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前广大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大量涌现是个好征兆,其意义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专业户、重点户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好形式。农业专业化的生产是通向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贯彻中央[1983]一号文件后,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应运而生,[1984]一号文件传达后,农村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更加解放,社员的自主权越来越多,发展商品经济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当前各种专业户、重点户更加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承包制为代表的家庭经营,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家庭经营也暴露出某些局限性。于是有人认为家庭经营“潜力已尽”,应当另找出路;或者把家庭经营与小农经营等同起来,认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家庭经营究竟要不要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一、家庭经营是农村合作经济的基础,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形式家庭经营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形式,又是一个弹性很大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4.
《唯实》1983,(1)
我们在学习十二大文件和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的过程中,对农村中出现的专业户、重点户展开了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统一了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加深了对党在农村现行政策的理解。一、专业户和重点户的由来与发展什么叫专业户、重点户?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和规定。据南京市的暂行规定是:专业户是指主要劳力或大部分劳力从事专业性的多种经营生产,单产值在3000元以上,商品率达到90%的农户;重点户是指辅助劳力或主要劳力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多种经营生产,年产值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一批批专业户、重点户在江阴县农村涌现出来。目前,全县“两户”有二万三千多户,占整个农户数的10%,今年上半年就比去年全年增加25%。这些由农业生产专业分工和劳动组织形式变化产生的专业户、重点户,为农民劳动致富开拓了新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由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中,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收入水平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农村经济改革成败的标志,是保持农村稳定的关键。一、北京郊区农民收入现状 “九五”期间,京郊的改革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原则,在不断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加大了对农民家庭经营的政策支持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农民家庭经营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直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据郊区农…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更多的农民不单纯依靠锄头劳动致富,而是离土不离乡,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开拓新的生产领域,从事养殖业、小工业和商业、运输、贸易业。一大批农村专业户、重点户与村镇企业以商品生产者的面貌出现,  相似文献   

8.
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普遍建立以后,农村广大社员群众的手脚放开了,他们不仅在粮食生产上充分施展聪明才智,而且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我国农村已在进入商品经济大发展时期。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丰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流通堵塞、产品销不出去的情况,阻碍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农村商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跨户、跨村、跨乡镇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它既包括原有的社区性合作组织,也包括以乡村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为依托,或以农村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专业户为骨干,与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的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还包括农户或家庭企业自愿组成的各类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或股份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10.
房建 《理论学刊》2002,(2):38-39
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多人口中9亿多是农民.农民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合体,我党要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就必须认真总结忠实代表农民利益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实现、发展和维护农民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问:有人说,在专业户(重点户)中有一部分人是在历次运动中挨过批评的,如果吸收这些人入党,有损于党的形象。这话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要讲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这些人挨批的情况作出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在专业户、重点户(以下简称“两户”)中挨过批评的人主要有这么几种:一种是过去所谓的“暴发户”、“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大的群体是农民.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必须忠实地代表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从农民最关心、农村最突出、群众最期盼、农民最忧虑、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寻找具体的实现途径,从而使"三个代表"的思想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先进地区农村发展历程看,我国农村现代化一般都经历了家庭经营、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的潜力勃发,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资  相似文献   

14.
当今农村,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稳定和完善,农、林、牧、副、渔、工、机、商等业,相继涌现出不同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的专业户和重点户,整个农业开始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在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  相似文献   

15.
56、为什么说我国农村正处在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刻,领导者要学会领导好整个经济工作,学会全面管理? 答:当前,我国农村随着联产承包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大批专业户、重点户的涌现,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使农村经济正处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业户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但一段时间内,在报刊文章中很少讲专业户了,似乎专业户又不时兴了。一些人从思想上把专业户等同于万元户,又把万元户和投机经营联系起来。这样,专业户就不被人们重视了,甚至产生一些误解。重新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专业户的本质,论证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早在一九八三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万里同志代表党中央高度评价了专业户,明确指出:“首先要肯定他们是当前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并未过时。  相似文献   

17.
在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我们新城子区财落镇大辛二村党委一班人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最根本的是代表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什么?那就是企盼着钱袋子尽快鼓起来!所以,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当做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尽快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回顾我们大辛二村奔小康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8.
省外发展潮     
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郊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68.6元,同比增加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96.7元,同比增长9.2%。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今年一季度北京农民收入增长快,亮点多。一是生产性增收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家庭经营增长突出。一季度农民人均生产性收入达2160元,同比增加222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9%。二是农产品价格上升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收入达219元,人均增收27元。三是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58元,同比增长12.8%;家庭经营第…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三个代表”,其中,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落脚点和归宿。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利益,是党的奋斗纲领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必须要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先进的制度,有效的机制,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起来,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动员、组织群众为根本利益进行有效的斗争;其次,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再次,必须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在现阶段,我认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最重要环节。只有大力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原动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做到思想教育要贴近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文明创建活动要适应农民群众特点、教育培训活动要结合农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