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党建》2016,(5)
正接触过我父亲阎肃的人都会有个共同印象,就是他一点架子没有,对所有人都非常客气。这么多年,爸爸没教过我什么大道理,但一直示范着一件事:与人为善,尊重身边每一个人。和他一起出门,在院里不管是见到花匠、扫地阿姨,大师傅、小战士,他一定会主动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您好。"我小时候觉得老爸好歹也是个艺术家,怎么一点派都没有。和老爸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时期以来,阎肃的名字传遍华夏、响彻寰宇。阎肃是一座艺术的丰碑,这丰碑的灵魂就是对人生、对艺术的"严肃"劲儿。阎肃去世,但精神永存。阎肃精神启迪人们,无论是从事艺术创作还是做人,都必须有一种严肃的精神。在做人上严肃,必然一路阳光坦荡,正气昂扬。阎肃出生于天主教徒家庭,父母曾希望他成为虔诚的教徒。然而,他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与父母的信仰越来越远。听党的话、跟  相似文献   

3.
<正>【产业扶贫】产业发展滞后是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扶贫产业开发就是为农村贫困人口增收指条明路,找到稳定支撑。2015年立春前一天,西充县槐树镇凤凰村,老上访户蒲守伟正带着三个儿子在屋外挖管道准备安装天然气。前些年,因为一个"穷"字,他不停上访。如今,他没有心思再"闹下去"了,而是专心致志搞养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随后阎肃的儿子发布微博称,"我父亲阎肃平静地离开了尘世,没有任何痛苦,就像睡着了一样。老爸可能觉得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就这么离开了。"阎肃老师逝世已经一年多了,如今翻检出与他的一张张合影,一遍一遍地回味他的音容笑貌,回放他的作品音乐,阅读他亲笔签名赠与我们的《长城长》词集,回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时,阎肃说:"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2月12日凌晨,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一代艺术大师阎肃忠魂陨落,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不禁感伤。其实,得知2015年9月14日阎肃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住进医院并一直昏迷后,我就一直挂念着他。不为别的,只因我是他的忠实"粉丝"且与他有一面之交。进入本世纪初,我不知怎么迷上唱歌,记得当时买回一大摞怀旧性的老歌剧、老电影光盘后,业余时间就在电脑上放,一看就爱不释手。我不会  相似文献   

7.
到基层走访,发现有的领导喜欢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应该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前加个“老”字。为何要加个“老”字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有些领导对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和处理好,加个“老”字可以夸大问题原有的难度和深度,借以掩盖自己领导水平欠佳,工作方法不当。二、有的领导对一些能办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说成“老”问题,表明问题是出在前任手上或别人身上,以推卸自己分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孙祖汉,原南平市委讲师团团长,一个平凡的老人,一个不同寻常的老人——在老同志的眼里,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宽厚长者;在广大干部的记忆里,他是一位传播真理、释疑解惑的使者。在孙祖汉生命最后20年,每年授课、作报告近百场,还有200万字的编著、近200篇的文章散见全国各地报刊。虽然孙祖汉去世已近半年,但岁月的流逝遮不住他的精神光辉,它将永远伴随我们前行。"一息尚存需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孙祖汉以百倍的勤奋和努力,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榜样。走进市老年大学,一提起孙祖汉的生平事迹,许多离退休干部都争相诉说:"他是一位难得的政治理论教员,老年大学学员永远怀念的良师益友。今年  相似文献   

9.
谢凌宇 《当代贵州》2012,(22):40-41
从一名电解工成长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陈刚用不懈努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践行自己"真诚做人、勤奋做事"的座右铭。他在政工战线上工作27年,始终充满激情,在繁重的工作中享受快乐;他担任国有大型企业工会主席10年,始终秉持"继承、学习、借鉴、发展、创新"十字箴言,充分彰显工会工作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魅力;他把"真诚做人、勤奋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一名电解工成长为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他用不懈的追求努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就是贵州铝厂党委副书记、纪  相似文献   

10.
阎肃是一位大家。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然而,生活中的阎肃,却非常低调。他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和阎肃老师相处过的人,都说他平易近人,没见  相似文献   

11.
《党史博采》2014,(9):F0002-F0002
他是一名扎根农村的农民,是一名勤奋务实,不断进取的成功人士;他多年在商海拼搏,在同事眼中是一名勇挑重担的朋友,在乡亲眼里是一名致富不忘老乡亲的好邻居。他就是贾市庄村的村民赵清江。  相似文献   

12.
正前几天,一位80多岁的上海老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找到笔者寒舍,说他听说周恩来总理有一个"润弟",但在参观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时,讲解员说不知道,推荐他来问笔者。我告诉他,周恩来高祖以下的"恩"字辈兄弟共有14人,按年龄大小排序,其中老二和老三早夭,剩下的12人中只有排行十四的周恩霔字润民,周恩来称他"润弟"。老人听后脸上笑开了花,连声说:"对,对,就是他,是毛润之的‘润’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5)
<正>生长在内蒙古的各民族油画家都因长期描绘牧区生活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作品都以草原为母题,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偷景猎奇,没有投好迎合,而以自然、朴实、真诚和热情的强烈草原气息与气质闯入中国油画艺坛,这独树一帜的画风被人们誉为"草原画派"。而几十年来使人们加深这种印象的关键人物就是妥木斯,是他把内蒙古的油画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草原画派"  相似文献   

14.
好好好     
老A应邀参加一次群众性演出,主办单位请他上台讲话,他激情万分,拿着话筒连讲了三个"好"。他说,一是活动主办得好,二是演员表演得好,三是会议效果好。我一听,确实有水平,但怎么老A的讲话都离不开"好"这个字呢?年底,老A来调研,他来之前,单位上上下下忙碌了一阵子。老A来的那天,先是看了现场,再就是汇报,最后由他提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云在那些具有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中蕴涵着关于真理问题的闪光思想。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是什么就是什么,应该怎样就怎样。他关于获得正确的认识、获得真理的思想连贯起来就是15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15个字,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1956年,古稀之年的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重回上海一大会址。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思绪万千间,他挥毫写下这8个字。这8个字,语出《庄子》"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董必武题词的11年前,也就是1945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引用了这句话,并说:"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谓年幼无知,不知世事。  相似文献   

17.
1986年8月的一天,一架云雀式直升机从平壤直飞上甘岭。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在飞机上感慨万分。他就是当年上甘岭战役的前线指挥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前国防部部长秦基伟上将。秦基伟是随当年的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访问朝鲜的。金日成问秦基伟:"想到什么地方看看?"他说:"如果方便,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4月26日早上9点,我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得悉诗人汪国真在凌晨两点告别了这个世界。我脑袋"嗡"就大了,自1995年9月起,我开始与汪兄接触,他多次赠书、赠墨宝给我。两个月前,我还想约请他出席"著名作家官桥八组行"笔会,他没有接听电话,短信也没有回复,没想到……我曾多次采访汪国真,两人也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汪国真曾经送给我一副字,是他的一句诗:"没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12个大字敬挽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60多年来,他以"只愿香甜满人间"的大爱胸襟,成就了人生的大格局大情怀大境界,被誉为文学艺术界的"常青树"。2016年2月14阎肃获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5《感动中国》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7,(10)
<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载体为国和家,简称为国家。做人的完美境界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忠"字,这是对国来讲的,为国尽"忠";再一个是"孝"字,这是对家来讲的,为家尽"孝"。忠孝两全,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的追求。今天主要谈一谈"忠"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对党忠诚有过许多重要论述。2014年5月8日,他在中办调研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