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玲 《法制与社会》2012,(24):259-260
司法具有公信力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具有双重维度的概念,是司法与公众之间的动态、均衡的信任交往与互相评价.当前我国民众对司法的公信力普遍不足,本文拟结合当前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分别从司法与公众两个角度探析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吕中行  谢俊英 《河北法学》2020,38(4):139-150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生命力的保障,重塑司法公信力是现代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具有法治意义之外,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所以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在剖析我国司法公信力欠缺的历史缘由以及西方一些国家在重视司法权威的经验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对影响我国司法公信力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应该解决"严格司法"和"权利需有效得到救济"两方面的困境,并从四个方面为重塑新时代司法公信力提出了路径选择:司法程序的尊重、司法公正的目标,司法腐败的解决以及司法行为的公开。  相似文献   

3.
马翠 《法制与社会》2012,(21):290-291
司法公信力是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法治建设重点努力的方向.司法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近年来,我国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是面对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新形势,我国的司法公信力领域仍然不容乐观,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仍后剖析造成司法公信力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提升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期待能够对提升司法公信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司法公信力具有维护司法权威、培育法律信仰、促使公民守法和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价值功能.从司法自身的内在要求而言,良好司法公信力的形成有赖于司法主体、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等三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公信力.要以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司法工作机制、提高司法的社会参与度等为突破口来推动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闫晨 《法制与社会》2010,(20):108-109
近年来我国司法制度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司法公信力呈现不断下降和缺失的局面。本文指出为了构建法治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深刻分析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对司法公信力的缺失成因进行剖析,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和综合建设,塑造和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能够极大的促进法治现代化进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信力体现了司法的内在需求及本质属性,极大的保障了司法生命力.当公信力远离司法,司法信用将会大大降低,社会信用体系也将不复存在.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司法公信力存在问题,对改进措施和方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黎明 《中国律师》2013,(4):98-10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最高人民法院也强调要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那么,何谓司法公信力?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结合本人从事律师职业27年之切身体会,深感提高司法公信力势在必行,并有诸多思考,愿与诸位法律人共同交流探讨。一、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提高司法公信力被党的十八大确定为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公信力建设是人民法院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司法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讨司法公信力的建设路径。一、主流话语中司法公信力影响因素"祛魅"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信力的概念亟待厘清,这是司法公信力研究的起点和司法公信力建设的目标。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集合概念,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它的特征,只有明知这些特征,才能够在构建过程中扬优抑劣。司法公信力具有的独特价值功能应当重新被强调,尤其对于检察实践大有裨益。检察机关要建设司法公信力要面对的困境并不容易解决,有些困境是作茧自缚之结果。检察机关应当将公正廉洁司法作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参与司法进程中,公众关注司法审判是社会法制化的一个重点表现.法院司法系统面临新挑战,确保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建设的一大要义.本文从新时期司法公信力的本质内涵着眼,发现并探讨影响我国当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从而提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浅见.  相似文献   

11.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2,(26):120-121
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司法诚信的构建,传统意义上的司法诚信是指司法机关的司法公信力,但仅仅是司法公信力的建设并不足以解释司法诚信的涵义.本文从司法诚信的范畴、构建司法诚信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司法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十八大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司法公信力在缓步提高的同时仍面临巨大挑战,全面树立司法机关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梳理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及现状,提出维护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部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严格意义讲,司法公信力指司法裁判获取公众信用的影响力。司法公信力(x)与公众的认同力(y)具有y=f(x)的函数关系,无公信力,则司法不立,但是司法公信力却会因建构与运行的种种缺陷而发生流失。从深层次讲,司法公信力流失涉及司法文化建设的诸多缺失,但是从内省视角看有其结构与功能失和之处,尤其与司法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所以司法公信力的补强特别需要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对司法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期待.这就要求检察机关提供实体上的司法保障,及良好的司法服务和环境.规范司法行为,首当其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而作为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管理部门——案件管理部门,要全面展开案管部门专项整治工作,促进案件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机关根据其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尊重程度.其构成要素包括法律规则的权威性、司法主体的自律性、司法过程的公开性以及司法裁判的终局性等四方面的内容.时下,我国司法公信力低下.在新一轮的司法改革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律规则的权威性,增强法官的自律性,增加司法的透明度以及保证司法的终局性,以增强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司法机关存在公信力缺失的情况。法官的职业化建设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司法体制改革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根本出路,完善司法程序,通过程序的正当化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最直接的手段,规范新闻媒体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方式是树立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矛盾纠纷持续增长,矛盾的关联性、群体性、复杂性、敏感性显著增强,人民法院承担的执法办案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司法效能建设,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途径,也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期望重托。司法效能,是司法主体在一定司法目标指引下,开展  相似文献   

18.
张佳丽 《法制与社会》2012,(26):257-258
近年来,司法公信力缺失的问题愈发严重,成为影响公正、高效、权威司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舆论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多样化给司法公信力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微博时代”实现司法公信力建设新的跨越,是摆在全体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结合“微博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探讨如何降低“微博时代”网络舆情可能对司法公信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寻找法院借力微博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洪芳  程广来 《法制与社会》2013,(29):284-285
司法公信力问题这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司法活动的非常态性、专业性和对决性决定了司法公信力的天生脆弱性,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我国司法公信力得到增强,但目前司法公信力不高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司法审判不独立、法官素质不高、个案出错、执行不力等问题困扰着我国的司法界。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须创新法官机制、树立司法权威、不断提升法官的执业素质并从全社会深入推进公众的法律认知,力争使我国司法公信力步入良性的上升轨道。  相似文献   

20.
高杨 《法制与社会》2015,(1):107-108
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很重要的环节之一,但目前我国司法现状却是司法公信力低下,民众普遍对司法信赖程度不高,这在法治建设道路上增添了不少阻力。本文从程序正当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司法程序的中立性、公开性、可参与性和效率性等原则,为研究如何通过正当程序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