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矛盾统一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关系。说这些对立的范畴是统一的,就是说:一方面。客观物质是第一性的,主观精神是第二性的;实践活动是第一性的,理论认识、知识是第二性的。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理论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这些就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它是与唯心主义、不可知主  相似文献   

2.
正把理论文章写得叫人喜欢看,对作者的文字能力、理论功底和逻辑思维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文章生硬死板、空话连篇,或者照搬照抄、毫无新意,读者看不下去,是不会欢迎的。矛头对准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写好理论文章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找到问题所在。毛泽东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斯大林曾经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对于好谈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理论规范的本质——客观法则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在人类社会中有两种基本规范.一种是理论规范(原则),一种是现实规范(制度).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我们还会发现,无论在理论规范还是现实规范中,又有科学、先进的规范与荒谬落后的规范之分.客观法则规定是科学规范的本质.无论这种规范是以理论形态存在还是以现实形态在在,都是如此.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历史最终会把一切都纳入正轨,这是一切科学的理论规范和现实规范的共同的刚性本质规定.而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科学的理论规范是客观法则规定的理论表现,科学的现实规范则是客观法则规定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精髓,它不仅要求我们的思想理论要合乎客观实际,而且要随着客观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这就决定党的理论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事实证明,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的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丰富和发展,都有力地推动党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当前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注重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战勇 《求实》1984,(10)
当前,正在全国城乡各地蓬勃展开的商业改革,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出了建国以来的任何一次商业改革。商业改革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愿望进行的,而有着它自己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商业改革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包括两个层面:其一,马克思以哲学革命为基点,深入市民社会内部,探寻市民社会的物质基础,创立广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其二,马克思通过深层领悟黑格尔哲学,跨越英国古典经济学市民社会理论的栅栏,建立狭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为哲学革命注入新的内容。马克思在狭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中,没有满足于外在的批判,而是深入到市民社会的的内部,客观分析了市民社会的特征和矛盾,从而客观地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暂时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必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办事。如果背离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不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办事,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党政职能适当分开、增强理论研究的相对独立性和注意发挥社会群众组织的社会价值,都是健康的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们有必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新闻理论界,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为了保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记者在写作时要尽量把自己的情感和主观意识隐藏在客观的叙述之中,在这样的理论观点指引下,一些避免带有感情和是非色彩的纯客观报道开始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0.
坚持邓小平改革理论,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实现体制创新的客观需要,实现体制创新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注重学习新知识、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刘乃彬  林红 《世纪桥》2014,(8):48-50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腐败现象的认知比较清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反腐倡廉建设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存在着理论认知和实践认知悖离的状况。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这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加强基本理论教育,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廉洁理念;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形成廉洁教育的合力,促进高校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创新廉洁教育模式,有效增强廉洁文化教育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反全球化理论基础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晶 《理论学刊》2002,(4):28-31
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另一种与之针锋相对的反全球化运动也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反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依附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民族主义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支撑反全球化运动发展的几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  相似文献   

14.
人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就 ,必须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基本要素。主观要素包括 :智力要素即认知思维能力 (经验与理论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情力要素即情意思维能力 (情感与意志 )。客观要素包括环境要素 (社会大环境与生活小环境 )和机遇要素 (机会、时机等 )。只有把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结合起来 ,勤奋努力 ,才能确保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是《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它象一条红线贯串于全书的始终。毛泽东同志着眼于这三对矛盾运动,系统地论述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全面论述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他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  相似文献   

16.
就我们党来说,毫无疑问应该力求少犯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会给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但是,政党同个人一样,要求它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点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说,从客观世界本身的无限复杂性和人们主观条件的限制来说,要做到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理论  相似文献   

17.
刘建成 《求实》2004,(3):40-43
对政治哲学的意识理论论证经过了自然经验主义阶段 ,内在先验主义阶段和客观绝对主义精神三个阶段。但由于意识理论在主体哲学上内设的局限性 ,意识理论在政治哲学的合法性理想论证上也陷入自身无法摆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客观性"问题,是新闻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一度争议颇多。究其原因,大多是双方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讲话。比如:甲:新闻要客观。乙:我看你就不客观。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努力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彻底革命精神与严肃科学态度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