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书架     
《乡音》2012,(9):40-40
《民主的细节》作者:刘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作者尝试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告诉大家民主到底是什么。这个长在红旗下,求学美利坚,混迹大论坛...  相似文献   

2.
王琦 《世纪行》2014,(2):48-48
<正>马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而85后武静的回答就有些"调皮"了,她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2月9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3.
尊重常识     
《创造》2013,(10)
<正>有时情况就是这样,分明一看就明了的东西,可有些人就是有异议——其实真有异议倒很好,从一般和普遍之外能发掘出另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对丰富问题本身的思考和出路都是贡献,有句话叫集思广益大抵就是这意思,也是一个常识。可笔者这里要指出的不是这种状况,直接说吧,就是最近某网络名人"嫖娼"被央视曝光后引起强烈反响的事。央视是大牌主流  相似文献   

4.
, 《今日海南》2012,(11):48
《党代会现场:99个历史深处的细节》作者:李颖出版:党建读物出版社定价:36元2012年11月之前,在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历史中,已经召开过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真正履行了职权,研究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可以说,不了解历次党代会,就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因此,作者挖掘"十八大"之前历次党代会中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探寻某些重大决策出台或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5.
正"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一听到这句开场白,很多关注两岸新闻的电视观众就知道,央视4套每晚8:30播出的《海峡两岸》节目正式开始了。作为央视唯一一档涉台时事评论类栏目,《海峡两岸》自1996年开播以来,已走过20个年头,这在电视圈来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20年来,她如何做到屹立不倒且屡创佳绩,又有哪些成功秘诀?本刊记者对《海峡两岸》栏目组一天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记录  相似文献   

6.
央视《新闻1+1》播出《消费者的"听"证会》。节目从郑州市召开供热调价听证会,引发消费者争议,物价局被告上法庭,企业涉嫌隐瞒成本,代表身份比例遭到质疑的新闻事实,谈到了  相似文献   

7.
雯则 《研究与交流》2006,(1):22-22,32
在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由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三人演的小品《说事儿》中的一个细节折射出国人使用歧视侮辱性语言的普遍性。宋丹丹在嘲笑赵本山的愚笨时,蹦出一句:“你这老年痴呆,出门忘吃药了你!”现场观众一阵哄笑。  相似文献   

8.
袁浩 《楚天主人》2011,(11):43-43
日前,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说,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有敬畏之心,为民办事要常怀歉疚之情。笔者听到这话,深为感动。《现代汉语词典》对"歉疚"的解释是:"觉得对不住别人,对自己的过失感到不安。"《辞海》则解释为"心觉不安"。"为民办  相似文献   

9.
李昭淳 《同舟共进》2012,(11):73-74
瞿秋白惊世骇俗的《多余的话》困扰史学界几十年,甚至迄今仍没有完全透彻的解读。论者基本上已把文本逐段逐句甚至逐字解构分析,众说纷纭,故不赘述。笔者试图仅从篇名切入,以另一个文化视角探索作者深邃的心灵一隅。《多余的话》,即非《多余的话》,是名《多余的话》。代序"何必说",即非"何必说",是名"何必说"。这是根据《金刚经》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招魂》的作者问题《招魂》的作者是谁?各说不一,基本上可分两大派:一派从司马迁说,主张屈原作,主要依据《史记·屈原列传》:“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一派从王逸说,主张宋玉作,主要根据《楚辞章句》:“《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散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这两种说法中,以司马迁说更为可信,王逸的说法大可商榷。先就《楚辞章句》本身来看,王逸对《招魂》的作者问题,前后就有矛盾之处,例如《楚辞章句》的目录,除《离骚》标明作者是屈原外,其它的作品,凡是未标明作者姓名的篇目有:《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之所以略而不列作者姓名,显然是把它们算在屈原名下。《离骚》列在第一篇,标明了作者屈原;第二篇至第七篇未标明作者;  相似文献   

11.
提起方舟子,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科技学术界的打假专家,虽然看起来温文尔雅,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却让一些人怕得要死,恨得要命。近日我在央视访谈节目《新闻会客厅》看到一些录像片段,其中就有一些学者、专家极其愤怒地谴责方舟子,说他  相似文献   

12.
程晓陶 《中国减灾》2013,(15):26-27
2013年7月10日晚上,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上,主持人白岩松通过电话连线,问笔者认为怎样的预警机制是"比较靠谱和有效的"。这的确是问到了一个要害问题,因为预警在防灾减灾活动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利害攸关、又很难把握的环节。首先,应急响应规模的决策与响应启动的时机,对预警等级信息有很大的依赖性;其次,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可以为科学决策与有效响应赢得宝贵的时间,但预警失误导致不当响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6)
正央视的春晚小品《回家》由三位台湾人主演,台湾有些舆论批评这个小品有"统战"的意味。另外,在台词和人物形象上,有一位作家写了一篇文章说这是有点歧视台湾人,也引起一些讨论。对此,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安峰山表示,今年央视春晚《回家》这个小品应该说打动了两岸不少人的心,这个小品是根据参演的两位台湾演员的亲身经历来创作的。用台湾演员自己的话说,做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要让两岸都知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岛内有些人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起初,调查只是想解开自己的疑惑,没有想到要公开。她在纪录片首发的公开演讲中说:"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她认为"作为一个媒体人,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不耸动,也不回避,尽量说明白"。  相似文献   

15.
新书信息     
《小康》2021,(12)
正《新百年新中国》作者:张维为定价:60.00元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直面民众关心的国内外热点问题,率真解答民众疑惑,批驳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真实的中国,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火种》作者:刘统定价:98.00元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本书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开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于靖园 《小康》2011,(3):103-106
《天天向上》这样的王牌节目,不想做简单娱乐;新节目《非常靠谱》,努力追求文化与内涵;做新闻出身的制片人要在《好奇大调查》中诠释何为"娱乐纪实";即便是为天娱艺人打造的《给力星期天》也打出口号"综艺不止是娱乐"。很显然,今年的芒果台不再娱乐无极限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5,(12)
<正>"抗日山精神"是连云港市赣榆区革命老区独有的亮点。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宣传,营造氛围,让"抗日山精神"深深融入到赣榆人民的血脉中,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多措并举,讲好抗战故事。对外积极传播"抗日山精神"。2013年与中央新闻纪录片厂联合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抗日山》,在央视和江苏电视台播出;2015年《人民日报》记者深入赣榆采访,以《有一座山,叫抗日山》为标题,大篇幅宣传赣榆抗战故事;组织多方力量拍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一位出版人的博客中读到一篇文章,是作者在看话剧《操场》之后"所想到的":《知识分子怎么了?》。这里显然说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怎么了呢?博文中,话剧《操场》的作者邹静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么表示的:  相似文献   

19.
我曾在央视新闻频道的《环球报道》中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一只大花猫的怀里,一溜排地卧着四只小老鼠,吊在猫妈妈的奶头上吃奶,猫作了老鼠的奶妈。对如此惊人的反常新闻,一家人尖声厉叫:天哪,世上真有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20.
罗屿 《小康》2011,(3):98-102
语言类节目是央视春晚的重头戏。从初稿,到定稿,修改几十遍是常态;大年二十九"被毙",年三十又"复活",也是寻常事"龙年春晚,谁是你最不想见到的演员?"——2011年央视春晚刚刚结束,一家网站上便出现了这样一项投票。或许,应了赵本山在小品《同桌的你》中最后自嘲的那句"别提赵本山,年年都上春晚,我最不爱看他",在这项"最不想见"投票中,赵本山一度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