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头穿过中间障碍物 (intermediatematerial)后形成的枪弹创非典型射入口 (atypicalenteywound) ,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1~ 4〕。但其研究仅限于不同的中间障碍物在一定距离时形成的枪弹创射入口的差异。不同距离 ,即中间障碍物至靶物 (target)的距离所产生的枪弹创射入口形态改变迄今尚未见到文献报道。为此 ,本文作者设计并进行了动物射击实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枪弹类型采用国产五四式手枪 ,口径 7 6 2mm ,弹头直径7 6 2mm ,钢心全披甲 ,初速为 4 2 0m/s,最大动能约4 0kg/m…  相似文献   

2.
文献中关于回溅血迹的报道,多数是头部遭到枪击的案例,即使对回溅现象的实验研究,也是利用动物头部做模型,少见有胸部被枪击后出现回溅血迹的,笔者在实际办案中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另一起枪击案件,对产生回溅血迹的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毛发枪弹损伤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发枪弹损伤微观形态与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仪对64式手枪在0~200cm范围内射击造成的毛发损伤及附着物进行形态和成分分析。结果0~30cm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大量密集分布的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有严重斑纹状损伤和崩裂缺损;30~60cm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较多散在分布的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有轻微斑纹状损伤和崩裂缺损;100cm距离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少数个别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无斑纹状损伤;200cm距离射击,毛发表面无射击残留物。毛发枪弹射击断裂形态差异较大,大体分为剪切断裂和牵拉断裂两种类型,与射击距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毛发表面粘附的大量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及其造成的鳞片斑纹状损伤对于法医学鉴定贴近距离射击((30cm)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推断制式霰弹猎枪射击距离的数学计算公式和方法。方法 选用国产制式12号及16号猎枪,配用1号及3号猎枪弹,以1至12m距离射击实验靶纸,获得霰弹分布图形360例,将图形测量数据与实验距离进行数学理论分析。结果 建立6种不同枪弹种类推断射击距离d的计算公式,分别为12-1型(缩口)ss=-0.2+0.44d;12-1型(无缩口)ss=-0.94+0.63d;12-3型(缩口)ss=-0.59+0.52d;12-3型(无缩口)ss=-0.36+0.34d;16-1型s=-0.37+0.30d;16-3型s=-0.16+0.23d,并用Visual Basic5.0软件编制通用程序汇总软件。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实用,误差较小,可以用于推断制式猎枪的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脑干枪弹伤的超微改变及其分子水平的致死机理。方法 用一例颅外损伤与2例头部枪伤作对比,于死亡后25min切取其脑干部组织块,相当于弹道处主要取自中脑被盖部与脑桥的被盖部和延脑的第四脑室底深部灰质部的组织,进行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1)脑内的枪弹伤病理改变包括烧灼伤、冲击和压力伤等。(2)枪弹伤虽在中脑而病理改变波及整个脑干。(3)损伤特点是神经轴突最广泛和损伤严重,神经胶质纤维次之,神经元受损又次之。(4)轴突烧灼伤表现髓鞘、轴浆及其内线粒体浓缩、变性,轴浆、轴索水肿;冲击、压力伤呈现轴突扭曲、变形、融合、挤压、缺损、破(断)裂及错位,轴浆内容外流或缺失,轴索内线粒体、神经微丝和微管偏向一侧位等。结论 脑干网状结构严重广泛性神经轴索损伤可能与致死有着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乏弹与损伤     
乏弹 (spentbullets)是指人们朝天射击后落下的弹头 ,由其造成的损伤称为乏弹伤。尽管乏弹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几率仅为枪弹伤的 4 /10 0 0 0 ,但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 ,甚至可致命。鉴于其研究绝大多是案例报告 ,系统研究甚少 ,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的文献 ,对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 ,以供同仁参考。一、历史回顾自从使用枪支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不能预测射向天空的子弹落在何方 ,直到目前 ,仍有部分人认为子弹会留在天上 ,永不落下 ,这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在紧急的情况下仍会向天鸣枪的原因之一。Beajanin于 17…  相似文献   

7.
枪支及枪支分类在《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枪弹痕迹检验》一卷中枪支(Amm)是指发射枪弹的器械,是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型射击武器。枪支口径通常小于10毫米,重量不超过50公斤。在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下简称《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枪支是指以火  相似文献   

8.
霰弹枪近距离射击时,所形成的损伤具备一般枪弹损伤的特征,但远距离射击时所形成射入口的形态不规则,因表现多种多样,易导致判断失误。笔者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张某,男。2004年12月17日20时许被人打伤,右面部有一伤口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即送往医院,经紧急抢救无效,于当日24时许死亡。现场勘验现场位于某仓库门前。1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头东北、尾西南停靠在大门南面路东侧。车上有散在分布的小块人体组织碎块及血滴。车钥匙掉在车门前下方地面上。车西北侧1m处地面上有30cm×40cm血泊,周围路面上无刹车痕迹及可疑散落物…  相似文献   

9.
枪弹损伤鉴定时判断射击方向方法较多,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枪弹射入口特征来确定,另一种是根据射入口与射出口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一般说来,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相同。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结果又会截然相反。现将出现差异的典型案例报道如下,供参考。 案例 案例1:黄××,男,38岁,1990年5月11日被枪弹击穿心脏致急性大失血休克死亡。射入口在左上背腋后线右3cm、腋下1cm处,挫伤轮及拭擦轮左窄右宽。射出口在左胸部第五肋间,距正中线1cm。按射入口与射出口之间几何关系来  相似文献   

