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海法体系是指由各种涉海法律规范相互协调与衔接而组成的结构完整、内容广泛、层次分明的法律体系.在中国建构海法体系具有必然性,能够满足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效保障和促进中国海洋权益、尊重海法发展客观规律等方面的要求.构建完善的海法体系应当采取加速中国海法体系的立法进程、进一步深化中国海洋执法机构改革、逐步调整中国海洋司法制度等措施.为了推动中国海法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明确和完善中国海洋政策、加强海法体系理论研究以及海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面向海洋世纪 确立海法研究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上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突出了海法研究体系的重要地位。在分析海法的概念、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确立海法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将海法研究体系归纳为三个层次,并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保林  赵海 《法医学杂志》1998,14(3):188-189
航海法医学是法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从事海上或船上有关人员伤亡的法医学检查、鉴定和研究[1]。由于航海条件的影响,有关法医学的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航海法医学鉴定有其特殊性。为保障海上人员因伤亡引起的法律纠纷或诉讼案件能得到公正的分析和审判,航海法医学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船舶在航海条件下,一般都有流动性、海洋空间、社会隔离、人员和装备限制、配套不全等特点。因此,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很难及时得到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协助,尤其在船舶远离口岸的航行途中或在海洋气候条件下,这种矛盾就更为突出。因…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始,从墨西哥湾到南大西洋以及西太平洋沿岸,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跨国公司酿成海上溢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乃至生态灾难事件频发。以法律视角看,海洋污染与陆地环境污染有显要区别:前者危害结果往往波及境外,可能发生国际法与国内法责任竞合;就多数国家而言,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及司法实践相对滞后抑或贫乏。本文以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参与巴西近海石油开发而发生油井泄漏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倡导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国家和平发展重大战略,贯穿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在精神,体现了周边外交政策,是国家全方位开放重大战略布局的组成部分。相关法律机制是明晰各方权利义务,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保障。中国-东盟共建新海上丝路的法律机制可包括行为准则、经贸合作、互联互通、海事合作、搜救合作、油污防控、人才培养等机制的构建或完善。  相似文献   

6.
美国海岸警卫队是世界各国海岸警卫队的鼻祖,也是美国海上唯一的综合执法机构,有美国第二海军之称。其高效的执法效率与自身的机构设置、人员组成、装备配备和国家在法律上对它的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有着1.8万公里的海岸线、近海执法任务十分艰巨的海洋大国。然而,由于实行的是分散性海上管理体制,海上执法效率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美国海岸警卫队高效的执法样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海上非战争军事行动法律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行海上非战争军事行动领域日益扩大,但相关法律保障不足。本文指出法理依据与"军事必要"、国际法与相关国家国内法有效对接;建立涉法数据库,完善组织机制,构建法律教育实践平台是提升法律保障软性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国际条约在中国适用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永伟 《法学家》2007,1(2):143-151
条约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缔结的国际协议,不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其本身不是法律.条约欲在缔约国内得到适用,必须要得到缔约国宪法的规定,确立为国内法,或者被赋予以国内法的效力.中国应采取纳入与转化相结合的方式赋予条约以国内法的效力,条约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的确立应反映并符合国家的基本政治与法律特征,以便适当地解决在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如何适用条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检察风云》2012,(22):48
从领导和隶属关系上来看,有的国家的执法力量隶属于行政部门。例如,美国海岸警卫队隶属于国土安全部;日本海上保安厅归国土交通省;加拿大海岸警备队原隶属于运输部,前几年改归渔业与海洋部管;韩国海洋警察厅隶属于海洋水产部。也有的国家的海上执法队伍归军事部门管。  相似文献   

10.
许维安 《北方法学》2016,(6):97-106
区分陆上犯罪与海上犯罪是应对日益增长的海上犯罪、彰显海上犯罪的基本特征和适应海上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由于特殊罪名的适用效果不佳、适用范围有限,一般罪名未能反映海上犯罪的特点,因而它们均不能适应海洋发展战略的需要。现行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域内发生的海上犯罪,而不能适用于领海外国家管辖海域内发生的犯罪。涉海国际公约只规定了海上犯罪的罪名和罪状而没有规定法定刑,对国际法的海上犯罪适用现有一般罪名违反禁止类推原则,也没有体现海上犯罪的特点;不仅适用程序繁琐,而且使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国际法的海上犯罪应转化为国内法的海上犯罪。  相似文献   

