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这一科学学说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同时也为它的究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0页)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方法论原则,对于认识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规律,顺利进行改革,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这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三观”建设和增强“四信” ,必须注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这70年里,中国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创新发展也遭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回顾与总结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紧紧抓住辩证思维这一特点。否则,很可能陷入误解或片面性、绝对化。同时,学习科学社会主义,不仅要把握其基本原理,而且,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得出科学结论所运用的辩证思维方法。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思维方法甚至比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结论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思想史上,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而完成这一业绩的关键,则在于唯物史观的创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概论”中详尽地考察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精辟地论述了哲学历史观上的变革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决定性意义。在目前国际国内形势下,认真学习《反杜林论》“概论”,弄清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坚持唯物史观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一门很重要的独立学科。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建设,没有系统地开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也没有在高等学校和干部理论教育中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程,致使一些干部不懂得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不了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对社会主义社会缺乏思想理论准备,因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一九七七年,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党校工作,倡议设置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在他的倡议下,首先是各级党校和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在改革与开放的互动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塑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态。改革开放从制度创新和世界历史进程两个维度重塑了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具有摆脱固化并与时俱进的属性以及具有强大现代文明成果吸纳能力的科学社会主义新形态,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中,首先要确定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始点范畴。学科体系从哪一个范畴开始叙述,这一范畴就成为学科体系的开始点范畴。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始点范畴是“商品”。从商品开始分析,步步深入,终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而揭示了资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进行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事业,必须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而重温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对此是十分有益的。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刘佩弦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为读者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史提供了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的参考读物。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厉史。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研究已有几十年了,但至今还没有一本较系统论述其发展历史的书,《史纲》填补了这个空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始学界就关注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上世纪80年代是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建设的繁荣时期,但这一时期对科社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局限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论述的范围之内。随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对象开始扩展,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被纳入到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1.
学习座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京常务理事本刊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京常务理事于1月12日召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座谈会。学会会长江流教授主持会议。与会同志高度评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及其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柴宇平等三同志在《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见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本刊)一文中认为,恩格斯在他著作中所说的“现实基础”,仅仅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指社会现实或具体指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这种看法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即客观基础)与理论基础混同起来,笔者不敢苟同。恩格斯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是有深刻涵义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刻科学的发展》一文的结构和内容上都可以得到启示。从结构上看,全文共分三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然后阐明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国际工人运动史,还是从人物编年史上看,从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是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时期。本文分析了这一时期四个阶段中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表作及其理论贡献,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从中得出两点重要的结论: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50年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50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4.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大体说来,有以下六点。第一,学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够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获得较高的理论修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是,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助于对哲学和经济理论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才有了用武之地,才会变成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成果。第二,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程,它有专门的一章讲无产阶级政党,系统地阐述党的产生、党的性质、特点、指导思想、组织原则、作风和策略以及领导作用。学习了这一内容,就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一些早已定论成为基本常识的问题,遇到新的“挑战”,成为理论界争论的新课题,这是理论发展史上常见的情形。比如: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前两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但是最近有的同志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剩余价值学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应“包含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见《光明月报》1584年7月16日、1985年3月4日《科学社会主义》专刊李延明同志的文章)。李延明同志的观点涉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结构、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恩格斯讲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条件时指出:“只有英国和法国所造成的经济和政治的情况受到德国辩证法的批判以后,才能产生真正的结果。”恩格斯和马克思一道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批判资本主义,阐发社会主义理论的。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就是这种批判研究的伟大成果。学习恩格斯这一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17日至24日,在解放军政治学院举行了军队院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旨是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等不同侧面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问题。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关于《决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许多同志认为,《决定》是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大体概括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名称,科社界曾经有过讨论,基本上都约定俗成地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科学,而是一门综合性的政治理论学科,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其综合性显现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9.
时代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十月革命前后,列宁认为当时的世界正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一科学论断在相当长时期里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国际共运所接受和沿用。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时代问题的认识和探讨也有相应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的起点和方法,通过重新研读这部经典著作,从马克思恩格斯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本来意义出发,重新梳理恩格斯在论文中提到的关于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去研究的任务、内容、重点及不同角度的表达,挖掘这些表达背后的深刻含义,思考其对界定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对象的启发,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