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又称“热河行宫”、“承德離宫”,是清代皇帝离开京城后居住的地方,面积五百六十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颐和园或八个故宫,这座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充分显示出高超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邮电部于一九九一年八月十日发行《承德避暑山庄》特种邮票一套,共三枚。  相似文献   

2.
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址曾是清代皇家的几处园林遗址。其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最初是利用美国退归部分"庚子赔款"而建的,1912年改为清华学校。  相似文献   

3.
活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京西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茹 《北京观察》2016,(12):66-69
正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与清代三山五园的建设密不可分,是三山五园中景观链接的纽带,与御园水景共同构成了一幅天然水乡画卷。三山五园地区的稻田种植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清代皇家园林的建设尤其是对河湖水系的整治促进了稻田开发,稻田景观也成为园林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稻田种植成为三山五园地区显著的农业形态,也成为北京城独特的景观标志,并形成了著名的京西稻品牌。  相似文献   

4.
书讯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5代帝王神秘的离宫,一个主宰中国两个多世纪的家族。帝王的快乐和悲伤,皇家的痛苦和荣耀,都铭刻在这块土地上。这个豪华的皇家禁苑,见证了一个帝国最后的辉煌,也昭示着一个民族苦难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双清别墅     
正双清别墅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原为清代皇家园林香山静宜园"松坞山庄"。双清别墅掩映在北京香山一片苍松翠竹之间,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指挥部,是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见证地。  相似文献   

6.
北京名园     
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说起北京的皇家园林,到过或者没到过北京的人估计者贿B数得上来几个。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它们曾是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便自然具备了与众不同的"皇家气派"。如果从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修建的"灵图'算起,到19世纪?..  相似文献   

7.
梁志敏 《当代广西》2012,(15):57-58
所谓园林,即在某一地域范围内,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与建筑工程技术,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地域与环境上的特点,对地形地貌进行适当的改造,采用筑山置石、水面处理、建亭盖阁、植被绿化、道路布局等途径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环境,以供人休闲、观赏、娱乐的游憩境域。中国历史上的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与寺观园林等几种。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1,(3):13-13
<正>我国被人称为世界园艺之母,特别是古典园林树木之多,规模之大,建造技术之奇特,风景之优美,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最多的地方——北京。北京在历史上曾是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国都,各代帝王都兴建过宫苑,而明、清两代建造的宫苑遗留下来的最多。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明代的"西苑"。今天的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畅春园都是清代建造的皇家宫苑。私家园林最有名气的地方——苏州。私家园林汇萃于江南,而江苏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在历史上有大小园林4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四大名园,是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总面积比颐和园大1倍,比北海公园  相似文献   

9.
每月聚焦     
<正> 南宋皇家园林惊现吴庄杭州曾经是南宋都城,但今天遗存并不多。4月在吴庄基建工作中发现了南宋皇家园林遗址,遗址出土了瓷片、铜钱,初步考证园林主人是宋宁宗的恭圣仁烈皇后。保存如此完好的南宋园林,在杭州是首次发现,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国首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皇家园林、市扑捌同以及北京周边的自然风光都是境外游客喜欢光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的活动中,我重新观看了历史片《火烧圆明园》,得到了一些新的感受。影片展现的是186o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清代皇家园林、皇家博物馆——圆明园的情景。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血战八里桥”,这悲壮惨烈的一幕,是清廷反抗侵略者的最后一击,数万八旗将士全军覆没。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长矛与弓箭敌不过洋枪洋炮,清兵尽管勇猛,但对远方射来的枪弹无可奈何。在嘶嘶的火枪声中,他们一个个身中数弹,马失前蹄,成了敌人的活靶子。最终,英法联军凭借自己先进的武器,以微弱的损失赢得战争。英法联军…  相似文献   

