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先以50万兵力分几路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中共中央指示闽浙赣省委另辟新苏区以牵制敌人,缓解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赣北特委在方志敏的直接领导下,仅用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一个东西长500里、南北宽八九十里不等的皖赣边新苏区,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牵制了国民党的大批军队,有力地配合了闽浙赣苏区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2.
皖赣边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按照方志敏“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建起来的一块以浮梁为中心区域的颇有影响的新苏区。它东起举源,西至湖口,南毗乐北,北连祁门,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构成闽浙赣根据地重要组成部份;它是闽浙赣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直接产物,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成为该根据地西北部一道坚固的屏障。一、皖赣边苏区的创建1933年10月,国民党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调谴近20万兵力重点进攻闽浙赣根据地。为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以方志敏为书记的闽浙赣省委制订了“保卫基本苏区…  相似文献   

3.
1927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先驱领导了震惊周围数省的弋横起义,为建立赣东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1931年初,中共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横峰葛源镇成立。1932年底,经中央批准,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中共徽州工委(后改为皖南特委)及其所属组织划归闽浙赣省委领导。从而构成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纵横约50个  相似文献   

4.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精神源于井冈山精神,又开启长征精神.准确了解苏区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分析苏区精神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有利于科学把握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6.
我在9年前第一次到瑞金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对中央苏区的几个县考察后,感到无比震撼。苏区的红土地,对于共和国而言,与其说是大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南部,以浮梁程家山为中心建立的皖赣边革命根据地,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34年3月到1935年1月,近一年时间,党领导皖赣边军民开展英勇的革命斗争,使这里成为闽浙赣省委领导下的仅次于赣东北中心区和闽北苏区的第三大苏区.一、皖赣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皖赣边革命根据地东抵婺源,西临长江,南达乐平,北界东至,包括江西境内的河东、河西(均属浮梁境)、彭泽、波阳、都昌、浮梁、乐北、湖口、婺源、景德镇和安徽境内的秋浦、东流、祁门、望江等14个县和特区.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的《闽浙皖赣苏区史》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省市两级党史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全面记述了闽浙皖赣苏区的发展历程,具体展现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总结闽浙皖赣苏区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史实准确,论点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的《闽浙皖赣苏区史》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省市两级党史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全面记述了闽浙皖赣苏区的发展历程,具体展现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总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编撰的《闽浙皖赣苏区史》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省市两级党史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该书全面记述了闽浙皖赣苏区的发展历程,具体展现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总结闽浙皖赣苏区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史料详实,内容丰富,史实准确,论点得当,地方特色鲜明,是一部兼具思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资政育人的生动党史教材。  相似文献   

11.
宁化、清流,归化(明溪)三县地处闽西的北部。二战时期,宁清归红色区域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宁清归苏区党史,是研究闽西苏区和中央苏区党史所不可缺少的课题。现将宁清归苏区的形成发展,它与闽西苏区的关系、它的历史地位,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因此,闽西苏区时期,苏维埃政府开展以学校为阵地的义务教育、以军队教育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和以识字扫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等三大教育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教育主体国家化、教育客体大众化、教育形式军事化、教育内容革命化等鲜明特点,开创了人民教育的先河,成为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事业的源头,并在解放后得到传承,堪称“共和国教育总预演”。  相似文献   

13.
闽赣苏区形成后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反围剿战争中,为保卫红色政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闽赣苏区牵制了大量的敌军兵力,为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争取了时间,起到了很大的掩护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苏区精神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的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胜利之源、执政之基、发展之宝。在艰难困苦的土地革命战争中,成为凝聚民心、团结民众克敌制胜的法宝和维系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革命必胜理想信念的坚强柱石。  相似文献   

16.
闽赣苏区形成后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反"围剿"战争中,为保卫红色政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闽赣苏区牵制了大量的敌军兵力,为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争取了时间,起到了很大的掩护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靖苏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为中共闽西党组织、q-共闽粤赣特委和中共福建省委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毛泽东、邓子恢、聂荣臻等党、政、军领导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实践地,在创建和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中央苏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某一历史事件的作用、贡献同其地位、意义,仔细想来应是不尽相同的范畴。本文认为,“作用、贡献”更多地是从即时性的角度认识问题的,而“地位、意义”则更多地是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认识,也就是说,是以历史的长过程、社会的大剖面为座标来审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因此,...  相似文献   

19.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创立的最大、最有影响的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西北的成功实践,也是各路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又是红军抗日的出发地,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控的的唯一一块贯穿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五南苏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南和闽粤边区的模范苏区。我和何浚、朱曼平等都在这里工作过。中共闽粤边特委的许多重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过。五南区归平和县管辖,东南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