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今年1月9日从绍兴县兰亭镇派驻谢家坞村的。4个多月来,我深感驻村工作很有意义,大有作为。在为村民服务的同时,我自己也获益匪浅。在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我尽力发挥自己原在镇里当林管员的优势,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引进一家花卉公司租用了村里的300亩土地,使村里年增收入9.3万元;二是引进了一家外地企业来村里创办大丰食品有限公司,村里年收租金5.6万元,这家公司9月份投产后还可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十名。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既注重抓经济工作,努力帮助村民致富,同时也注意抓社会治安,妥善化解各种纠纷,维护农村的平安…  相似文献   

2.
我们村现有215户,800多口人,1250亩耕地。2003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村还很穷。当时,我就苦苦思索,怎样才能让村民尽快富起来?1988年腊月,我偶然得知辽宁瓦房店有冬天种出鲜黄瓜的技术,一过完年我就带着村里的7位党员骨干赶到瓦房店,找到了掌握这门技术的韩永山。费尽口舌,软磨硬泡,学到了一些越冬大棚种植技术。从东北回来后,我瞅准了搞冬暖式大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可当时竟没有一个村民愿意建棚,我就把目光盯在村里的17名党员干部身上,反反复复做工作,建起来17个大棚。我们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2012年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党支部书记谢永军在家里建立农家党校、安装了远程教育站点后,谢永军这个农家党校校长就更忙更受欢迎了。他不仅在村里搞起了519亩的葡萄种植,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截至2015年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350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41.1%。这是玉林市实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三进(站点进农家党校、服务进屯组小区、节目进城市广场)全  相似文献   

4.
张健 《人大建设》2009,(3):56-56
去年5月.我村李某因到县城做生意。以每年每亩300元将3亩耕地转包给我耕种。签订协议时.其他村民无异议。年底,有村民提出,应将这些耕地收回重新发包。请问,我和李某的转包协议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5.
在白沙县七坊镇保优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村里那片青翠竹林。“别小看这些竹子,这可是村里的‘绿色小金库’啊!”村长陈亚左高兴地说。进入村里,适逢客商前来村里收购竹子,村民们正忙着砍伐竹子往车里装。村民陈新华说他种了7亩多的竹子,平均每月卖竹子就能赚上近千元。保优村有35户,山多地少,村民一直有种植竹子的传统。近年来,七坊镇政府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鼓励保优村的村民种植竹子。目前,保优村平均每户有竹林8亩,全村平均每月都能卖出2万多株竹子,户均月收入近千元。2005年,竹子收入占该村人均总收入的40%以上。保优村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人大工作》2009,(3):F0003-F0003
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村居民280户,800人口,山峦4600亩,耕地200亩。村委会下设八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9人。九曲蒋家村办企业春雨集团是国家级企业集团。集团公司有15个分公司,拥有员工4800人。2008年,资产总额14亿元,经济总收入3.5亿元,财政贡献39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  相似文献   

7.
媒体报道,山西省左权县政府和开发商为了商业目的,不顾村民反对,强行租用良田开建“八路军总部广场”(见4月24日《山西商报》)。据悉,“八路军总部广场”总投资630万元,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是集多功能露天舞台、八路军总部首长塑像、抗战史浮雕  相似文献   

8.
田圮村     
《新东方》2014,(4):F0003-F0003
<正>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的田圮村,现有380户村民,人口1863人(以黎族人口为主),全村有1个党支部,党员78名。田圮村现有耕地731.2亩,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7790亩,村里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橡胶、槟榔,全村橡胶种植3120亩,槟榔种植4100亩。村委会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培育种养殖大户,以种养殖大户带动小户,带动全村经济规模化发展、2013年村里建  相似文献   

9.
新农 《人民政坛》2011,(3):37-37
【案情】某村村民王某一家有3口人,承包了村里的10亩土地,并和村委会签订了30年的土地承包合同,合同从2001年1月1日算起。王某在农忙之余,在一家个体维修厂工作,每月可拿近2000元的工资。一家3口的日子过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一位退休干部,花光了养老金,搭上了安葬费,欠下村民3700多元的工钱,历时13个春秋,斥资1.4万余元,植树71万余株,义务绿化荒山2000余亩,终于使昔日荒山秃岭变成一片绿野。今年已经是黄高山的村民们第六个年头坐等丰收了,望着沉甸甸的收获,村民总要念叨一个人:老穆。老穆名叫穆国傲,是村里的退休干部,是他13年如一日,用自己微薄的积蓄绿化了村里2000亩荒山,使全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这里原来是穷山恶水的库区,良田受淹,荒山光秃,村民除了靠上级发给的每人每月24.5元的库区粮食补助款艰难度日外,别无他有。1998年新的村党支部班子产生后,不等不靠不要,不怨天尤人,带领村民以“咬定林果不放松,念好养鱼这本经,多种经营一起上”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群众从事多种经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全村种植板栗2550亩,三月李2560亩,其中有果园10亩以上的农户17户,村里成立农民股份养殖公司,建有3个共3000亩的大型拦网库汊养鱼场,人人参股养鱼。200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  相似文献   

