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国必先富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国力的显著增强,必须尽快地将发展导向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转变,更多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共同富裕从理念变为现实,最终实现民富国强。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提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实际上就是把公平正义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就是倡导“公平优先”。“公平优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商审判中"调解热"的不断升温,无条件"调解优先"之风冲击着我国民商审判方式改革取得的成果,冲击着人们要求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诉讼理念。本文对当前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无条件调解优先倾向的态势和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主张民商审判中调、判关系的定位,应当回归到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十六字指导原则上来。  相似文献   

4.
后法优先规则是美国法院通过判例法长期确立的一项解决联邦制定法和条约之间的冲突的规则.就其功能而言,后法优先规则是将条约挡在美国国内法律秩序之外的"最后的屏障".从相关案例的结果来看,呈现出"联邦制定法优先于条约"的现象.尽管后法优先规则受到学术界较多批评,但不可能被废弃.相反,它还会得到更多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浅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阮茂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平与效率问题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现就如何重新认识和处理公平...  相似文献   

6.
诉讼调解具有价值正当性,是我国大陆现行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强制调解"、盲目追求和相互攀比调解率等现象,究其思想根源,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司法政策强调"调解优先",从肯定诉讼调解的价值正当性转变为强调其价值优先性。强调诉讼调解的价值优先性,是与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调解自愿、合法原则相矛盾的,是与法院的审判职能相矛盾的,也是与民事诉讼制度和ADR之间的功能分化相矛盾的。这种观念与对我国古代法制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传统和国外ADR的片面理解有关。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对诉讼调解的定位是:肯定其价值正当性,而非强调其价值优先性。司法政策应当与这一定位相协调,"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是比较科学的表述。  相似文献   

7.
鉴于实践的困扰 ,作者试从法律性质 ,“286条款”的内涵和司法程序方面剖析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这一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刑法》第36条第二款所规定的被害人民事赔偿优先执行制度体现了“国不与民争利”的民本思想,是一种重要的被害人人权保障机制,具有丰富的制度内涵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立法的原则规定尚不能保障被害人民事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得以优先执行,需要完善相应的执行程序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衡平正义优先不仅是英国法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有关法律价值的适用原则,而且本身就是独具特色的衡平法的存在形式。从法价值和法理念上来说,正义的矛盾性和作为社会资源需要分配的属性是衡平法极好的生长点。衡平正义优先原则的最终确立是借助衡平法对于普通法的胜利实现的,即衡平法优先于普通法,优先的方式则体现为"超越普通法,但通过普通法"。由于这一原则本身即孕育于衡平正义(法)和普通正义(法)的辩证关系中,因此,这也决定了其优先的限度。这种限度主要表现在大法官人选的变化,部分衡平法程序来自普通法和衡平法先例原则的确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从哪些企业职工对其工资和劳动保险享有优先清偿权、享有优先清偿权的工资总额有哪些、具有优先清偿权的工资债权有无时间限制三个方面,对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的优先清偿权进行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为我国今后在这方面的立法完善,提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要求法院和法官们牢固树立"调解优先"理念,从中央到地方再度广泛掀起调解热。然而时下"调解优先"政策不仅不能保障调解制度充分发挥其纠纷解决功能,反而会异化调解制度,催生新的弊端。正在审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增加"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规定,值得深思。值此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笔者认为,应当废调解优先政策回归自愿、合法调解政策,并将其在民事诉讼法法典中进一步强化和明确。  相似文献   

12.
从国富到民富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十二五"规划要实现的主导发展趋势。这不仅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趋向成熟化和中国政府治理的重大转型,也是为了满足和顺应民众权利的诉求。在此背景下,民富的实现亟需政府权力转型,只有实现权力运行的人治化到法治化、权力角色的管制型到服务型、权力发展的政府式向社会式等方面的转型,才能为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外交评论》2017,(4):106-134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以"美国优先"为纲持续调整美国对外政策,呈现出"经济民族主义"、"以实力保和平"等若干取向,战略态势上总体有所收缩,政策手段上以获取实利为导向。上述特点在美国亚太政策调整中也有所体现。特朗普政府倾向于"从中国看亚太",以"互惠"等为原则寻求推进"以结果为导向"的对华政策。在处理与亚太盟友关系方面,特朗普政府采取"交易主义"思维和策略,将安全承诺更多视为"商品",对同盟的价值观基础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军事优先"成为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调整的突出特点,面对朝鲜核问题等地区安全挑战,美国更趋强化战略威慑。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仍未定型,未来发展将受到国内执政状况、热点问题走向、与亚太国家互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物权在效力上优先于债权,原则上可坚持两点:其一,不论何种类型的物权均优先于债权;其二,不论该物权成立之先后均优于债权.物权优先于债权亦有例外情形,主要两个典型表现:其一,"买卖不破租赁";其二,法律基于公益或社会政策之考虑.由于存在着物权的绝对性、支配力、物权变动规则和物权优先效力的体系化配置的需要,所以在设计物权的效力规则时,应当注意这些制度应该尽可能地契合无间.  相似文献   

15.
管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管子的“顺”民思想既系统而又有特色。中国古代许多论者立论的基点是力求民“顺”统治者,而管子的基点则是统治者“顺”民。管子的“顺”民思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超前性,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关于物权优先效力的含义,应界定为除包含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外,还应包括物权相互之间的优先效力;而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问题,不应仅限于相同内容或性质的物权之间,也不应仅限于不同内容或性质的物权之间,相同或不同内容或性质的物权之间皆可发生优先问题;同时,优先权与优先受偿权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平等执行原则是在债权平等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条强制执行原则.我国在实体法中对债权平等理论的突破,为在强制执行程序中采用优先执行原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平等执行原则相比,优先执行原则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简化强制执行程序,克服平等执行原则存在的现有弊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合理构建强制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的关系模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种分配正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平等主义原则与优先性主义原则之间的比较,阐明了优先性原则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概念,证成,以及对它的反驳。优先性原则最初是为了特别关注过得差的人,并且避免功利主义原则与平等主义原则所遇到的困难而出现的。优先性原则关注绝对性,并具有一些优势。初步归纳,现在有三种证成优先性主义的路径,分别是基于同情的论证;基于基本需要和权利的论证;以及基于可接受性的论证。但我们认为优先性原则与平等原则在概念、社会政策倾向等方面并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区别。并且这种原则无法运用于位置善的分配,与平等主义原则一样,它自身也面临着处境下降的批评。因此,优先性理论还远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法律优先原则是依法行政的要素之一,是通过法律限制行政权力,实现有限政府的重要手段。行政处罚听证程序需要以法律优先原则为重要指引。现阶段法律优先原则囿于行政立法出于多门、行政执法与司法审查适用法律依据不统一等而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为此,应当通过提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能力,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监督等来实现法律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20.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措施之一,在民事法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实践中适用代位权制度时,关于如何行使代位权也就是效力归属问题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传统意义上的学者坚持认为采用"入库规则",而我国在《合同法解释(一)》中却采用了"优先受偿规则",否定了传统的"入库规则",这遭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质疑。学者认为"入库规则"坚持了平等原则,不否定债的相对性,但笔者却认为"优先受偿规则"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采用"优先受偿规则"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