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在华 《学理论》2010,(17):90-97
该文针对易经阐释及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突破传统的诠释习惯,从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由数字、符号、图表、文字等手段构成的易经阐释方法体系,提出了重要的易经"变数"概念,首次使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二消息卦、三十二对错卦、六十四卦等经典易图的量化模拟表示及六十四卦变化模拟简表、六十四卦变化模拟表谱的形成成为可能,从数字化、符号化、图表化、文字化等方面对易经经文的现代阐释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易之数、符、图、文等进行新的通释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增强了易经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该方法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易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易学文化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在华 《学理论》2010,(24):163-167
为了创新、发展、弘扬易经文化,推动现代易学发展进程,在坚持传统注解的同时系统探索易经经文新的阐释方式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依据作者提出的易经新释方法(祥见《伏羲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对易经之否卦进行了传统阐释与现代新释之比较研究,提出了否卦新的阐释系统,同时利用现代手段模拟了否卦的变化规律,系统破解了否卦的变化奥义,使该卦的卦辞、爻辞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化、符号化、图表化、语言化阐释,创设了否卦之卦、爻变数、变化趋势图、变化模拟表等,并用新的数、符、图、表、文等分别从变化模拟及变化趋势、应变法则、应变谋略等四个层次完成了否卦卦、爻的诠释,使否卦的象数及义理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新的系统发展,从而提高了否卦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11)
将《易经》中"太极"及其化生的"易理",与《矛盾论》中"矛盾"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从矛盾与太极的内涵、矛盾的转化与太极的卦变、矛盾与太极中的"相对"与"相依"三个方面着手,以求证"易理"在《矛盾论》中的体现情况。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27)
"大衍之数"是《周易》以"象数思想"描述宇宙万有衍化规律的重要概念,是象数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基于《周易》的"太极阴阳思想",通过比较分析古代关于"大衍之数"的若干论述,同时借鉴现代哲学与数学的思维方法,对"大衍之数"的内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大衍之数"实质上就是"最大的五行生数5"与"最大的五行成数10"之间纵横"相乘方式"结合而形成的最大衍化周期数。  相似文献   

5.
朱丽辰  李永强 《学理论》2012,(8):140-141
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易经》64卦中有较广泛的体现,其中主要反映在妻从夫居、一夫多妻、无婚姻自主权、婚期婚龄、抢婚习俗、贞节观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杨亚利 《理论导刊》2007,5(1):105-107
易学研究要有创新,必须适应现代易学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综合交叉研究的趋势,在易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上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抓住周易与中国夫妇之道、易文化与齐鲁文化、易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易学与伦理学、区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叉点,在易学研究方面做出三点创新。  相似文献   

7.
金秋10月,来自中国、美国及中国台湾省的近百名学者欢聚在三千年前“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地方——河南省安阳市,就《易经》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关系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不少独到的见解。大家的共同心愿便是,把中华民族这一文化瑰宝的研究推向深入。 91岁高龄的台湾著名人士陈立夫先生,将他悉心研究《易经》近80年的成果《易学应用之研究》一、二、三辑,作为礼物赠给了大会。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在若干论文中提出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 ,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 ;所谓“二元” ,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 ,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素、单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远溯至《周易》 ,就提出了“一体二元”的雏形。在殷周之际产生的《周易》中 ,第一次出现了阴 ( --)阳 ( -)两个符号 ,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形态。接着《易传》作者借释《易经》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它还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这里“太极”就是“道” ,“两仪”就是“阴阳”。这表明 ,《周易》的“太极”(“道…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对全社会范围内存在的不正之风进行抨击的同时,也试图从它产生的根源上寻求一种摆脱这种风气的有效措施。以往人们把不正之风单纯地归结为干部的素质不高、觉悟低下等个体的内部因素,而没有从外部环境上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现代管理学中“权变管理”理论认为,在现代管理中存在着两种因素:一种是管理因变数,另一种是环境自变数。两种变数之间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处罚的设定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定权是《行政处罚法》首次提出的,学术界有不同理解。从立法和行政的角度,结合《行政处罚法》的具体规范来研究设定权,可以准确地把握行政处罚设定权的具体内涵,即设定权不包括规定权。行政处罚设定权属于立法权,是一种创设行政处罚的权力,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认定违法行为性质、创设行政处罚种类、确定行政处罚幅度之权力。行政处罚设定行为分两类:即立法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  相似文献   