12.
《人大建设》2001,(7):48-48
昔日“花钱靠提留”的东孔庄村富了!这个有300多户人家的村子拥有数千万元集体固定资产、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村里的孩子上学不仅有专车接送,而且村里还规定对在市里上中学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200元,对考上一般大学的学生村里负担一半学费;对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其学费全由村里负担。村里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夜校、图书馆、文化娱乐中心等。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太行山腹地,一个地上无企业、地下无矿藏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就是晋中市左权县龙泉乡连壁村。这个仅有159户、390口人、耕地1820亩,荒山荒坡却有1.5万多亩的小山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不甘贫困、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连壁精神",走出了一条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加村民收入的发展新路子。2019年,村集体资产达到1650万元,村集体当年实现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5万元,远远高于全县当年7680元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个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缺乏资源的普通小山  相似文献   

14.
王秋侠 《乡音》2013,(10):26-26
涞水县吕家铺村党支部书记段克新,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他的名气源于人穷志不穷,矢志带领村民致富。吕家铺村位于涞水县西北部深山区,海拔600米以上。全村93户,276人,耕地385亩,有山场7700多亩,其中宜林面积近2300亩。以前,村里人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外出打工为主,而种植的玉米,因为是山坡地,无法灌溉,只能是"靠天收"。村里经济基础差,是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金华市乾西乡鲍杨村位于金华市西部,南邻要城工贸区,北靠金华新客站,近年来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逐年减少,不少群众对今后生活比较担心。村干部们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拿出20万元征地款,为全村878名1至39岁的村民办理养老保险,按照60岁后能月领280元以上养老金的标准,分档次落实到入。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按40-4950-59以及60岁以上三个年龄档次,每月分别发给20、30、50元的生活费,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养老保险。他们说:“今日投上保,日后能领钱.不怕耕地少.生活不犯愁。”耕地少 抓农保@柔城…  相似文献   

16.
周荣华 《当代广西》2012,(12):35-36
临桂县五通镇大塘村委位于五通镇西部,共有8个自然村,952户4326人;全村有耕田3900亩,旱地4500亩。由于该村人口多耕地少,种养项目杂,难以形成品牌,200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贫困村。通过扶贫村里修通了简易石渣公路,但是道路依然难行,农产品外运销售难,制约村民的经济发展。为了尽快脱贫致富,村“两委”充分利用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既使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完善,又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拥有1600多人口的浙江余姚市朗霞镇杨家村时庄北边有一块昔日无人管,难以栽种作物的天地。从1966年开始,该村党支部本着节约耕地、薄葬节俭的原则,专门辟出这块地作为本村老人过世后安葬的公墓地。村里明确规定,老人在世时,不得提前修造坟墓,去世后除个别特殊情况外都必须安葬在这块公墓地上,不论家中经济好坏,墓地面积都不得超过5平方米。30年来,该制度一直坚持至今。这样做有效地杜绝了村民因建造坟墓而占用其它耕地的不良现象,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减少了村庄内外环境的脏乱差,而且还遏制了村民因建造坟墓而带来的万必要消费…  相似文献   

18.
年终岁尾.原三峡库区移民现在驻地厦门飞鹏公司上班的后溪镇新村10多位女工.去年进厂务工至今年工资都在1000元以上;灌口镇上塘村林姓村民上半年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最近因病得到理赔3956元;侨英街凤林美村民集资入股投建的通用厂房项目已产生效益.预计年可创收120万元……这些.都是厦门市集美区做好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收.失地不失保工作的一个个实例。  相似文献   

19.
陈锡文 《时事报告》2011,(10):82-83
有专家讲,没有必要死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我们有大量外汇,可以多进口粮食。还有专家提出,因为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结果把房价抬高了。我认为这些说法是不准确和缺少依据的。  相似文献   

20.
南街村位于豫中平原,紧靠临颖县城,全村共848户,3180口人,现有耕地1000亩,总面积为1.78平方公里。村党委下设22个基层党组织,共有340名党员。村委会管辖15个村民小组。村办工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大一企业。下辖26个公司、厂(队),企业资产12亿元。就业人员11000名(其中近万人来自外村)。1999年底总产值己达14.2亿,利税6600万元。由于村办集体经济的发展,现在村民们免费享受着14项公共福利:吃水、供电、用气、住房、学生上学、村民就医等。村里建起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