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面临巨大的外部军事压力和饱尝战败屈辱的背景下,被动地走上以军事变革为先导的社会转型之路.近代中国军事变革历经晚清、民国两个时段,涵盖面广,促进政府机构、经济领域、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等发生广泛而深刘的变化,在近代社会变迁中扮演了先行者和推动者的重要角色,但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又存在着诸多局限和不足.军事变革固然对社会变动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同时亦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多维的视角透视近代中国军事变革与社会变动,方能客观揭示其时代特征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胡志明一张纸条调动中国8万大军 1954年法国退出越南,美国开始介入越南战争。1955年1月以后,美国向南越派遣大量军事人员,逐步取代了法国在南越的地位,并竭力扶植西贡傀儡政权。  相似文献   

3.
法国是一个私有经济颇为发达的国家,经济的国有化程度却居西方发达国家之首。法国的公共事业全部归国家所有,全部铁路和多数航空公司属国有或国营,石油工业、煤矿中的大量股份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在汽车和飞机的生产中占有支配地位,对法兰西银行、法国四大商业银行和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实行了国有化。法国政府控制了法国工业生产能力的20%左右,而私有经济主要集中在农业、服务业和加工工业等领域。国有经济在法国政府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和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国有经济在动员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方面发挥着“填空补缺”…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3日至4日,北约在法国召开成立60周年峰会,会议正式确定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体化机构,也就是重返北约的军事指挥机构。法国是北约创始会员国,至今也仍然是北约成员国,但自1966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体化机构后,法国退出军事指挥核心,只保留了政治成员的身份。法国此次归位,意味着其“独树一帜”的安全和外交政策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3月11日,在巴黎法兰西军事学院举行的“21世纪的法国、欧洲防务和北约”专题研讨会上,法国总统萨科齐主张法国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称此举符合法国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加强法国以及欧洲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法国高调“回归”北约,“戴高乐主义”旗帜降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邓小平16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之一,因遭法国政府迫害于1926年1月与傅钟、任卓青从巴黎到达柏林,又从柏林转道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蒋经国比邓小平早一个多月到中山大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蒋经国与其他爱国青年一样,参加了反英、反日的游行示威,被学校当局以"行为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日本为实现其控制、侵占中国的企图,极为重视对华情报和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大量调查报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关资料虽然有一部分被烧毁,但仍然有大量档案留存至今,分别被保存在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内阁公文书馆、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东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这些档案为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具有较高的党史文献参考价值,值得重视、发掘和利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档案记录者多为当年日本的谍报或军方人员,其记录中存在不少讹误、不实、污化之词,学者在利用这些档案时应注意甄别。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法国政府宣布向高收入人群征收的"富人税",在今年年初正式"走下舞台"。2013年年末,法国政府为协助法国摆脱财政赤字,经宪法委员会批准,要求2013、2014两年,法国企业为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约合745万元人民币)的员工缴纳名为"特别贡献"的税费,比率为50%,加上其他名目和各项社会费用,实际税率高达75%。该税被外界称为"富人税"。近两年过去了,"富人税"并未达到如期功效,却使法国声誉和竞争力受损,令该国对跨国公司高层的吸引力明显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在受到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之后,从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一部分睁眼看世界和有意弃旧图新的洋务派,并由他们推动了一次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技术以求自救图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就是兴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从而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所谓的“商务”中,有一个始终搅扰着它的生存阻碍着它的发展的矛盾——官商矛盾。研究这一矛盾,对于  相似文献   

10.
据外国媒体报道,为了应对中国“科技抬头”的趋势,日本决定开设“中国情报中心”,专门搜集中国的科技情报。其实,中国历来都是美国和日本搜集情报的重点目标。两国的军方、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一直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刺探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科技等方面的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