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生命意识是作为一切事物的来源和基质的生命本体的外在化和客观化,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和感悟。人的个体存在是最为基础的,而对生存价值的考究又是深一层次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对待生命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影响着他们对人生、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看法.所以形成科学的生命意识观对每一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生命价值”在哲学语境中.它是一种关系范畴,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生命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命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生命价值包含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生命的个体价值,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生命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生命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感受人生     
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感受人生,就是品味人生、实践人生。这既是肯定自我存在价值,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又是在寻求生存发展永立不败之地的支点和条件。感受人生,应当时刻领悟人生的真谛。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这一美丽的乐章,离不开每个人跳动的人生。音符”。人生的真谛何在?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内容,同一时代不同类型人的人生真谛也不尽相同。正确的人生真谛,应当取决于人生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杜广强 《求实》2006,3(Z4):211-212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历史进程中对现世生存的意义探求和对理想人生的价值追求,其核心是主张人的本位、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尊严和提倡人的关怀.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社会是稳定的、和谐的、繁荣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较为宽泛和博大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身修养策略和社会和谐思想,从形而上的角度,对个体生命意义与价值、社会和谐的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复归人与万物的自然天性,使人与万物在和谐共处中,享受自然赋予的生命及灵慧,从而获得逍遥人生.庄子的"致和"思想,对解决当代人与环境的矛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重要价值,第一在于它的一次性,每个人只有一条命嘛;第二在于它的基础性,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关于生命是人生和社会一切价值的基础,我归纳为四句话: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尊重生命是法治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对生命美好的种种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倡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的价值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它是从个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价值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概括地讲,人生的价值就是人在生命历程中各种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人生价值的实质在于,人在自己一生中,能够多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生价值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实质和协C。在个人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人的一生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段,老年无疑是人生的"收官"阶段。这一阶段,老年人如何生活,求得最佳的生存质量,走好自己的生命历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嚼味。有的人平平淡淡,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有的人以旺盛的生命力,聪颖和睿智再造辉煌;有的人则以成熟的人格魅力,冰清玉洁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这些人的生命火花尽管不同,但他们履行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责任——对个人有益,对社会有用。然而有的人到老年偏偏把握不住自己的生活航向,定不准人生的罗盘。请看——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存具有三方面的规定性:生命、实践、社会性。生命是人的生存表征;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社会性是人的生存属性。社会发展以促进人的生存为旨归;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存的规定性不断得到更大程度实现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改善民生福祉、激发人的实践潜能、促进社会和谐,是从生命、实践、社会性等三个方面对人的生存的促进、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收藏昨天     
正经常有年轻朋友来信询问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位最好的人生导师,那就是你自己。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铤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  相似文献   

11.
齐浚 《理论学刊》2004,(4):121-123
马致远的杂剧精神从根本上讲是文人的。马剧多取材于“神仙道化”内容,实质上反映了元代失意文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折射出元代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生存图景。在现实和历史的观照中,马致远以古探今,期望通过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去探寻人生的坐标;由叹世到隐逸,马致远在消极地否定现世走向退却的同时,相对积极地追求个体的生命自由,体认自我价值,试图在“神仙世界”中实现个体生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胡适:现代启蒙的两种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与胡适既是当下文化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百年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问题.理解鲁迅、胡适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启蒙思想,应当充分注意到他们对社会、对人的生命及其生存的体验,尤其要注意到他们个体生命世界的感受.鲁迅着重探讨人的生命生存世界,通过民众日常生活的叙述阐发关于生存和生命的哲学;胡适则着重解决人的语言问题,由语言问题进而解决文化的问题.胡适不像鲁迅那样直接面对启蒙对象,也不是立足于国民性的批判,而是在文化秩序的重建中试图建立一种规范化社会,从而达到启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跃纲 《学习论坛》2009,25(4):52-56
发展哲学认为发展是主体实现发展理想、提升生存状态的实践活动,只有发展才是人的真正本质,是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的存在方式,离开发展就不能说明人和社会的历史性跃迁.发展既是外在性过程,也是人的内在性诉求,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从人的生命价值与存在方式视角来理解发展,构建发展哲学,应该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生活化的最佳选择和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4.
反思与重构:生命意识的文化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霞云 《探索》2004,(3):63-65
尊重生命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准则。它具有目的性、普遍性和平等性特点。审视我们生活中漠视生存尊严的行为“习惯” ,尤其是对生命权利的“无意识”暴力现象 ,解读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原因 ,在于正视它对社会心理最隐蔽的伤害性。重构生命意识 ,让生命的唯一与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信仰 ,体现了人类生存智慧在终极意义上的“回归” ,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公正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现,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尊重、热爱、珍惜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价值生命实现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建构人生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生活德育旨在生命不息的时空中,塑造学生的心灵,促其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创新。生活德育既是一种德育理念,它倡导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儿童完满的现实生活的同时,为儿童建构可能生活打下良好的德性基础。同时,生活德育也是一种德育的途径和操作模式,即在儿童生活中育德,为了儿童的生活而育德,把德育作为儿童生活的本身需要,  相似文献   

17.
人民公仆的生命是一个有价值的的名词,他应该对人类、社会、他人作贡献。把生命的长度、高度、宽度三者融为一体,才是人生生命的丰富丰满和精美精彩,才是具有层次性和统一性的三维立体型的价值观。倾注生命代价的奉献,最能称出使命的重量;耗尽生命能量的追求,最能彰显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周恩来对生命宽度拓展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盖光 《理论学刊》2005,42(3):66-69
现实生存的人是在生态系统中从事着生命体验活动的人。人与对象世界关系的把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关系到生态系统的有效与合理的循环。当下,我们应在生态性视域中来思考人类在何种意义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这种定位中完善生命的体验和追求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价值引导、精神呵护、生存关怀中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存质量、需求层次和生命境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追求和人文价值。丰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包括社会关怀、主体发育、精神生产和文化积淀等不同的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20.
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生的意义与作用.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包括人的自我价值或内在价值,也即人所具有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潜在创造能力;第二方面包括人的社会价值或外在价值,即人通过社会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现实创造能力.人通过社会实践创造出有益于社会或群体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使潜在的能力变为现实的创造能力,也就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所以,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潜在能力或内在价值表明人是人而不是动物,它从主体方面把人与动物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