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福建是个多山多树多雨多水的省份,水资源相当丰富.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距闽江入海口仅一步之遥的福清市竟然水资源奇缺. 福清缺水缘于地形地貌.鸟瞰福清,形似“灵芝”,龙高半岛就是“灵芝”的根茎,陆地部分则是“灵芝”的冠盖.冠盖顶部是峰峦叠翠的齐云山脉.这条山脉不仅挡住了大樟溪通过福清流向大海的去路,而且成为闽江和福清...  相似文献   

2.
1929年8月间,为了扩大红色区域,消灭驻上杭城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卢新铭部,中共闽西特委和上杭县委作出决定:集合当时在上杭的红军和地方武装攻打上杭城,并由傅柏翠、谭震林、刘端生组成攻城指挥部,设在城郊东门潭头“风云渡”。调集的武装共有: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七支队的两个大队;傅柏翠率领的北路各区游击队、县独立团、县赤卫队;  相似文献   

3.
角楼位于福清镜洋镇西部山区。1934年8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这里成立。同年11月,又在这里成立了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游击大队以这里为基地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了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樟溪蔡三俤住房中共闽中特委成立旧址。位于镜洋镇樟溪村。1935年5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与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这里召开联席会议,讨论闽中地区革命形势,研究斗争策略,并成立中共闽中特委。这次会议还决定把福清和莆田两支游击队整编为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在特委统一领导下,分别以罗汉里和常太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左上)  相似文献   

4.
福清战役     
福清沦陷后,日军四十八师团津川部队的一个加强大队盘踞在此,他们在西门、过溪山、城北玉屏山、城内凤凰山等地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图固守。1941年5月1日,省保安纵队派一团、二团和第一独立支队等部接手闽江右岸的防务。随即部署了反攻福清战役,以策应闽江左岸主力部队作战。 反攻福清的战役在5月13日午夜后打响。省保安一团、二团、福清县保安队和以群众性武装面目出现的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  相似文献   

5.
4月7日,福清市委隆重举行纪念龙高暴动52周年座谈会。市委领导宋克宁、朱健等与当年参加过龙高暴动、民主革命的部分老同志王贵轩(程序夫人)、陈振亮、沈祖夏、陈春炎、王命灿,及市里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1947年3月,为了配合我军粉碎蒋介石集团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并声援台湾“二二八”武装起义,中共闽中地委执行中共中央和闽浙赣区党委指示,决定在晋江安海和福清龙(田)高(山)举行武装暴动,由隐蔽斗争转为公开的革命武装斗争,以扩大革命影响。暴动尚未举行,就遭到国民党保安总队的“围剿”。敌众我寡。我游击武装只好突围.从海上转移到莆仙地区,继续战斗。  相似文献   

6.
依照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的结果,1938年2至3月,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支队和军部特务营,奔赴皖南抗日战场,直接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卫国战争。这是福建革命史上的一大壮举,当时北上的人员有5000多名,占初期新四军总数近一半。福建子弟兵与南方8省抗日健儿汇合在一起,驰骋大江南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打败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贵州高原上一颗明珠”花溪的清,还是“贵州第一山”黔灵山的绿,都有“橄榄绿”的一份功劳,这“橄榄绿”就是武警贵阳市支队。该支队自1983年5月组建以来,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分子,爱洒筑城,书写了动人的篇章。支队多次被省、市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3个中队被武警总部、贵州省委、省政府树立“遵纪爱民模  相似文献   

8.
1929年8月间,为了扩大红色区域,消灭驻上杭城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卢新铭部,中共闽西特委和上杭县委作出决定:集合当时在上杭的红军和地方武装攻打上杭城,并由傅柏翠、谭震林、刘端生组成攻城指挥部,设在城郊东门潭头"风云渡".调集的武装共有:谭震林率领的红四军四纵队七支队的两个大队;傅柏翠率领的北路各区游击队、县独立团、县赤卫队;李立民率领的东路各区游击队,共有五六千人,号称"八千人马围攻上杭城".  相似文献   

9.
1932年6月,十九路军入闽后,驻扎在泉属各县,原驻泉州一带的省防军第一旅陈国辉部无立足之地,便将所部移驻仙游。一时间,万余人马云集仙游,仙游顿时成了大兵营。军阀掠夺,苛捐暴政,使十室九空的仙游地区更加民不聊生。特别是“东沙惨案”事发,省防军第三旅何显祖大开杀戒,震惊全国,但在国民党福建当局的袒护下,凶手逍遥法外。所以,福建人民深知官官相护,沆瀣一气,便将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十九路军身上。而十九路军自松沪抗战之后,名声大振,颇为全国人民所敬仰,尤其是海外侨胞更是寄予莫大希望,纷给致电,“要求十九路军清除福建地方恶势力,与闽人合作,共同建设新福建”。闽南侨胞对陈国辉的暴行早已怨声载道,十九路军入闽后,“从海外控告陈国辉的文电,有如雪片飞来,数月不断”。而十  相似文献   