10.
广泛软组织机械性损伤 (MassivemechanicalsofttissueinjuryMMSTI)在法医学鉴定案件中较为常见 ,其形成主要由钝器引起。有时可伴有颅脑损伤、内脏破裂、大血管损伤及骨折等。机体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可形成挤压伤。MMSTI可以看作是间断而多次反复猛烈挤压形成对机体的创伤 ,故又称之为“假挤压综合征”[1] ,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此征是指继发于各种严重损伤 ,机体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过程 ,此时机体内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呈失控性释放 ,从而造成局部和远隔部位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判断散弹射击距离的方法很多,垂直水平射击可以根据弹着半径计算,已知射孔高度的可根据高度计算等等,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好多不是垂直水平射击的情况,无法确实弹着半径,或者因为地势不同,无法测量弹孔高度,这时又怎样去计算其射击距离呢?枪弹进入物体,要在物体上形成弹孔,弹孔与物体平面的夹角为射击方向(枪弹射击到较硬的物体上形成跳弹,这时在物体上形不成弹孔,这种情况下,枪弹改变方向前的痕迹与物体平面的夹角为射击方向);连接任意两个弹孔(A、 B)并过此二弹孔沿射击方向作反向延长线(AO、 BO、假设O为发射位置),测得∠α和∠β,则∠θ三个内角可知。如图:  相似文献   

12.
周伟  王斐  徐小虎 《证据科学》2000,7(3):97-101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fos蛋白的表达和脑干早期损伤的关系。方法 2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脑干损伤组和对照组,脑干早期损伤阶段c-fos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杂交组化法观察。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干组织未见c-fosmRNA的表达,然而,脑干损伤组损伤后10min即可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观察到c-fosmRNA的表达,且在脑干损伤后3h内,c-fos原癌基因的检测可成为诊断脑干生前损伤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使用国产7.62mm口径微声轻型冲锋枪,以不同距离射击实验动物,制成带消音器枪弹创,并使用国产7.62mm口径轻型冲锋枪作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在接触和近距离射击时,带消音器枪弹刻与典型枪弹剑比较有明显不同;根据消音器的结构和原理,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带消音器枪弹创的形态学特征及其诊断依据。为法医学检验鉴定提供了实验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
乏弹与损伤     
乏弹(spent bullets)是指人们朝天射击后落下的弹头,由其造成的损伤称为乏弹伤.尽管乏弹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几率仅为枪弹伤的4/10 000,但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致命 .鉴于其研究绝大多是案例报告,系统研究甚少,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对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利用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的方法。使用国产五四式7.62mm口径手枪及五六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3m的距离2次射击16具尸体的头颞部及枕部,造成颅脑贯通创,制成颅骨枪弹射入、出口各32例,并根据定位标记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颅骨枪弹创骨折形态可分为带有斜面的孔状骨折,锁孔状骨折,放射状骨折和环状隆起骨折4种类型,其出现多见于低速枪射击,并与射击方向和顺序有直接关系。根据颅骨枪弹创骨折类型可推断射击方向和顺序。  相似文献   

16.
回旋枪弹创是指弹头射入人体后,受到组织,尤其是骨骼的抗阻,改变了前进方向,沿皮下或骨表面或器官表面弧形行走所形成的枪弹创[1]。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右耳前至左背部的跨区域回旋枪弹创,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999年5月26日,沈某在轿车中遭两名歹徒抢劫受伤,陈述曾被歹徒在右侧面部开枪射击。1999年6月21日,其父在家给沈某擦澡时发现左背部有一硬块,后到医院切开取出一枚弹头。2004年案件告破,二名犯罪嫌疑人供述:一人在副驾驶座与沈某搏斗,另一人于副驾驶室后座以自制仿六四式手枪朝事主右侧面部射击。离由右面部射入,沿直线往项部走行,受到…  相似文献   

17.
利用霰弹弹杯损伤推断射击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国产12号、16号商品猎枪及相应霰弹,以不同距离射击实验靶纸,研究弹杯损伤变化与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射击距离在30cm以内弹杯损伤不明显(P>0.05),30cm~70cm其损伤直径随射击距离增大而明显增加(P<0.001),呈显著正相关性,70cm~3m弹杯翻转与射入口重合,3m以外弹杯逐渐偏离中心弹道而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猎枪属于民用非自动滑膛枪支,大多数使用12号规格猎枪弹。其射击弹壳击针痕迹位于弹壳底部中心,呈圆形,痕底呈球冠状,多为均匀圆滑,无明显的细节特征。但是在日常的枪弹痕迹检验当中,多会发现其射击弹壳击针孔痕迹中有时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状痕迹特征,我们俗称之为击针头的“假特征”(见图1)。这种痕迹特征与猎枪在使用过程中,在击针头产生的凹凸痕迹的细节特征明显不同;即使同一支猎枪所发射,在射击弹壳上击针孔痕迹也会产生变化。有的猎枪弹底会出现上述的痕迹特征,有的不出现(见图2);即使出现了该类痕迹,其痕迹特征亦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推断被枪击者在中弹瞬间所处的位置和姿势以及枪支击发时的位置。方法 采用立体几何作图法和三角函数计算法进行体内弹道射击角度计算。结果 可以准确计算枪弹弹道与人体解剖学三维断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产生的角度。结论 可以确定被枪击者中弹瞬间的位置及体位或枪支击发时的位置 ,对分析案件性质有非常重要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击毙逃犯是十分敏感的法律事件且易产生纠纷。对被击毙者的尸体进行法医学检验,判定或验证枪弹创的射击方向、射击距离、次数等并出具鉴定结论,是办案部门对击毙逃犯的正当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分析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笔者就4例击毙逃犯的尸体检验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