法律地位和产生方式也不一样.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地方行政首长的法律地位和产生方式或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方政府实行高度自治的政治制度,这是美国联邦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体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美国地方政府自治要受到联邦宪法和法律、州宪法和法律的控制.州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受到狄伦原则的影响,该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州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共同构成美国特色的地方自治政治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分析影响地方政府进行职能定位的宏观背景入手,阐述了当今我国地方政府应该履行的各种职能,并结合不同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资源优势、社会及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阐述了不同地方政府职能的区别与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选择都会有所不同和有所侧重。我国采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混合体制的关系模式,从市场经济的内在特性、中央与地方的政府职能配合、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协调、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势互补来看,都具有深刻的合理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群众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是指,广大群众以及群众组织在国家法律范围内,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的考评,从而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群众参与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类型。群众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是增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沟通地方政府领导干部与社会公众关系的重要桥梁、改善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有效手段、促进群众参与制度化的有力引擎。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国家、地方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国家、地方和高校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非均衡性和地方化是中国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规定了地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高等教育可以采用稳健型发展战略、特色化发展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在华北抗战中的统战工作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原则的把握,对日军侵占区、国民党统治区、地方实力派掌控区等不同地方、不同城市、不同人群区别对待的统战方法对我们今天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地方政府的概念和结构与中国不同,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在美国,地方政府是指除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外的所有政府类型,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州政府、联邦政府之间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自主治理。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不一一对应,存在跨政区的地方政府。参照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划分标准,美国地方政府的结构功能可以分类概括为一般目的地方政府和特别目的地方政府两大类。一般目的地方政府又分为县政府和次县级政府。县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州的行政管理的分支和延伸,并满足地方公民的公共需求。次县级政府包…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管理的综合效益体现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平衡。地方政府管理的综合效益既需要从某个地方政府辖境内生产力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水平出发,对环境、社会、经济三种效益之间的关系做科学的分析和微调,又需要把这种关系分解为三种效益各自的指标体系和量化目标。行使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地方政府综合效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要求完善和拓展区域合作发展机制,领域的升级和边界的扩大,是区域合作拓展的重要体现。其中,地方政府之间区域合作边界的拓展对推动实现区域一体化、深入区域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地方政府区域合作边界拓展实质上是地方政府对合作伙伴的理性选择,基于获取集体性收益和选择性收益两个动因选择合作行为。合作边界的存在,为地方政府区域合作提供了边界内合作和边界外合作两种合作途径。地方政府选择合作伙伴的主动性强弱与边界内外合作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合作边界拓展状态。地方政府根据个体动机的改变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组合中进行调整,以改善地方政府的合作绩效。2011—2017年成都经济区295项府际协议数据表明,地方政府边界拓展的主要趋势是从边界内合作演变为边界外合作、从被动合作演变为主动合作、从单中心合作演变为多中心合作。目前该经济区呈现出"纽带选择"的边界拓展状态。为提升合作绩效、实现区域一体化,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偏好结构,激发合作主动性,改变合作途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主体与利益主体地位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各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根植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利益的差异性中,经常演变为政府间的竞争性行为,继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将地方政府竞争因素分解为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区域市场发育、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优惠政策、地区资本形成和区域人口流动七大因素,利用各分解因素的替代统计指标,可以初步判断地方政府竞争对地区经济差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行使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方立法体系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方面,民族地方立法体系的建构则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依据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不同表现形式,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分为"民族联邦主体立法体系"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系"两种基本类型,前者以俄罗斯为典型,后者以中国为典型。这两种典型类型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它们建构的具体路径各不相同。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适应性是建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央地事权划分以地方自治为载体。从历史来看,地方自治与央地分权经过了初试、转型、复苏和深化等不同阶段,不过,在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动力来源。从法律角度来看,《大韩民国宪法》和《地方自治法》是央地事权划分主要的法律依据;从基本特征而言,韩国的地方自治与央地分权属于国家权力体系内的分权,并以大陆法系为底色,其主导者仍然为中央政府,并具有多重二元结构。韩国地方自治与央地分权的实践在思想认识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借鉴外来制度、央地沟通协调机制和公民参与等方面,对于我国的央地事权划分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在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有不同的模式。我国现行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在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职责和权限基础上,完善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宪法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成长土壤,浙江省和四川省在治理创新的道路上发展衍生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创新模式——"民主恳谈"和"公推公选"。在讨论这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时,需在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逻辑体系的支撑下,深入到民主发展的实际场域,并在考察其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探索其内在动力。在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衡量指标:经济发展、维稳和影响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分析框架下,又引入了政企关系这个解释变量,认为两省之所以会选择不同的治理创新类型作为突破口是两者的合力作用,试图更加全面地对浙江和四川两省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不同的路径选择做出逻辑论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核安全地方立法历史沿革分为空白时期、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完善时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在立法进程、体系、内容上呈现出不同特点。今后我国核安全地方立法走向应当以完善配套性立法为重,努力构建全面的制度体系,同时也要适时开展符合地方情况的核安全具体立法。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与蒋介石的地方自治思想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从两者地方自治思想的来源看 ,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 ,是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地方自治制度和思想的中国化 ,而蒋介石的地方自治思想是中国封建主义独裁专制思想的再现和加强 ;从两者推行地方自治的目的来看 ,孙中山追求的是“四万万人都是皇帝”的民权社会 ,而蒋介石只想恢复周代的宗法纲常 ;从两者在地方自治实施的具体措施上看 ,也有本质区别。总而言之 ,前者是民主的、反专制的 ,而后者是专制的、反民主的  相似文献   

19.
各国立法体制的不同使得呈现出来的法律样态千姿各异,地方立法的权限状况也因立法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地方权力机关与政府的权限划分、制定规则各有特色。其发展趋势自上世纪末开始呈统一态势,即地方立法权限不断扩大,规制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的明朗化,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社会、文化分工也越来越细,闲塞的地方单位无法在孤蔽的环境下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社会发展的需求刺激不同地方政府之间拓展不同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以实现减低成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致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然而实现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并非易事,尤其是与美国相比,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在制度、合作动机、内容和主体等层次都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分析两者之间的差距对于促进我国地方问合作关系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