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土地租赁论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已成为事实,但如何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依《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9条规定,分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三种方式。实践中往往采取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土地租赁为辅的模式,但是从土地使用权出让理论的形成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来看,土地使用权出让就是土地租赁,我国应在今后的立法中抛弃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理论,采用土地出租的理论,避免重复立法。  相似文献   

2.
融资租赁是指“先由承租人向制造厂商选好设备,谈妥条件,然后由租赁公司购买并出租给承租人,期满后承租人可以续租、购买或将设备退还给出租人。融资租赁以融通资金为主要目的,是设备租赁的基本形式。” 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  相似文献   

3.
新《刑法》规定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为犯罪.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直接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等六种行为样态.认定本罪应注意区别罪与非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与非法出让、非法出租、非法抵押土地使用权的界限,以及认定本罪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上海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已引起了世界瞩目。一个包括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土地开发、房屋营造、房屋销售和买卖、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出租,土地使用权抵押、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咨询服务等经济活动在内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1992年上海土地批租的地块已达201块,土地批租面积已达1518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如何正确及时地审理土地使用权流转案件,既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斯的难点,也是逐步建立健全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的需要。所谓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简称,其内容包括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合作建房中的土地共用也应属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范畴。关于这类案件的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  相似文献   

6.
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使用权转移(含出让和转让),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重要形式。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  相似文献   

7.
从房产权和地产权的关系看土地使用权的年限和期满的法律后果赵红梅1987年,我国开始实施国有上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制度,1990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简称《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该条例规定,国家将国...  相似文献   

8.
一 引言租赁 ,古已有之 ,源远流长。我国古汉语字义上讲 ,“租”系指以物件供给他人而获得报酬 ,“赁”系指借他人物件而付出费用 ,二个字组合在一起 ,即“租赁” ,恰描述出租赁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相互对应的二种行为。物件的出租者为出租人 ,租借物件的用户称为承租人 ,这是租赁合同中的两方当事人 ,融资租赁除了有这两方当事人外 ,还有第三方 ,即由承租人指定 ,负责提供承租人选定的租赁物品的供货方。三方当事人之间通常签订二个合同 ,即出租人、承租人与供货方之间关于购买承租人选定设备的买卖合同 ,及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关于租赁事宜…  相似文献   

9.
论开发区土地出让方式选择之法律问题贾和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有三种,即协议、招标和拍卖。这三种方式是针对一般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而言的。而开发区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必须以开发区建设的方...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中相当数量上存在划拨用地转化为出让用地进而进行商品房开发、入市交易的行为。《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9条规定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自生效以来,在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引发了广泛争鸣,而在现实生活实践中,更是促发了商品房买受人被以各种形式和理由要求承担补交土地出让金或其中一部分的情况,寻根溯源,厘清补缴土地出让金的义务主体是"变性"后的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对于统一理论认识和实务操作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1.
出租人未通知承租人直接将租赁房屋出卖于第三人而承租人事后知悉向法院起诉的,法院除了宣告出租人与第三人之间的租赁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之外,能否应承租人的请求而认定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以同等条件成立租赁房屋买卖合同?在优先购买权诉讼中,承租人的请求次数、优先购买权的期限限制、举证责任的承担、诉讼担保的提供、买卖合同的强制执行等等事宜也都需要明确。文章从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对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司法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确地认定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中的同等条件,对保护各方当事人特别是承租人的合法权益非常关键。同等条件只限于价格条件,但同等条件并不一定是相同价格。出租人以合理的让利方式出售出租房时,承租人的市价与出租人的让利价为同等条件;出租人以市价出售出租房时,同等条件就是相同价格。  相似文献   

13.
一、群租的界定 群租目前仅限于生活现实,尚未上升到法律层面,因而何谓群租,尚无法律界定,学界也鲜有探讨.有人认为群租是指"出租人将房屋分别向两个以上承租人出租或者承租人将承租房屋部分或者全部再转租给两个以上新承租人的行为."[1]英国2004年通过的<住房法案>则将群租定义为:至少三人居住;房客必须分属至少三个家庭,如果房屋所有者也居住在该屋,他和他的家人不计算在内;所有房客共用厨房、浴室和厕所.笔者认为群租是将一个居住单位的住宅出租给分属于不同家庭的两人以上的行为.其具体构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为重要的方式,也是国家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的必需。本文仅针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一些理论争议和实践问题提出自已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80年深圳特区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以来,至今我国各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的经济开发区都普遍实行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这一土地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特区和开发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不统一,征地费用不能交到政府财政手里,而是由原土地使用权所有者据为己有,不利于政府投资的回收。因此,必须制订措施,加强管理,进一步改革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切实抓好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工作。 (一)由政府统一征地,并垄断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第一市场,统一控制出让地价。特区要通过立法,规定所有征地必须由国土部门代表政府按照规划统一征用,再出让  相似文献   

16.
政策信息     
朝阳市出台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新政策 1、原则:参与流转的土地使用权必须是建立了完善的承包合同并在承包期内的。2、地上附着物除公共设施外可一并参与流转。3、流转形式:转让、出租、出售、赠与、抵押、入股。4、授受土地使用权的另一方必须履行最初的承包合同。5、转让、出租中原发包方可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认识出租房屋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形成的共同特点,是规范和完善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行为的前提条件房屋租赁是指房主把自己空置的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并从中收取一定租金的一种经济行为,同时这种行为又涉及到出租人及承租人之间的一定责权关系,因此又是一种法律行为。就三门峡市湖滨区而言,流动人口租赁房屋现象的发展蔓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客观上需要通过租赁房屋来解决他们的落脚栖身问题。二是靠租赁房屋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口大量涌现,客观上促使了租赁房屋的蓬勃发展。三是迫于生计…  相似文献   

18.
《美国破产法》中的第365条将租约在破产程序中的处理分为承租人破产和出租人破产两种情况,通过重点阐述承租人破产时,在承租人选择继续承担租约、拒绝履行租约和承担并转让租约这三种情况下,租约的法律效果及法律上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以此来对我国《破产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权运作之基本原则曹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土地使用权运作之基本原则,指的是贯穿于开发区土地使用权远作之中的指导思想,是规范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与转让的基础和核心。基于开发区“大力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集中举...  相似文献   

20.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转让、倒卖国家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使用权的二级市场中,集体土地使用权一般不能转让。就非法转让和倒卖的内涵与外延来说,从广义上讲,非法转让是应当包括倒卖在内的,倒卖也是一种非法转让;从狭义上讲,倒卖是借价格上涨之机买入又卖出以牟取暴利的行为。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与非法出租土地使用权、非法抵押土地使用权、非法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投资等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