12.
苏婧 《前沿》2013,(16):177-178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是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兴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其静谧雅致的意境营造令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从时间上来看,昆曲与园林作为苏州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典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昆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所以在聆听昆曲悠扬婉转的曲调与唯美优雅的唱词的时候,总让人犹如置身于一扇虚掩着的园门前,推开吱呀作响的园门,看见的正是满园春色如许。  相似文献   

13.
《吉林政报》2013,(17):2+41-42
富庶美丽的辽源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被誉为东辽河畔的一颗明珠。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1902年设立县制,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辽源素有"中国二人转艺术之乡"、"中国棉袜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  相似文献   

14.
京城花事     
老北京,在朱启祯当政之前,没有街行树,街行树是朱启祯从国外引进的。那时候,街道上是没有什么花可看的。到了春天,花一般是开在皇家园林、寺庙和四合院里。老北京人赏花,得到这三处去,皇家园林进不去的时候,到寺庙里连烧香拜佛带赏花,便是最佳选择。春节过后,过了春分,二月二十五,有个花朝日,是百花的生日,那一天,人们会到寺庙里去,花事和佛事便紧密地连在一起。因此,在皇家园林还没有开放为公园的年代,到寺庙里赏花,是很多人一个共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雷颐 《北京观察》2001,(3):40-42
“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外来的概念,但“公共空间”却不完全是外来的。村头的大树下,井口旁,场院中;城镇的集市庙会,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往往是升斗小民自然而然的聚会场所,虽然所谈大多是生老病死、年景收成、家长里短、男男女女、流言飞语,但这毕竟是平民百姓间的信息交流,而且,间或也会有些许关于社区、甚至“天下大事”的话题,所以在某些“敏感时期”这里那里才或会贴有“莫谈国事”的条子,提醒人切莫自招祸害。不过在传统中国,公共空间毕竟非常有限,更不“自觉”。如中国的园林可谓历史悠久美不胜收,但不是皇家园林就是私家花园,从无“公园”;奇禽异兽向囿皇家林苑或私人庭院,从无公共“动物园”;中国历来不乏嗜书如命的藏书家,几大藏书楼至今仍是文化史上的美谈,但不是皇家馆阁就是私人藏书楼,从无公共“图书馆”;文物古董从来是文人学士的雅好,好古博雅者甚众,但不是皇家珍藏就是私人摩挲把玩之物,从无公共“博物馆”。而这类“公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代的风水学,一直对国人生死宅墓的选择产生着重大影响,自认"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的古代帝王,在营造宫殿、园林等皇家建筑时非常重视风水学,风水宝地成为皇家建筑选址的首要条件。畅春园的选址就是康熙皇帝钦定的。炎炎夏日,海淀公园内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凉风习习,避暑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但徜徉其中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曾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家苑囿——畅春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10,(3):79-79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公元1750年,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园内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8.
古建园林应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着力点在诸多北京城市文化当中,你会马上找到一颗璀璨的明珠——京华古建园林文化。是的,古建园林在北京的现实地位和历史地位确实是突出的,是北京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北京的皇家园林世界第一;北京的古建筑使这座城市堪称世界三大最著名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事》2000,(9):40-41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最大、最优秀的皇家园林,占地面积560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1.56倍,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它倚山面湖,山峦起伏,草木蓊郁,宫殿亭榭掩映.湖沼洲岛错落,风光旖旎,气候凉爽。整个山庄由宫殿区和苑景区组成。宫殿区现存正官、松鹤斋、万壑松风3组建筑,苑景区有多处景物仿江南名园佳景,在这里可享受到“六月清凉绿树荫,小亭高卧涤烦襟”的情趣。  相似文献   

20.
漕粮海运是清代后期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对当时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牵涉到漕粮运输路线的变化 ,使得它直接推动了中国传统经济区域的转移 ;在与西方势力争夺沿海航运权的过程中 ,李鸿章利用漕粮海运的利润 ,创办和支撑了洋务运动的最重要企业之一轮船招商局 ,同时也直接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化交通工具。因此 ,漕粮海运对于清代的社会变迁 ,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