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君礼 《前线》2012,(1):49-50
近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的战略定位,积极尝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首都“双轮驱动”发展的人才支撑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已成为推动本市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要把践行北京精神转化为建设首都推动发展的满腔热情。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认真践行北京精神,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推动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抢占发展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北京“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实施“科技北京”战略。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现创新驱动,重点是实施“科技北京”战略,  相似文献   

4.
实施西部地区上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北京作为首都,必须充分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努力发挥首都优势积极支持和参与西部开发建设,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走在前列,这不仅是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也是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陕、甘、宁、青、新和西南地区的云…  相似文献   

5.
方力  任晓刚 《前线》2023,(4):65-68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推动首都建设加速、首都经济提质、首都治理向善。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打造首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系统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和水平;系统推进“两区”建设,增强首都开放能力和水平;强化京津冀政策协同,提升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统筹与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6.
首都人才战略是在贯彻中央提出的人才战略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十五”期间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奋斗目标提出和展开的。首都人才战略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坚持把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来抓;二是培养和造就一支高层次的领导人才队伍;三是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四是培养具有首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经济管理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五是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吸引国内人才、留学人员和国外专家来京创业或工作;六是更新用…  相似文献   

7.
首都优势:北京发展经济的核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分析北京发展经济的优势时,谈到的往往是北京的科技实力、人才实力、文化实力和教育实力,其实,北京发展经济最大优势和资源,是首都优势或首都资源.首都优势,是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特殊功能定位而取得的优势,它是北京发展的重要而独特的影响因素.与北京发展经济的其他实力相此,它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核心性的特点.首都优势使北京经济发展得到中央政府的资金支持,为北京带来大量国内外游客,有利于北京吸引外资和总部经济,为北京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形态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8.
李国平  杨艺 《前线》2022,(5):60-6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都发展内外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不断赋予首都发展新的内涵。新时代首都发展是着眼于“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四个服务”的基本职责,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围绕首都功能提升,全面推动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首都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首都发展新格局,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不断打造首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杨柳荫  杨艺文 《前线》2009,(8):45-46
近年来,东城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形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期待,区委区政府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定位要求,进一步坚定走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的信念,提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13,(2):46-47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点人才工程之一。市科委坚持高标准选拔“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在选拔范围方面,要求领军人才必须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北京”建设,  相似文献   

11.
《前线》1996,(9)
把握城市性质功能廓清北京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经济”研讨会综述编者前言受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的委托,7月23日至双目,本刊在市政府宽沟招待所召开了"大力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经济"研讨会。市委常委、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常...  相似文献   

12.
探索贵州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定位,是改变贵州欠发达状况,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遵循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制定、实施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既要符合贵州省情,又要适应贵州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因此应选择以地区合作为战略的支撑面,实施“比较优势模式和科技优先模式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张宏雷 《奋斗》2008,(4):31-32
近年来,八五。农场坚持以人才强场为目标,注重人才资源建设,着眼于农场的长远发展思路,从发展现代化农场、构建和谐农场、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战略思考出发,抓住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好人才的各环节,为农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农场在引进人才资源的战略思考上,确定了“以优惠政策吸引人,以良好的环境留住人,以重要的岗位造就人”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努力,人才“洼地”已经初步形成,人才优势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4.
1997-2002年.是跨世纪的发展历程.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巨大进展的阶段.也是北京经济体制改革得到系统推进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北京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新世纪的首都经济率先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东城区委在年初八届十一次全会上,提出要充分发挥“良好环境的吸引力、总部经济的吸纳力和城市精品的辐射力”,并把它归纳为“三项举措”,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东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是东城区根据首都“两个中心”、“四个服务”的性质和功能,认真落实北京市“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东城区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发挥良好环境的吸引力,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的办公和生活环境、高效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服务、健全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吸引国内外…  相似文献   

16.
史亚军 《前线》2011,(6):49-50
近年来,北京农业作为首都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首都科技、资金、人才优势,拓展新功能,实现新价值,成绩斐然。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7.
杨秀玲 《前线》2023,(6):57-6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天津市、河北省协同联动,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在新征程上,北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携手津冀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宋云辉  王邺  魏谦 《前线》2009,(1):I0001-I0004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首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北京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西城区认真总结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经验,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深化“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增强首都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首都创新战略,深入探讨具有首都特点的创新道路和创新模式,加快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本刊围绕“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道路选择”和“北京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两大主题,采编了一些专家的看法和观点,以便各级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杨文良(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亦庄如何高精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是强国之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战略、首都职责、北京使命、工作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2014年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他强调,北京最大的优势在科技和人才,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三城一区"建设,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