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3月,清华大学热能系47岁的博士生导师、归国学者顾春伟教授入党了。在发展会上,校党委书记胡和平深情地说:“清华大学一直重视在优秀的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我们要继承清华的好传统,吸收更多的学术骨干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书记的话,让顾春伟又一次感受到清华大学党组织对他这个新党员的关怀和鼓励。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4日应邀到清华大学看望师生,并在学校大礼堂发表演讲。演讲持续近1个小时。本刊摘登如下。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起曾担任过清华教授的梁启超先生。1914年11月梁先生第一次来清华作演讲,题目是《君子》。他引《易经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话,勉励学子们树立"完整人格"。我以为,他这次演讲,对清华优良校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以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就成了清华的校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相似文献   

3.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僻居北京西北郊清华园中求学的清华学子,一反往日静心读书、不与政事的传统.积极投身运动中去。同时.亦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弓I起清华学校多方面的改革与变化.  相似文献   

4.
赵四清  汪锋 《新湘评论》2003,(11):43-43
2003年高考成绩一揭晓,衡阳县的学子及其家长便奔走相告:衡阳县一中本科上线513人。有5人被清华、北大、复旦指名录取,真是不简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母校的中国学子贾昭衡1993年,金黄流动的初秋,将德国花园般的首都波恩变成了一幅动人的油画。当张绍祥这位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的年轻共产党员,将第三个研究课题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准备回国时,导师希米德教授来到了他的身旁:“Dr张,如果你改变了主...  相似文献   

6.
吴宓是一位学贯中西而通古今的知名学者。 内战期间,这位民国时期在清华、北大任教达20多年且少有的部聘教授,本有机会回北平、去广州、留上海或到台湾等条件较好的名牌大学去任教,由于对大西南的钟情,他只身自武汉而辗转入蜀,当上了重庆私立北碚相辉学院(后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的教授。从此,在山城重庆,度过他自己预测的第三个28年。 建国初期,吴宓与当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有一面之交,缘此给吴宓最后28年的整个生活历程,增添无限悲喜欢欣。  相似文献   

7.
四月的内蒙古大学校园,草青了,花开了,树绿了。阵阵春风从桃李湖吹过,湖面上荡起了层层涟漪,湖畔不时走过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学子。而改革后的教职员工们更加精神抖擞,走路步伐加快了,工作节奏提速了,像一只只离岸的舟舸,开始了新的扬帆远航……38岁的乌云毕力格一脸静气、沉稳和干练。过去,他是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的教授、博士,搞了14年的教学和科研。前不久,在内蒙古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中,他通过竞聘、答辩、考核和公示后,担任了蒙古学学院副院长。当问及他参与竞聘的动机时,这位儒雅大气的青年学者一字一句地说:内…  相似文献   

8.
清华园内教授之多,全国称最。晋升教授在清华人的眼里历来是一件最为神圣和荣耀的事情。在深化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清华大学的晋升教授工作,又爆出新闻。以往,这座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在评审教授职称时,依据的标准是论文、著作的多寡,学术水平的高低,教学工作及其效果。为了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引导教育和科研进入经济建设的大舞台,褒奖在这方面有突出业绩的人才,清华大学经  相似文献   

9.
1999年 11月,中国工程院新院士评选揭晓,湖南医科大学 (现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夏家辉教授榜上有名。这是对他几十年来潜心医学遗传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最高奖赏。 1998年,以夏家辉为首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出了人类神经性耳聋疾病基因。为此,他荣获了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以夏家辉为学术带头人的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重点学科获准为“特聘教授岗位”。随后他又赴北京抱回了“何梁何利奖”,国家人事部为他记一等功。的确,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它是我国克隆出的第一个人类遗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特别活跃,学生们经常干的一个活就是驱赶校长,清华大学的校长因此当得很狼狈。然而,梅贻琦在清华做了17年校长,任何时期,清华学生喊出的口号都是“拥护梅校长”。1962年,梅贻琦在台湾去世,大家把他安葬在他亲自创办的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后改称新竹清华大学),他的墓地被称为梅园。一年一度,新竹清华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梅”活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1.
守望历史     
2010年8月14—16日,“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是两岸学者60年来第一次共同探讨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问题,寻找共同历史认知,促进两岸文化共识。章开沅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知名教授。  相似文献   

12.
无罪于……     
《理论与当代》2014,(5):55-56
正陆其国在3月30日的《新民晚报》撰文指出,一所大学办得如何,校长的作为无疑是关键。清华校长梅贻琦即可证明这一点。梅贻琦上位后有权但不揽权。在清华的教授评议会上,只要教授们提出的建议有利于清华发展,梅贻琦无不赞同,谓之"吾从众"。正因为梅贻琦执掌清华有方,清华得以蒸蒸日上,跻身于名牌大学之列。对此,曾长期担任清华文学院  相似文献   

13.
“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陶东风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说:“在年轻一代学者的著作中,陶东风著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是一部很值得注意的,很有独到见解的书。”该书1991年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求贤》2013,(2):58-60
一位年过八旬的美国学者,在10年之前,立下志向要写一本向美国人介绍亚洲重要发展的图书。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邓小平身上。他认为,亚洲的重点在中国,而对中国现代进程影响最大的,正是邓小平。他花掉了10年时间,写出来一本《邓小平时代》。这位学者,就是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  相似文献   

15.
陈新  韩杰 《廉政瞭望》2004,(3):38-40
2004年1月15日,一位老者因为义助寒门学子而被成都市有关部门评为2003年度十大爱心市民之一。这位老者就是年届七旬的史训炎。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老清华的社会科学》 《老清华的社会科学》由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与清华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李强主编。本书系统梳理了老清华社会科学的历史,总结了老清华社会科学的四大学科: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性人物及取得的成就。编者认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标准、注重对当时的中国问题的研究以及独立之精神,  相似文献   

17.
马林 《北京党史》2006,(1):57-60
建国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北洋政府以及抗日战争前的国民党政府时期.设在北京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仅20多个科研单位,共有科研人员300余人,科研条件很差。抗日战争时期.北京科学技术受到严重摧残,学术与研究机构解体,科研工作被迫中断,北大、清华等高校外迁西南、西北。大批学者流离到国外或大后方。抗日战争胜利后,  相似文献   

18.
学苑英才     
王思浚,男,内蒙古党校哲学教授。1926年5月生。满族,辽宁省海城市人。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内蒙古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自治区党校系统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哲学导师。现任内蒙古大学兼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兼执行主席,内蒙古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等职。王思浚同志1948年参加工作,并开始从事干部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是一位具有40多年教龄,为我区高等教育和干部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学者、教授。1949年以来,他曾在华北人…  相似文献   

19.
饶宗颐教授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学术和艺术等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是饶宗颐教授就治学问题的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20.
阿成  茼子 《廉政瞭望》2005,(2):10-12
广西东兴市市长李桂东,这位曾被人们称为“学者市长” 的贪官,涉嫌受贿130多万元。随着其案情的披露,人们才 真正看清这位手持鲜花的教授市长的真实嘴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