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开上海地图,人们发现上海在一天天长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建设取得了飞跃的发展,随之地图上标有红色、蓝色的公交客运线路和站点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大。  相似文献   

2.
中央党校教授王珏近日指出,未来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最终走向是发展劳动者股份所有制。也就是说,劳动者应成为有产者、投资者,即“劳者有其股”。王珏特别声明,劳动者股份所有制既不同于私有制,也不同于原始公有制和传统公有制。从价值形式看,财产属  相似文献   

3.
一百一十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进行制度变革、因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革,却以流血的悲剧收场结束,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给中国社会的发展、也给清王朝统治者本身带来巨大损失。这次堪称悲壮的变法运动,值得后人长久地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4.
政治改革涉及权力关系的重组,最为艰难,初试未捷无须深责.植入性改革须进行内生性转换才能取得成功,历史的深刻教训,值得认真汲取.戊戌变法的失败不等于改良路线的失败,从社会成本看,和平改革是最经济的变革方式.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场新型的以政治改革为主轴的思想启蒙运动,也是世界上难度最大、时间最短的变法.由于它自身的文化缺失,没有实现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也埋下了戊戌变法遽然夭折的深层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结局是悲壮而耐人寻味的。由于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办报刊、立学会、开学校,充满了近代文化气息,因而被后人看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滥觞。可以说,向西方学习是戊戌维新的主题。然而,由于戊戌维新没有经过如西方文艺复兴那样的沉思和文化兴盛,难免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甚至走进了文化追寻的误区,这是值得深思而未引起注意的文化研究课题。“不中不西”:西学中化的急就之章比照当前成功进行着的改革,返观戊戌变法,不难看出改革的成功要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正确的文化理论导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流行的说法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外力推动之下起步的,完全属于晚近外发型。我以为这只是看到表面现象。 官商横行和当时统治者摧残工商业,并且实行海禁,才堵塞了这个现代化的进程。 为什么日本自上而下改良的明治维新走得通,而中国的光绪维新却失败了呢?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本世纪初清王朝为巩固反动统治,不得不顺应世界潮流被迫采取一些新政措施,但也无法走现代化之路,无法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和平改革的政治运动。发动和参加这场运动的重要人物,绝大多数是南方人。山东也有一些人参加过这场运动,但多系仅在要求变法的公车上书签过名的举子,称得上是重要人物的只有王锡蕃一人。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和平改革的政治运动。发动和参加这场运动的重要人物,绝大多数是南方人。山东也有一些人参加过这场运动,但多系仅在要求编发的公车上书签过名的举子,称得上是重要人物的只有王锡蕃一人。王锡蕃,字季樵,清道光三十年(1850)生,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少年走科举之路,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此后,在翰林院供职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新走向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在发展的经济,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扩大工作领域和对象。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平等竞争性经济,也是法制经济,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必须适应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苏新华  张晓辉 《前沿》2010,(24):132-134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在甲午惨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而发起的一次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社会结构中最敏感知识分子阶层,率先觉醒,毅然挑起了改造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历史使命。但在其慷慨激昂付诸救国行动的同时,一方面,惨败的现实和严重的民族危机,使知识分子产生了激进的求变心态。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官僚集权,落后的社会心理,又制约了知识分子的前进与转型,使他们产生了保守、回归的心态。采取相对保守、迂回方式进行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进 《理论月刊》2004,(6):61-62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本文略谈一二,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赵蕾 《现代领导》2007,(12):13-13
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法院内部最高审判组织——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这一中国特色的审判制度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是十九世纪末叶,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这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变法,在晚清历史上颇有声色,影响深远,但却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历来众说纷纭,但对变法者们主观因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涉及很少。事实上,变法者们的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是导致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改良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和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一次重要的政治社会化运动。不同的社会组织、政治团体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宣传,从而拓展了这次运动的影响范围,促进了先进政治思想、理念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6.
1895年公车上书,是维新派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演出的第一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康有为在上书中,力劝光绪皇帝毁约开战,“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变法成天下之治”。不少论者把它视作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改革思想变为实际政治运动的标志。但是,人们对于三年之后,即百日维新运动前夕,康有为、梁启超  相似文献   

17.
徐文勇 《前沿》2012,(12):148-149
戊戌变法期间,清廷采取一系列兴学措施,并尝试借鉴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新学制。同时,创办京师大学堂和设置管学大臣,取代总理衙门统辖全国新式学堂,为1901年清末新政时期,新学制的制订,以及各级新式教育行政机构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位学者.一位性情中人.不谙宫墙权术,不辨政局走势.既无康有为政客天分.又无谭嗣同烈士气节,胸无城府.首鼠两端.却喜揣摩君心,热衷权势,结果卷进政坛激流,成了激化帝、后矛盾的导火线,终至亡命天涯.身陷囹圄.半生狼狈.令人吹嘘。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们更应该反思,不仅包括互联网,还包括各领域在内大力推广的新技术,其最终的目的何在?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还是更多地追求货本的增值?  相似文献   

20.
<正> 艾森豪威尔上台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他既要结束朝鲜战争,义要坚持“不强制遣返”的立场,只能走“加强军事压力”的老路。他在1953年2月向国会提出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宣布第七舰队不再保证共产党中国免受攻击,表示要“放蒋出笼”。他同意美国空军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