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彪 《探索与争鸣》2023,(3):109-117+179
全国统一大市场最大的特点在于“统一”。全面深刻地理解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进一步聚焦“统一”的内容和实现这种统一的路径,这也是高标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最重要的实际操作问题和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方向。从理论层面来看,商品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规则与竞争规则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统一的基本规则,确立这两种规则需要突出依法治国和法治调控。从实践层面来看,妨碍自由流动的力量主要有三种:一是地理本性;二是地方政府保护与市场分割;三是企业市场势力尤其是平台模式的垄断。其中,破除地方政府保护与市场分割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以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国家战略实践为例,分析其破除行政区经济、加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可以得出两点启示:一是现阶段的一体化战略,不能从均贫富的理念和要求出发,在发展差距很大的地区间搞民生的“一样化”“一起化”;二是地区间民生发展水平差距的平抑,要通过很长时期的生产率差距的缩小和分配调节逐步来实现,对此要有历史的耐心。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完善市场体系所要求的环境和条件 1.深化改革,培育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在竞争中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大型商贸集团或大型综合商社,使有效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也允许外地企业、外国企业来重庆兼并联合,使这类大型企业成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中流砥柱。这一举措也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全国一体化大市场。 2.营造与WTO和国际惯例接轨的公平竞争、法制完备的市场环境,特别要强化保证监督机制。 3.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WTO的目标是让各国开放市场,进行公平竞争。而我国目前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仍然十分严重,并未形成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国家应采取强力措施,消除地方保护。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消除地方保护,建议借用国际的某些作法,通过与周边省市政府间协商,在互利互惠基础上达成市场准入性质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内市场分割动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一体化追求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存在于区域问产品和要素流动的限制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虽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保护主义有所缓解,中国省区间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各省区外贸发展的不平衡性时国内市场分割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必须兼顾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其根本途径是统筹区域发展,建立跨省区的经济协调机制,实现区际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开展了一系列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地区封锁严重程度呈逐步减轻之势。但当前地区封锁仍以多种形式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在保护的内容上,由限制资源流出进…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9,(20)
<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今后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和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先导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取得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前主要聚焦于两个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以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二是市场一体化,以期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上述基础设施和市场体制的完善和进步,有利于提升市场驱动力,形成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分工合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驱动只是形成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在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那些只强调上海市的中心作用而人为地、用行政性的手段阻隔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有效流动的观点或做法,或者无视上海等中心城市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的。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但在长江三角洲内部,竞争和利益矛盾却比较突出。长江三角洲包括江浙两省和上海市,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等问题,限制了外向型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浙两省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的法治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在保障市场自由和市场秩序方面,中国的法制建设明显缺位;二是国家权力过于介入市场经济生活,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变相加强,需要通过完善立法手段,对之加以规范;三是中国法治面临倒退,某些地方又恢复了人治的色彩;四是"稳定压倒一切论"和"中国情况特殊论"对法治建设可能产生消极影响。这"两论"的提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遭到基层官员的误用和歪曲。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要搞长株潭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包括人、财、物、技术等,跨国家、跨地区流动的额外制度成本等于零。生产要素的流动没有制度限制,没有人为限制,可以自由流动。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在这里,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要素按照经济效率流动。哪里好就往哪里流,哪个部门需要就往哪里流,这就促进了结构的调整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实现住房公积金的异地自由转移,是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政务的一个典范案例,可谓一举多得的善政。这不仅有利于就业者在不同城市的工作转换和自由流动,平衡地区发展,还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平衡,以及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高综合专业能力。完善这一善政,还需要做好便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1.
1 全球经济总体趋好。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 ,且波动减弱 ,但增长格局会略有变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欧盟、亚洲加快 ,日本将走出低谷 ,俄罗斯恢复增长。2 一体化程度提高。以10倍速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不断推动全球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 ;国际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将持续扩张 ;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将进一步减少 ;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使得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 ,从而大大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3 技术发展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趋势将…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为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各国将发展文化产业放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而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分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困境,认为民族地区需要转变思路,改变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突破制约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快速地融入世界一体化的大市场,我国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唯一途径就是要依照市场运行机制的法则,不断提高整个国家、各个地区以及各个企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国各地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虽然有些地方陆续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改革正处于试验阶段,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着难点。原因在于制度上的障碍、利益集团的博弈、资源上的匮乏、政策上的阻碍等。我国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的真正平等,注意改革的力度和顺序,在人事、教育、医疗等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剥离现行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和其他社会功能,促进户籍管理的法制化,建立城乡统筹、行政控制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的体现平等和实现迁徙自由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5.
人口和土地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推进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我国现行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为此需要深化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助于城乡融合发展和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16.
于志宏 《前沿》2007,(4):132-135
香港与内地实施CEPA协议,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要求实现判决自由流动问题。我们应站在更高更远角度,并具有创新精神,看待和解决两地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香港与内地之间小范围的安排难以适应两地经贸关系的大发展,搞一个大安排(大协议)更能反映目前两地经贸发展现状,更能切实、全面地解决两地相互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志彪  郭梦华 《求索》2023,(1):142-150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角度推动产业链现代化问题,不仅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而且具有政策实践意义和具体可操作性。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缓、要素流动不够充分、个别地方存在市场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行为等,是我国当前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主要堵点和痛点,阻碍了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借鉴相关国际经验,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支持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强化产业链安全和韧性、产业链与其他要素链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以市场化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所亟待解决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酝酿十余年的反垄断法草案6月4日提请中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该法旨在为保护市场竞争、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等提供法律保障。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利用反垄断法律制度,防止和制止来自国内外的垄断行为,中国原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中已有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的规定。但是,这些反垄断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而需要制定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反垄断法,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持我国经济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律保障。反垄断法草案确定了反垄断…  相似文献   

19.
今后城市化应遵循地方政府逐步退出土地市场、人口城市化替代土地城市化、不可急速推进土地市场的城乡一体化等原则在以GDP为主的政府考核体系下,地区间之间的竞争常常演变为GDP锦标赛竞争。处于同一层级的各地方政府为GDP考核而展开激烈的地区间竞争,对本辖区内居民的公共产品提供可能不是其最优先考虑的目标,即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的保护等。其产生的经济影响可能是,容易  相似文献   

20.
<正>地区保护主义或市场壁垒的存在以及一些特定的产业制度安排使我国的区域发展出现要素集中的趋势远远超过扩散的趋势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业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形成。在一个大区域发展空间内,产业与市场合理分工包含三重意义:一是资源配置在区域内不存在市场壁垒,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自然资源、人、资本)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与配置,各地通过充分竞争和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