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五年来,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开了坚实步伐。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究竟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或状态,未来需要进一步朝哪些方向发展和实施突破,未来进一步发展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初级阶段如果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与过去的英镑、美元以及稍显逊色的日元和欧元发展历程相比较,形象地说,目前人民币还只是处在少儿时代,即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尚处在一  相似文献   

2.
<正>鉴于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启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最近一个月左右就人民币问题发表的各种讲话,有迹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势头变强了。实际的好处和风险是什么?基本上,关于人民币为何应当国际化有五大理由。首先,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约占全球GDP的13%,略超全球贸易总额的10%,但全球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交易量仍低于澳元和加元,也远远落后于美元(约占外汇交易量的60%)、欧元、英镑和日元。似  相似文献   

3.
李文增  黑祖庆 《求知》2013,(1):45-48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实践表明,作为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要途径,除了内地的边贸之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搞得也是比较成功的,且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基点。在国外,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日本等地都相继开展了离岸人民币业务,形成了当今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世界发展格局。针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推动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必须加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内地  相似文献   

4.
殷剑峰 《求知》2012,(5):46-46
从日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其“贸易结算+离岸中心”模式并不成功,其国际贸易结算地位依然较低,离岸金融市场“倒逼”资本项目过早开放并带来资产泡沫。人民币国际化应吸取日元的教训.可选择“资本输出+跨国企业”模式,关键是建立以本国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最近5年中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会不断提升。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未来还有哪些机遇?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下一步又需要从哪些方面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目标已实现,今后需把握好机遇,又需准备好迎接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目标已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一个越  相似文献   

6.
经济循环与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尽快发展和深化人民币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系统性增加人民币金融产品供给,对于拉动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沪港作为以资本市场发展为核心的中国两大金融中心,在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方面居于特殊地位,也是优先构建人民币纯金融循环枢纽的两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币成功进入SDR,这将极大推进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促使国际社会更多购买人民币资产,不仅能够帮助中国吸引外资、扩大贸易,也能助力资本走出去,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跃"。人民币入篮,是人民币为SDR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关键动力,来拯救这个失衡和岌岌可危的老旧国际货币体系和几乎陷入停滞的全球化3.0。加入SDR意义重大。以积累国际原始资本和发展中国制造为目标,过去受益于尚未完全开放的资  相似文献   

8.
邓丽 《学理论》2013,(19):89-9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也已经被提上日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中得到了部分实现,但是距离实现全球的国际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阐述了我国对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中国整个经济大环境和实际国情,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一些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路透社1月28日报道,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公布,截至2014年11月末,人民币已经取代加拿大元和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常用货币,位列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到去年12月,人民币的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达2.17%,仅次于日元的2.69%。此前一天,路透社称,在今年稍后的评估中,中国将再次努力,以便让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全球化负面作用显现,中东乱局、极端主义、恐怖势力,是全球化失败国家的反映;民粹主义、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是全球化失败阶层的反映。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战略部署需要整合和统筹,也需要"再平衡"。再平衡集中体现在对实体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走出去速度加快)的平衡把握上。人民币国际化应该稳步推进,使之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结构升级,切忌开放过快,招致风险外侵。  相似文献   

11.
王元龙 《理论参考》2009,(10):37-40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全面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更具紧迫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收益和成本问题也将显现,需要密切关注面临的风险,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要克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基本思路为: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辩证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以扩大人民币国际流通量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是我国一项重大的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抓住时机,顺势而为,有序推进,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防范金融风险的积极作用,为中国金融稳健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我国政府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多元路径逐渐向前推进。尤其是2011年,人民币国际化更是步入了快车道,在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投资、区域货币互换、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等多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新增美元外汇储备不降反升、资本管制、资产与货币币种结构失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此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之路并不平坦,人民币区域化、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加息、美元强势回归的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增长的动能正在减弱。因此,亟需强化人民币的金融交易功能,增添新动力,实现"贸易+金融"双轮驱动,为人民币国际化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 人民币国际化要服务于中国经济。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虽然这是一个在90年代就曾被提及的课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一直没有被推上日程。如今,随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一再被提出,以及金融危机后美元等主要货币的不稳定等原因,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又变得炙手可热。在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国际化要服务于中国经济.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虽然这是一个在90年代就曾被提及的课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一直没有被推上日程.如今,随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一再被提出,以及金融危机后美元等主要货币的不稳定等原因,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又变得炙手可热.在当今世界,人民币在众多主权货币之中,仅仅是一个小币种.这样的情况,与我国当今的国家地位,贸易发展速度,经济金融需求明显是不相称的.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人民币国际化正一步步走向正轨,并将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夏南 《瞭望》2003,(27)
一个时期以来,某些国家一直在对人民币汇率评头评足,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近来大幅下跌,“向人民币升值施压”的舆论再度兴起。央行行长周小川在6月29日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正面回答:不认为人民币有被重新评估的可能。表明了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目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明确方向、创新制度、聚焦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现状、困境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治理体系背景下,构建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主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不仅缺乏国际化的人、财、物等资源,还缺乏国际化的能力和经验。因此,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视角来进行社会组织国际化的顶层设计,需加强社会组织走向国际事务的战略研究,加强参与国际化战略实施的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设计并实施可持续的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20.
何帆 《理论参考》2009,(10):33-36
人民币国际化尽管能够减少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也能为国内的金融机构带来新的机会,但是,风险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期,问题可能暴露得更多,风险可能更大。风险在于监管的难度加大、政策的取舍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