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长时间的热烈争论,最后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从而基本上结束了党内对加入国民党问题长达一年多的争论。过去对这个问题研究较少,且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谈些粗浅的认识,欢迎指正。共产国际为了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于1923年1月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民党与年青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中国共  相似文献   

2.
正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通过了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14个重要文件;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  相似文献   

3.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召开,进一步讨论国共合作问题。大会决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中,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一个重要阶段。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手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在此过程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得以积累经验、发展壮大。在此期间,许多中共领导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担任高级职务。他们的很多活动,都尘封在那发黄的国民党历史档案中。数十年光阴逝去,当我们拂去这些历史档案上的尘埃,重新翻阅这些珍贵的信函手迹时,一些熟悉的名字逐渐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抗战前期关于国共合作的形式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国民党组成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主张深得人心,得到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国民党的支持与合作。其结果是大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和国共合作的讲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此次合作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最突出的是联合抗日,但具体联合的组织形式是什么?一直没有很好地达  相似文献   

6.
刘岳 《前线》2022,(6):89-90
<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发表关于时局的主张广州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转变了与国民党不合作的态度,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政治口号。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由陈独秀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第一次就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问题,向社会各界公开自己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这次代表大会在我党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大功绩。它标志着全党对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策略原則和组织形式问题认识的统一和确立,从而揭开了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五卅运动,使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加强了。与此同时,大同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跨入了一个高潮迭起的新时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当晚,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斗争扩展到各阶层人民中去,结成广泛的反帝联合阵线,抗议帝国主义暴行。随即,全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后期,由于工农运动的问题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统一战线内部的分化和斗争也日益显露。中共党内围绕着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以维持统一战线,从而实现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两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关于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以维持与国民党右派的关系,第二次是关于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以维持与国民党左派的关系。通过梳理这一争论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理清大革命时期这一段复杂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看待党内争论,如何开展党内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丽梅 《广东党史》2013,(4):21-23,27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此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制订的关于青年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领导中国的青年运动,壮大无产阶级力量,发挥了重大作用。很有必要从国际和国内背景探讨这一决议案的由来,以及在当时发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23年1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中国国民党是‘冲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同国民党合作是必要的,他的党员应该“留在国民党内”;但是共产党要保持自己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时,恰巧这个决议传到中国。这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在广州举行“三大”,把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列为大会主要议程。讨论中,代表们都表示拥护共产国际的一月决议,但…  相似文献   

12.
谷新德 《党的文献》2012,(1):121-122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平逮捕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书记、中国国民党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在狱中,李大钊留下了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狱中供词》和《狱中自述》。《狱中供词》是李大钊被敌人审问时的回答,而《狱中自述》则是他以书面形式向敌人作出的回答。文中李大钊以国民党人自称,从未谈及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为何要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自述呢?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决战时期.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以人民解放军痛击蒋介石反动军队的武装斗争的第一条战线和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即第二战线.本文仅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领导问题作以探讨.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学生中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套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领导体系,为学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中共中央首先设立城市工作部.1946年底,城工部重新改组,由周恩来同志兼任部长。各中央局、中央分局也没有城工部,如晋察冀…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根据增产节约运动中揭发出的大量贪污浪费问题,于1951年12月1曰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的指示》,部署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随后,针对一些资本家行贿偷税等严重违法行为,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开展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  相似文献   

15.
石海 《湘潮》2011,(3):24-27
1923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首度合作,共同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林伯渠、李立三等一大批湘籍的共产党人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从推动国共合作到参与国民党改组,从筹建黄埔军校到参加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16.
商人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从事国民革命而开展的一种民众运动。中共开展商人运动有间接与直接两种方式,一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帮助国民党开展商人运动;二是中共独自主导了部分地区的商人运动。中共主导的商人运动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有的是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以增加国民党左派力量;有的则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以配合日益高涨的工农运动等。国共两党推行商人运动的基本方略大体一致,但两者在商人运动的对象、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方面还有差异。开展中共与商人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20世纪20年代中共的商人政策,理解此后中共对商人政策转向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辉 《湘潮》2021,(2):48-50
1940年秋至1941年春,国民党顽固派阴谋策划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使中国共产党遭受了巨大损失,国共合作濒临破裂。面对严峻的危机,中国共产党及时发出《中共中央关于皖南事变的指示》,化解危机,狠击第二次反共高潮,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嚣张气焰。同时,此举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对中国抗战的政局和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就开始了重建国家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目标提出之前,先后在特定背景下提出并实践过“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与“民主共和国”等目标。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设计在20世纪40年代初即已成型并公布于众,只是由于国民党当局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发动了内战,中共的政治设计未能在全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曲晓溪 《世纪桥》2011,(24):25-2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为痛击国民党的进攻,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黑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放手发动群众、肃清日伪残余及国民党土匪武装、进行土地改革、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同时,积极展开参军参战、组织战勤、保证军需、拥军拥属,全力支援前线的运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支援解放东北、支援全国解放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3月13日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委员会常委名义与邓演达、陈克文向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提交《土地问题案》(后改为《农民问题案》)。①3月刊日与邓演达、陈克文向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提交《对农民宣言案》。②3月15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确定毛泽东、邓演达、挥代英、吴玉章、詹大悲、顾孟余、徐谦、王法勤、邓激修组成审查委员会审定《对农民宣言案》和《农民问题案人③按:年谱只提到3月15日会议讨论上述两提案,未说明这两个提案提交时间以及审查委员会成员。3月明日毛泽东等组成的查处阳新惨案委员会与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湖北省政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