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林则徐拒贿     
林则徐不仅是杰出的民族,也是有名的廉吏,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一尘不染的清廉之风,被人们广为传颂。没收金鼠参赃官清嘉庆25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老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说还要请林大人换个大花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出现一个红布包。包里是一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鼠没收,上缴国库。拒收烟具斥义律道光19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五月间,商…  相似文献   

2.
西方社会和中国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人们对个体的看法。在中国,人们总是习惯根据一个人与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来定位他或她的角色。因为涪陵榨菜,我们从小便知道涪陵,它是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美国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的"江城"。何伟于1996-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到涪陵师专任教。随后,他到了北京,成为《纽约客》和《国家地理》的撰稿人,在中国生活了10年。  相似文献   

3.
梁柱 《政府法制》2007,(19):38-40
中国是一个"官国",官国的遗产很容易被继承,特权思想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从古代一直到民国都是如此,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土壤。中国共产党及其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告别"官国"的历史起点,其代表人物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官国"传统决裂的人。  相似文献   

4.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福州)人,字元抚,号少穆。林则徐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更是著名的廉吏。 清廉之志寓于名中 1785年8月 30日子夜,在万籁俱寂的福州主营司巷的碎石街上,响起一阵压得很低的鸣锣开道声。原来这是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刚处理完繁忙的公务,离开衙门回府休息,为了不惊扰劳累一日已进入梦乡的周围百姓,他特意叮嘱减小动静,不要张扬。事情虽然不大,但福州百姓却为有这样体恤民情的“父母官”而深感高兴。就在这天夜里,私塾先生林宾日的儿子降生了。当夫人让他给孩子取名时,他不…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从政四十年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是他的爱国思想,对林则徐的爱国思想的评价要作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魏羲之 《政府法制》2013,(17):23-23
1804年秋,年仅19岁的林则徐参加福建乡试中举,春风得意。第二年,满怀信心的少年举子林则徐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没想到却名落孙山,他受到沉重打击。为了谋生,他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当起了私塾先生。  相似文献   

7.
清代中后期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因坚决查禁鸦片毒品的壮举而名扬世界。联合国规定的国际禁毒日——6月26日,正是林则徐在广东虎门焚毁鸦片的纪念日。林则徐是一位禁毁毒品的先驱,同时又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员,他在廉政方面也留下了不少佳话。林则徐初涉官场,曾担任负责监察地方官的江南道监察御史。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黄河决口、洪水泛滥,治河工程却迟迟不能竣工的情况下,他前往河南仪封(今兰考)调查。发现是贩运筑堤砖石和秸料的商人与官吏串谋,乘黄河河工急需物资之机抬高价格,致使工地停工待料。他据此建议朝廷:立即查封官商勾结控制下…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晚清封建社会的'中兴之臣',也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还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得到毛泽东、梁启超、冯友兰等人的高度评价。有关曾国藩的书籍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9.
文心 《中国律师》2002,(3):15-17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名字无疑是最闪光、最伟大的之一。他的文章遗响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历久弥坚。鲁迅自己的文字和关于鲁迅的文字比比皆是,而关于周海婴的却并不多。只有他自己写的刚刚出版的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正如周海婴在书中所说:“七十年来,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我父亲联系在一起的。”他7岁的时候鲁迅离世,今天他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公众的期望里。鲁迅先生身后默默无闻的周海婴是怎样在别人的目光中生活?我们的社会是否出了什么问题记者:鲁迅先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  相似文献   

10.
熊丙奇 《检察风云》2010,(22):47-47
学校无权喊停那些琳琅满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所以只能隔离这些节目与学生之间的感染渠道。如果按照这类电视节目的内容去影响学生一代,最终,学生会被教唆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教化成漠视传统道德观的人,教唆成信奉以"娱乐"为人生最大目标的人。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业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张文化名片,一座不倒的精神丰碑,一个价值的坐标,"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一位普普通通的士兵,以他自己短暂的生命深深地感动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什么是"雷锋精神"?周恩来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12.
林则徐与国际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个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以巨大的爱国热忱努力学习并介绍了“国际法”这门新学科;并以“国际法”作为锐利的外交武器,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喜欢把巅峰和登上巅峰当做成功的象征,然而,在登山家看来,登顶只算实现了目标,却不能叫成功。笔者采访登上珠峰的运动员:"什么算成功?"他说:"下山才算成功。"这是一句内行的、全面的、包含生死考验的话。一位英国登山家用照片记录了珠峰所见,山上有各种姿态的登山家遗体,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宪政之路异常曲折。在追求宪政的路上,有林则徐、魏源、袁世凯、段祺瑞、孙中山等人为追求宪政的一次次努力。近代中国的宪政史可以说是一部为强国理想奋斗的历史,一部夹杂着屈辱与不懈奋斗的悲壮史。  相似文献   

15.
高深 《中国监察》2011,(10):62-62
古人说:"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气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物质"?据翻译家说,气,是中国最难译为外文的词儿之一。说它是空气,它却又是万物生成的根本。《易经·系辞上》有云:"精气为物",东汉哲人王充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然而孟子则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这里表达的是属于精神方面的气。  相似文献   

16.
廖新生 《政府法制》2010,(18):51-51
如果你问一个法国人:"一个人年岁大了,但体力还行,想再发挥点余热,那他该去干点什么呢?"法国人想一想,可能会说:"他可以去当市长。"法国有许多高龄市长,七十开外的很正常,八十以外的也不稀罕。  相似文献   

17.
论官级他只是个城区街道书记,但其"霸道"作风无以复加,科级干部坐上百万的"霸道"豪车,是公车还是私车,唯有他知道;数百万元公款借给其朋友"蹦儿都不打一下";上百万征地补偿款,称发给拆迁有功的"社会人"了,却空口无凭、轻松自如了……  相似文献   

18.
杨柳 《检察风云》2010,(16):32-33
关键词一:领头羊 今年38岁的戴建军是沈海高速沪浙检查站的站长。他有着一张黝黑的面孔,一看就是一个"露天工作者"。但从他那不大的双眼中射出的目光却十分锐利,给人有种"穿透感"。自从1994年8月从警以来,他已经在公安道口检查站整整坚守了16年,翻开他的履历,可谓"功勋卓著":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8次获分局嘉奖、3次被分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9.
著名运动员姚明和武汉云鹤大鲨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关于"姚明一代"商标争议尚未有结论,武汉云鹤大鲨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又抢先注册了网络商标——"姚明一代"通用网址,使局面更加复杂,再次引起社会公众对于名人姓名权保护的关注。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都属于人格权的范畴,而姓名权和名誉权  相似文献   

20.
程新友 《检察风云》2011,(12):68-70
一个上海的白领,放弃丰厚的工资和稳定的生活,只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乡村梦。终于在某一天,他决然地放弃一切,选择这样一条路——前往中国最贫困的乡村,去帮助贫困农民,发起爱心帮扶"万村行"。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他几乎走遍中国贫穷的大山和乡村,记录近千篇日记,拍了上万张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