11.
海商法特性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海商法制度的特殊性,探究海商法特性的成因。共同的法律渊源、海运的巨大风险性和船舶的特殊性,造就了海商法的国际统一性、海商法自体性和法律关系复杂性等特性,同时揭示海商法特性背后的价值理念在于追求实质公平、衡平原则和保护海运业的发展,提出"坚持海商法自体性"这一处理海商法与民法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众多的国际习惯海洋法实施了法典化,同时也确立了许多新的国际海洋法制度。其中,印度尼西亚对群岛水域制度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进而维护了国家利益,但群岛水域中无害通过权、群岛海道通过权的行使方式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国家实践予以明晰。印度尼西亚也是和平解决海洋划界争端的积极实践者,已与邻国签署了16个划界协定或条约,其中与澳大利亚的划界最有特色,确立了主权权利、管辖权重叠的区域。背负着“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中国,在21世纪应为当代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尽力。  相似文献   

13.
航空器上法律事实与行为法律适用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瀚  孙玉超 《河北法学》2006,24(2):39-43
航空法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部门,既包括公法又包括私法,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航空器高速飞行和跨界运输的特点,加之各国航空运输领域民事责任立法之间的歧异,不免引发国际航空运输有关法律关系的法律冲突.华沙公约体系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仅仅调整航空运输责任,大量案件的处理需要由冲突规范指引.受海商法的影响,航空法中的国旗国法原则逐渐被各国实践及公约所接受,但是,与船舶主要航行在无主权存在的海域航行不同,飞机主要在主权国家的上空,所以航空器上的事实与行为能在多大范围内适用国旗国法原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从国际私法层面对航空器上发生的事实与行为的法律适用规则中的国旗国法原则及例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competing understandings of European law. It supports, against the prevailing EU‐centred understanding, an ecumenical concept that embraces EU law, sup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s,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and, importantly, various domestic laws enacting or responding to such transnational law, as well as European comparative law. To keep the concept in sync with European politics, it posits a new idea that binds the parts together: to provide for a European legal space rather than further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ever closer union). This idea can also serve as European law's functional equivalent to forming one legal order. European law thus conceived grasps the puzzling complex of interdependent legal orders, sets a common frame for corresponding reconstructions (European composite constructions, legal pluralism, network theories, federalism or intergovernmentalism) and allows forces with diverging outlooks to meet in one legal field, on one more neutral disciplinary platform. Within this framework, European comparative law finds a new mission as well as a sound legal basis.  相似文献   

15.
王立武 《政法论丛》2007,4(3):86-90
一般法律原则作为国际法的渊源,在具体内容和适用上颇有异议,但在最新的国际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其内涵已经逐渐明确。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适用了国内法理的一般原则,凸显了一般法律原则的法源意义。我国的涉外司法实践应当关注国际司法实践的发展,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凛 《政法论丛》2010,(1):12-18
随着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国际人权保护领域、国际海洋法领域等出现了个人参与国际活动的现象。但是,无论是从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主体的构成要素、还是从法律的最终目的、国际法的调整对象等方面分析,个人不能取得国际法主体地位,而只能是国际法的保护和惩治对象。不适当地扩大国际法主体的范围,把个人与国家相提并论,超越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曾炜 《时代法学》2004,2(5):52-59,115
目前 ,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如火似荼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而以区域一体化为最。经济一体化必然会对国际法和国内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相应变革也是保障经济一体化成果并促进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适应和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各国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中 ,国际法不断地国内化 ,反过来国内法也不断地国际化 ,这种互动使得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界限不再清晰 ,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不断朝着日益趋同甚至统一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公务员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劲松 《时代法学》2008,6(5):103-110
国际公务员是国际社会日益组织化的产物,联合国60年来的历程对现代国际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而形成了一项相对独立并且完善的国际公务员法。国际公务员法在国际法主体、外交关系法、国际司法制度和国际组织责任等领域推动了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杨 《时代法学》2014,(3):102-108
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出现过多种学说。基本学说有二元论、国内法优于国际法的一元论、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一元论、协调论;国内主要有相互联系论、法律规范协调论、利益协调论等。国际法和国内法是有着本质区别但是联系又十分密切的两个法律体系;二者在各自利益的推动下协调发展;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有趋同化的走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制定《海洋基本法》的呼声渐隆。综合各方面情况而言,《海洋基本法》的立法内容尚未形成共识,改进现行海洋法体系并不必然需要《海洋基本法》,提高海洋法律意识及促进海洋法律研究与《海洋基本法》亦无直接关系,而且,制定《海洋基本法》并非世界海洋法发展潮流。因此,《海洋基本法》立法时机难言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