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臻20世纪20年代,东南亚各地(除这罗外)已先后被西方殖民者瓜分完毕。各殖民政权逐步建立了有效的统治秩序,开始进行人o统计.尽管这些资料很不完整,但也给我们对华侨人o状况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数据。这一时期是海外华侨社会发生突变和重要时期,由于契约毕工大量出国和华人经济力量增长,东南亚华侨的数量、职业、籍贯构成都发生重大变化。一、东南亚华侨人口估算、分布与籍贯1.印度支那法国统治印度支那时期,对华侨出入境进行登记,有相应统计数字可稽。但由于大量华侨不通过海关潜入印度支那,华侨人口的自然增长数…  相似文献   

2.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海外华侨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支持和参加了祖国的抗日战争,为我中华民族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丰功伟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不仅如此,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又在极为困难艰险的形势下,积极投入到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去,他们与侨居国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历史雄弁地说明,华侨  相似文献   

3.
戴上公司特制的金质纪念章,黄迎风参加了第七批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握着驾驶盘,他在战火纷飞中经历了收复南宁、滇缅运输、败退印度、入缅反攻……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场神圣的战争时说过:“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  相似文献   

5.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即宣布开放海禁,废除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原先制定的海禁处分条例,准许500石以下的船只出海贸易,由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与印票,船头烙号,令防海官员照印票点其人数,许其出入(1)。于是,海外贸易急遽地发展起来,“商船交于四省,遍于占城、运罗、真腊、满刺加、渤泥、荷兰、吕宋、日本、苏禄、琉球诸国”,真可谓“极一时之盛矣”(2)。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与出洋贸易船数的增多,附搭出洋谋生的华侨人数亦不断增多,据雍正五年(1727)浙闽总督高其悼奏报:…  相似文献   

6.
关于古代华侨的历史发展阶段,历来众说纷纭。首先,中外有关华侨史的著作,对华侨史应始于何时即什么时候出现第一代华侨的问题,就有下列各种观点:(1)华侨始于商周说。台北出版的《华侨志·总志》认为:《商颂》长发篇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二语,可见殷人已发展至海外;并认为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以前,那里就有华侨。另外,该书还根据《论语》公冶长记孔子之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这句话断言,孔子及其得意门生子路都有志去当华侨,不幸而未实现。  相似文献   

7.
当中日两国军队在济南发生的冲突在中国大陆重新燃起人们的抗日怒火时,抵制日货运动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迅速发生。在北方,抵制日货直到7月份才开始,在南方,广东爆发了抵制日货运动,但广东政府由于害怕该运动会助长共产党的骚乱,因而不但不予以支持,而且还采取措施加以禁止;汕头中华商会主动采取了抵制行动,并希望能进行得不太过火。  相似文献   

8.
在移居国外的少数民族中,南洋(东南亚)华侨的行为和举止最容易被人们过于简单地加以概括。人们总是指责华侨是“东方犹太人”、对其母国以及居住国的政治漠不关心、或采取骑墙观望态度。然而,这样指责南洋华侨缺乏足够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L.E.威廉姆斯教授出版了一份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侨民族主义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他认为在荷印华侨,特别是在土生华人(Peranakns)当中,广泛传播着一种真正的民族主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泰国华侨人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研究近代泰国华人经济作业和历史资料,令人最感困惑的是有关华侨华人的人口数字问题。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传播媒介和海内外一般关心华侨情况人士,对泰国华侨华人数字所作的报道或估计并不相同,有的说有450万人,有的说逾500万人,有人甚至估高至1000万人。但实际上,当今泰国主管外侨户籍部门公布的中国籍侨民数字只有约25万人而已。  相似文献   