11.
王红莲 《各界》2007,(2):78-79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深入,教育各界都在对小学数学教学展开研究。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数与计算教学模式的建构展开探讨,简单说明建模的含义,并对数与计算教学中的几种典型模式及其实施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的新课题,第一次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一次提出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等。这些突破与创新对我国未来几年经济和社会生活必将产生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进行一次大调整。如何探索和实践这些新课题,妥善协调各方利益,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  相似文献   

13.
桑业明 《学理论》2014,(20):37-38
《易经》之婚姻观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婚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中国传统婚姻观的重要源头。《易经》以和谐婚姻为主线,说明了婚姻之产生是符合天道,一夫一妻是婚姻的主要构成方式,婚姻年龄合适,应坚持长久的婚姻等观点,对引导当代中国青年树立正确婚恋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是《周易》的中心思想。但以往对《周易》和谐思想的研究,多限于《传》中抽象的论述。本文从《易经》的四个卦象"履"、"咸"、"泰"、"恒"入手,分析四卦的卦象和爻象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的逻辑结构及其体用关系。大致说来:"履"(即"礼")、"恒"(即巩固礼法制度)皆为体。从逻辑上说,"履"是前提,"恒"是目的;"咸"、"泰"即上下颠倒以达到相"感"是达到和谐的方法,皆为用。此四卦所表示的社会阶层的和谐思想,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内法规的概念前身是党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刘少奇提出建立党规制度,并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这意味着,党规的创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正式会议上,毛泽东向党内公开提出了建立党规的想法,之后由刘少奇作《党规党法的报告》,这是党规概念和制度的正式创设过程。党规的创造性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不仅为加强党内团结统一提供了制度依据,推动了"党规党法"概念在党内的习惯性使用,更重要的是为后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罗尔斯从康德的道德哲学出发,在《正义论》中通过“原初状态”的概念设定了在康德的目的王国的程序,原初状态是对康德实践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程序性展现.  相似文献   

17.
张楠  刘慧 《理论探讨》2022,(1):152-158
海洋时代世界各国间经贸往来以海洋航线为主要通道,内陆城市由于不具备天然海港条件,在国际物流及货物贸易方面显得力不从心。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迭代加速,经济发展变数陡增,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使这种变数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更加凸显。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应对全球经济外部冲击的破题之道,也是破解海洋时代贸易理念禁锢实施内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项与时代要求。当下,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产业生态、陆港物流体系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双循环机制不畅问题掣肘着我国内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在"有限全球化"时代,应推动城市更新撬动内需空间,提升内陆城市内循环规模与质量;调整产业生态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内陆城市双循环广度与深度;共建泛欧泛亚陆港枢纽,构筑内陆城市外循环新高地。  相似文献   

18.
李智 《行政论坛》2010,17(3):88-92
库恩提出范式及范式变迁的概念,在公共行政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当多的学者将范式及范式变迁的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如尼古拉斯·亨利、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欧文·休斯、蓝志勇和凯瑟琳·安德逊等;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反对将范式及范式变迁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如全中燮、杰罗德·葛瑞恩等。学者对新公共管理是否构成一个新的范式也是莫衷一是,公共行政领域的范式之争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4)
情境教学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情境教学法因其有形、有意、意境广远等特点,且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和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逐渐被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提出了实施情境教学法的主要方式包括:用问题教学创设情境;用"艺术作品"创设情境;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用"亲自参与"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20.
王存杰 《求知》2014,(9):38-39
<正>当前,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特点,有效运用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增添新内容、拓展新空间、开发新潜力、增强新活力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一、现代传媒宣传在思想工作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员工主体意识薄弱。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对广大员工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