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美国为了用武力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一直在寻找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证据。自去年联合国派武器核查小组进行检查以来,美国情报部门也在多方搜集伊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情报。然而,时至今年1月底,美国仍未将“确凿证据”公开与世人见面。2月3日,美国政府内部传出消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将在2月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专访。专访实录如下:一、您已结束对中东地区的首次访问。此次出访包括巴勒斯坦、以色列、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五个国家。您这次访问有什么目的,怎么评价访问成果?王毅:这是我作为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长首次访问中东地区。此访有三个目的:一是传承友谊,二是深化合作,三是劝和促谈。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两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就把中国跟阿拉伯国家联系在一起。近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二年四月十日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开放供签署生效日期: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保存国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心采取行动以便在全面彻底裁军方面——包括禁止并消除一切种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在内——取得切实进展,并深信通过有效措施禁止化学和细菌(生物)武器的发  相似文献   

4.
问:近日来以色列对黎巴嫩采取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对近几天来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近郊遭受大规模军事袭击表示关切,对黎巴嫩领土完整、主权再次遭受侵犯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深感遗憾,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表示谴责。希望有关方面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采取克制态度,以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影响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5.
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并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中东地区长期变化趋势的一个代表性事件。中东地区国家间关系有三个比较突出的变化趋势,一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持续弱化,二是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国家的对抗持续上升,三是围绕反对和支持穆兄会的斗争日益明显,这三个关系趋势都导向以色列地缘政治环境的实质改善。越来越多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将是大概率事件,传统意义上的阿以冲突将逐渐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6.
杨恕 《人民论坛》2012,(28):68-69
反美浪潮缘何再起——仅仅是一场电影引发的愤怒吗事件发端:业余导演的电影成为导火索2012年9月11日,即9·11恐怖袭击11周年纪念日,中东地区掀起了大规模的反美浪潮,并迅速蔓延到世界上多个国家。此次中东反美浪潮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一名业余导演制作  相似文献   

7.
新中东计划     
《时事资料手册》2006,(5):45-45
黎以冲突7月爆发以来,布什政府公开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声称这是“一个新中东诞生前的阵痛”。所谓“新中东”是针对“新中东”而言。“9·11”事件后,美国就在中东地区推出了“大中国民主计划”,其初衷是借“民主”手段来“改造”中东,移植西方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利比亚一直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利比亚领导人也奉行“对抗”西方国家的政策。但近期利比亚的表现却出入意料。先是去年8月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12月19日又正式宣布自愿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接受国际社会的武器核查,并已于今年1月6日正式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成为签约国中第109个批准该条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问:九月五日,巴以就执行去年十月签署的怀伊协议及恢复巴最终地位谈判达成一致.并签署了备忘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九月五日,巴以经过认真谈判,就执行怀伊协议及恢复巴最终地位谈判达成一致并签署备忘录,这是中东和谈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对此,我们表示欢迎和祝贺。中国政府支持巴以双方以及中东和谈有关各方为推进中东和谈所作的积极努力。中国始终认为,尽早实现中东和平是地区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是阿以双方现实和长远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对以色列最近向阿拉伯被占领土大量移民极为关切。中国政府反对以色列当局通过在被占领土建立移民点的方式改变被占区状况,因为这既违反国际法有关准则,也无益于中东和平进程。中国政府谴责以色列当局驱赶西岸巴人的行径和建立"大以色列"的主张,坚决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和合理要求。中国作为安  相似文献   

11.
问:目前,中东暴力冲突愈演愈烈,日前在埃及召开的阿拉伯联盟会议决定,暂停同以色列的所有政治联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暴力冲突严重升级并导致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表示严重关切,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暴力活动,对以色列滥用武力,造成巴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予以谴责。以巴冲突升级已经严重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对该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消极影  相似文献   

12.
问:钱副总理此次出访中东的目的是什么?在中东和平进程再度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中国希望在中东和平问题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答:中国同中东各国有着良好关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关心着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概念产生、扩展和演变的历史,刻录着政治睿智与筹谋,蕴藏着科学深思与远虑,充溢着外交机智与通达,闪烁着媒体的敏锐与机灵,但同时也被注入了太多的傲慢与偏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事关国家和世界安全.科学、客观地审视和把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概念,时于维护国家和世界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这场战争不仅改写了萨达姆及伊拉克国家的命运与历史,也将改定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美国在开战之前就声称,它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整合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为建立一个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辅路。伊拉克战争轻易取胜,大大地振奋了五角大楼在中东地区推进民主的信心。对此,中东各国各怀心事。中东地区将陷入一种怎样的未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问:美《华盛顿时报》8月6日一报道声称,中国公司向巴基斯坦出口了导弹部件。您对此有何评论?答: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明确宣示,中国无意以任何方式帮助任何国家发展可被用于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中方一直本着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执行这一政策。美国个别媒体时常散布一些不负责任的和毫无根据的谣言,污蔑中国搞扩散,这完全是别有用心的。中国有关公司已就此发表了严正声明。我愿指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全,各国都有义务严格遵守有关的国际法律文书。任何国家如果对这些法律文书采取选择性的态度,只能破坏国际防扩散努力。根据无中生有的所谓"情报"散  相似文献   

16.
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已成为国际共识。国际社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防扩散体系。国际防扩散体系在防止和延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美国情报界公布的2013年度《安全威胁评估报告》显示,网络威胁已超过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位列美国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之首。与此同时,美国认为中国是其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来源,公开指称中国政府支持和参与针对美国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和私营企业的网络窃密和攻击活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于美帝国主义变本加厉地扩大对老挝的干涉和侵略,老挝局势更加严重和恶化了。美帝国主义和老挝反动派在万象继续制造恐怖气氛,破坏由老挝三种政治力量组成的老挝民族团结政府。美帝国主义正在将大量武器运入川圹和查尔平原地区;老挝反动派的大量部队已经进入这一地区,并且占领了塔通、塔文、芒岸等重要据点,准备向川圹市、腊黄等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与此同时,美帝国主义还大肆叫嚷要扩大国际  相似文献   

19.
连日来,北约连续出动大批飞机,甚至发射巡航导弹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波黑塞族目标包括民用设施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中方对此深表关切。中国历来不赞成在波黑采取空袭等武力行动。事实表明,北约当前的行动使它正在变成冲突一方,威胁着波黑的和平进程。在当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和波黑三国外长已就政治解决波黑问题达成原则协议的情况下,空袭不但没有停止,反而不断升级,这不禁使人们怀  相似文献   

20.
毛国辉  吴勇 《湖湘论坛》2006,19(5):82-84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下,人们要求对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进行限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在研发使用各种新式武器中总是想方设法规避战争法,这其中呈现出大规模研制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大量研制使用战争法没有明确禁止的高新武器、改造不符合战争法的武器装备等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