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相卫 《学理论》2009,(21):47-4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灵魂所在。因此,深度挖掘哈尔滨历史文化内涵,使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是促进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资本,提升哈尔滨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近年来,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智慧旅游的概念也被提了出来。在进行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智慧旅游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产业以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追求,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优势若能与旅游相结合,就可以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使旅游与农业相互衔接,这不仅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对我省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繁荣,从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邑 《求知》2020,(3):42-44
进入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精神文化需求,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已经不再简单满足于"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更侧重于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品味文脉历史,体验另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即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求知》2021,(9)
正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要积极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持续增长我国旅游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市场客群的精准细分,旅游已经逐步告别了"到此一游"的消费追求,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意义、更具个性化的出游需求。  相似文献   

6.
论四川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和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西部各省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我们四川,怎样通过西部开发的一系列举措,实现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任务艰巨而光荣。笔者试通过对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和构建旅游中心城市的探索,以期实现培育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大省的目的。一、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与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一)旅游支柱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关系随着改革开放进展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提高,旅游也逐步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以显现,这种显现也越来越突出。1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罗亚萍 《学理论》2009,(23):144-146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旅游也从少数人的奢侈生活成为大众性的活动。随着参与旅游的人激增,旅游的景区的过度及不合理开发,许多旅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恶化的现象。保护旅游环境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旅游环境的保护涉及到环境学、管理学、法学及政策规划等多学科领域,需要相互协调。针对旅游环境保护的立法却相应滞后,不能满足旅游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文章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措施及进路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我国旅游环境保护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古镇独特的古老建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厚的人文内涵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寨市古镇的旅游开发,必须保护好其"古风古韵",使之与都市人文风情、世俗生活保持永久的差异性,以其古镇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9.
曾永丽 《学理论》2012,(14):174-175
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变化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是人类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极大地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为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既创造了条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通过探讨网络文化的特征、产生的双重影响及其解决办法,使人们更好地在网络文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在不断增长,因此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研究,分析其特征,并探究其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启示作用,对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谢月华 《学理论》2014,(2):73-74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者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文化形象的研究与塑造越来越受到关注。青秀山风景区应形势要求打造为国家5A级景区,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提升该景区的知名度,是该景区顺利升级的重要因素。青秀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的升级策略如下:注重文化建设;搞好特有生态资源建设;加强餐饮服务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旅游纪念品开发;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12.
薛凯 《学理论》2013,(6):78-79
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养老,是产生于以小生产方式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孝道文化观念等对其影响深远,使家庭养老成为人们所享有的主要养老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化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不断地发生变化,对家庭养老不断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创意旅游成为众多旅游城市的新选择。近年来,在"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哈尔滨旅游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从"大旅游发展格局"的视角,梳理了哈尔滨发展创意旅游的条件和优势,为哈尔滨进一步发展创意旅游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汉中生态农业旅游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中是陕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有的贫困问题也不断加剧。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便大量垦荒,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势必将导致越穷越垦,越垦越流,越流越穷的恶性循环,而与之相对应的周边大城市里的人们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堆砌的森林里。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旅游服务新农村建设。以旅游促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汉中要顺应时机,依托本市的农业旅游资源和环境,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大力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为本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关于黑龙江冰雪旅游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光达 《学理论》2008,(16):83-84
黑龙江省冰雪资源较为丰富,冰雪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随着吉、辽两省冰雪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日韩冰雪旅游线路的日淅成熟,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不断拓展冰雪旅游的内容,增加活动形式,发掘文化内涵,不断推陈出新,使其真正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与文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多方面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说到生活,我还是想按照恩格斯的分类,一曰生存,二曰享受,三曰发展与表现自己。 旅游不属于生存的需要。异地治疗是否符合旅游的概念,那要看它是否有超出简单的生存需要的范围,如果不超出这个范围,如到外地医疗,去进行外科手术,住在病房里那是不符合旅游这个概念的。在这个情况下只有异地性,而没有任何享受性。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暖问题、资源浪费问题甚至还有战争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无节制开采利用的同时没有想到回报社会和自然,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严重忽略了精神文明。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建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能够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中国长久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外生态旅游方式不断地多样化,近年来以打造文化品牌为亮点的生态旅游不断发展.以桑蚕文化为核心的花都宝桑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在不断深入,然而开发过程中仍存在宣传力度不足,产业链不完整,管理规划缺位等问题.其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应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融合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循序渐进,适度开发,如明确和吸引目标消费群,加强促销促游等方式积累投资资金等,从而科学地开发资源,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龚琬惠 《学理论》2012,(32):87-8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旅游产品和旅游需求供需两旺的良性态势。游客在走向成熟,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行为已不能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需求。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情况下,发掘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物,提升其旅游价值和拓展其旅游功能成为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和挑战。广州花都宝桑园是一个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其旅游业深度开发应该紧紧围绕其核心吸引物蚕桑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展开。  相似文献   

20.
卫红  郑耀星 《学理论》2009,(25):147-148
随着平遥古城旅游的快速发展,其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旅游在为古城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古城的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等各方面带来了影响。本文尝试从当地居民的角度,对平遥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