10.
前言华侨的同化问题,战后以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目,国内外学者也写过不少文章论述当代华侨的同化。然而,许多文章论及华侨同化是从近现代开始,很少对华侨同化(不论是自然同化或强迫同化)的渊源进行探索。事实上华侨的自然同化或融化是从遥远古代就开始逐渐进行的。下面就有关南洋华侨融化的产生、因素和类型特点试作一分析,藉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对鸦片战争以前南洋华侨的人口数量与职业、籍贯构成的分析较为困难。日人成田节男说:“从来关于华侨的文献都只写到暗示华侨存在的程度,要据此以考察华侨的人口和生活就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中国史料向来缺乏统计数据,西方资料除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吧城史料外,也缺乏鸦片战争以前的华侨统计材料,而大多是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数据。除黄文鹰先生根据吧城荷文档案,对17—18世纪的吧城人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到海外去的历史,其发端是与对外贸易相联系的。可以说,从有海外交通贸易时,就有因贸易原因而“住蕃”的早期华侨。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向海外移居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历代王朝对华侨出国一般都持禁止的态度。但一般说来,明中叶以前,华侨出国规模小,数量少,时间上间歇性大。统治阶级制止人民出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管制海上贸易。因此,只是在总的方面规定:不许民人私自出海贸易,对华侨出入国不太重视,对华侨出入国的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领导辛亥革命,则是他一生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丰功伟绩。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出于爱国热情,纷纷参加革命活动,尤其是南洋华侨对于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并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同时辛亥革命是继1905年俄国革命后在东方发生的一个大事件。它不但打破了帝国主义利用清朝政府奴役中国的迷梦,结束了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且还有它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一、前 言 中华民族移居海外的历史十分悠久,少说也有一千多年。 可以说那是逃离动乱、贫困等难以消除的现实,为谋求生路而背井离乡的人生轨迹。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并因新移民的持续增加而一直呈上升趋势。 华侨的分布地区很广,其活动范围也超越了国境,由于其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优秀的高级技术人才层出不穷。 现在,在全世界的所有产业界中都有华侨存在,他们从过去的北海渔夫、热带雨林的火田庄稼汉、日本横滨中华街的厨师开始,直到今天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工程师、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宇航中心的宇航员。他们活跃在…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中国革命主张的提出和革命组织的发起,始于海外华埠。华侨是革命党的坚定支持者。清末华侨多因地域、方言、宗族纽带而聚合,华侨各帮对革命的态度差异较大。广府人领晚清中国开放和革命风潮之先,海外广府人绝大多数是华工为主的下层华侨,更具革命精神和反清意识,加上孙中山是广府人,海外广府人即成为孙中山最坚定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6.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人力支援中国抗战的重要群体,他们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南侨机工与南洋华侨社会关系的考察,发现南侨机工在中国能够积极参加抗日运输工作,与南洋华侨社团和机工家属对返国机工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南洋华侨对国和家的观念是分离的。二战胜利后,在东南亚民族主义高涨的背景下,南洋华侨国和家分离的观念差异成为影响南洋华侨政治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华侨、历史学科组讨论的中心议题是: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变化发展及其趋势。参加本学科讨论的所内外的同志有35人,提交论文22篇。其中论述战后华侨、华人问题的文章有11篇,论述东南亚华侨史其它问题的文章有10篇,涉及华侨史料的文章有一篇。围绕着中心议题,与会者着重讨论了下列几个问题:一、关于对战后华侨、华人变化发展特点和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加坡的人口史,最好是以1819年作为起点,因为斯坦福·莱佛士就在当年首次登陆这个几乎荒无人烟的岛屿。此前的历史充满着神话与传说,尚无确切可信的历史文献记载。因此,要往前追溯就如陷泥潭,举步维艰。即使到了十九世纪初叶,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汇编起来的人口数据也不是完全准确。  相似文献   

19.
异国风光,异国情调,异国人生,异国腾飞,蕉风椰林,多姿多彩,魅力无穷。案桌上摆着一部罗英祥先生新著《异国采风录》书稿,这部长达50万字的游记,像块磁铁,一气呵成,拜读完毕。以往看惯采风的书籍,往往似曾相识,有的停停看看,有的甚至看不下去。这次接触反映异国的大部头,风味迎异,胃口大开,挑灯夜读,手不释卷。我拜读罗英样先生第一部专著《飘洋过海的客家人》,是反映客籍华侨在海外的创业史、贡献史和发展史。这部阐述客籍华侨在异国他乡生存与发展的著作也是一口气读完,并写了2000字的“华夏文明在全球的辐射”的评论文…  相似文献   

20.
战后菲律宾的华侨政策和华侨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华侨逐渐同化于当地民族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一般来说,华侨的同化进程虽然因国、因地区而异,但是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下列因素的直接制约和影响:第一,是否有大量新的中国移民源源不断移入;第二,华侨与当地民族的通婚状况;第三,各国政府采取的华侨政策;第四,中华文化传播或保留的程度(包括华文教育、华文传播媒介的状况)。以上四个因素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有影响。从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