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活世界: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的新视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不是纯粹的精神冥想,它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内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是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知、敏感人群,其自身鲜明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特征要求其信仰教育必须立体、丰满.而生活世界的多样、多元和潜移默化恰恰符合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生活世界中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反馈的情境设计会让信仰教育更加具有生命力.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2.
论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信仰作为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正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民间信仰影响下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要加强信仰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优化人文素质,引领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存在信仰不稳定、信仰多元化、信仰世俗化、信仰功利化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多元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信仰主体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竞争力、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改善信仰环境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4.
法律信仰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弘 《世纪桥》2007,(12):71-72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忽视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信仰教育的问题,应从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守法精神两个方面塑造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内在要素;从灌输与渗透并重的途径维度和学校与社会并重的主体维度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赵路 《求实》2011,(Z2)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思想或主义的极度尊崇和信服,是一种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对不朽精神的追求."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1](P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它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才使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年龄结构上看,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信仰问题,既关系着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的关注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浸润中对大学生的思维与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内容在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中几乎处于缺席状态。针对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的特点与规律,应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体在场、内容融入,并在社会层面优化网络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力量之源、精神支柱.目前,官兵们的信仰正在经受着“多元”背景条件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用发展的眼光看,占领青年官兵信仰精神高地关系到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信仰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当前,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呈现出三个特点:大学生对历史认知积极,但现实问题使其思想疑虑;对党组织信赖,而对一些党员干部缺乏信任;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而对共产主义理想感到迷茫。为提高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信仰吸引力,需要端正信仰教育的认识、优化信仰教育的环境、开展互动式的教育活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蕴含着大学生对法律的最高期望,包含着实现法治中国、最终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理想。目前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严重缺失,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现阶段应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其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0.
王桂枝 《世纪桥》2012,(15):18-19
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存在信仰多元化和信仰危机的现实,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寻求多种途径强化大学生党员共产主义信仰,引导当代的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伴随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90后"大学生的信仰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开放性、包容性的发展态势和矛盾性、多变性、不稳定性的特点,这给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既需要从理论上准确把握信仰教育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理性与非理性、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也需要在实践中加强理论透视、价值引导、情感体验和网络辐射,增强信仰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知识、价值观、信仰的梯度层次、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理、科学的内容,以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悟和践行的现状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知识向价值观、信仰内化的客观依据.要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知识向价值观、信仰的内化,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品质是科学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其实践价值有指引性、激励性和聚合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从内在根据看:一是自觉追求科学和真理;二是渴望满足利益的需求;三是追求幸福的美好未来。从社会途径看:一是家庭熏陶习惯养成;二是实践比较选择养成;三是理论研究认同养成;四是社会教育灌输养成。从心理路径看:"知"是信仰的理论确证;"情"是信仰的情感体验;"意"是信仰的保持因素;"行"是信仰的目的归宿。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养成规律是:生活——习染律;学习——认同律;实践——验证律;个体——社会律;层次——发展律。遵循信仰养成规律实施信仰教育,是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大学生党员群体是高等学校中优秀学生的代表,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示范和价值导向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思想上的良性互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的特点看,理论灌输都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掌握有效的课堂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基石。当今世界多元的思想文化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巩固,而这种影响在新媒体的助推下,变得比过去更加复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关系着他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水平。因此,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而培育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信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是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关键所在。针对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文章从环境根源、主客体根源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8.
李阎 《理论导报》2011,(12):44-45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出迷茫、认识模糊、不能坚守、实用主义倾向等明显特点。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一般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大学生信仰教育和信仰体系建构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孙绪兵 《世纪桥》2012,(7):40-4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不少高校的法制教育仍停留在法律知识教育阶段,走不出“法律仅仅是工具”的认识误区。因此,我们必须从促进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这一宗旨来重新审视并改革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高校法制课教学作为促进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需要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深化改革。校园法治环境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校园法治环境的优化关键在于依法治校工作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要有新气象。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信仰心态调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转型、剧变之下,青年大学生信仰心态纷繁复杂.他们的信仰认知贫乏、多元化特征明显,信仰需求情感十分强烈,多数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危机,是其中的关键.加强和改进高校信仰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