10.
1944年11月10日,王震率南下支队(三五九旅一部)从延安出发,途经7个省,历时688天,于1946年9月27日回到延安,行程两万余里,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毛泽东称之为“第二次长征”。  相似文献   

11.
玉融在腾飞     
福清别称“玉融”,现辖19镇2乡,人口107万,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00多平方公里。福清历史悠久,素有“人杰地灵”、“海滨邹鲁”、“文献明邦”的美誉,有许多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先贤。但是,历史上福清却是经济凋零,民不聊生的贫困之乡。如今,经过10多年艰苦创业,尤其是10多年改革开放,福清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  相似文献   

12.
一、小池决策1929年5月22日下午,一支3000多人的队伍,悄悄地翻过上杭龙岩交界的彩局岭,来到距龙岩城30华里的小池。这天晚上,小池墟“赞生店”楼上烛光彻夜不息。毛泽东、朱德在这里听取了中共龙岩县委负责人郭滴人的汇报:盘踞在龙岩、漳平的省防军第一混成旅主力由陈  相似文献   

13.
作为同乡加同窗,我读王凌先生大作《闽海文化小札》,倍感自然和亲切!尤其是“玉融文化古今”这一辑,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愚以为,在这里作者所精心打造的是“福清哥”形象,着意弘扬的是“福清哥”精神。那么,“福清哥”精神是什么?福清人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思想开放,目光敏锐。王凌先生在“玉融文化古今”栏目中开宗明义,头两篇就是直写“福清哥”这种品格特征。作者极其自豪地告诉我们:福清人由于“地少人多”以及“背山面海”的地缘关系,所以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了“离乡背井,飘洋过海”的浪迹生涯,就铸就了靠自己打拼来改变自己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二十年,福清已经从一个封闭落后的传统农业县一跃成为初具雏形的文明、繁荣、富庶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今天的福清,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十强县(市)第3位,财政收入第二位;全国农业、地方财政收入百强县(市)第10位、第21位。先后荣获中国县(市)投资环境百强、全国科技工作、教育“两基”达标、绿化百佳、发展水利经济先进县(市)和全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等称号。福清的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极大关注,几年来,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胡锦涛、乔石等中央领导先后莅融视察,福清在海内外知名度大大提高。福清…  相似文献   

15.
1927年8月下旬,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崇阳农民自卫队汇合,合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进驻江西修水休整,进行参加秋收起义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安源矿警队在安源、浏阳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在铜鼓也对部队加紧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来湖南领导  相似文献   

16.
《福建理论学习》2011,(7):I0002-I0002
泉州市公安交警系统先后有25个集体和35人受到省、部级表彰,支队及所属的2个大队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支队被公安部评为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先进集体;被公安部交管局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7.
红四军在四都北面渔溪山头上击溃的这支敌军,只是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的一个补充团。显然,它不是郭凤鸣旅的主力部队。 一个月前,郭部得到上级的指令:“朱毛赤匪在寻乌被歼,残部图窜闽境,你部务须严防。”长汀、上杭、武平是郭凤鸣的势力范围,郭凤鸣当然不敢疏忽大意。 圳下突围后,红四军为了甩开强敌跟踪,曾于2月5日从江西吴  相似文献   

18.
《党史天地》2009,(8):F0002-F0002,F0003,F0004
近年来。黄冈市交警支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警总队、市公安局的领导及支持下,在支队总支的带领下,经支队及全市各大、中队和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抗击冰雪灾害天气、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三基”工程建设、减速板安防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12日上午,原粤中纵队第二支队分会的战友和应邀参加的四支队、六支队等分会的战友以及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同志共约250多人,听取原二支队团长、国防大学教授陈全同志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驻军威武的阵容中,有一支16年来先后圆满完成10起较大规模突发事件处置任务,连续6年安全无事故,去年被省武警总队评为先进支队,并被武警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的“尖刀”部队。这就是武警贵州省总队第一支队。这支“尖刀”部队锋自何出?记者在该部队采访获知的四个理念,也许可以释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