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声称:“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都要做出抉择。你们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就是站在恐怖主义分子那一边。从今以后,任何继续庇护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视为敌对政权。”从  相似文献   

2.
反恐怖战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一系列恐怖事件,特别是被称为“慕尼黑大屠杀”的事件以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开始研究反恐怖措施。以往,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各国并未真正了解恐怖主义的性质和严重性,因而常常只是触其皮毛,未能深究其产生根源、寻找彻底根除恐怖主义的途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对恐怖主义有了新的认识,都在加紧研究和训练反恐怖战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恐怖主义的威胁已经不只是针对某个国家或民族,它的发展将威胁世界的和平及全球的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发生后,世界拉开了反恐怖主义的序幕。目前,全球已有60%的国家成立了反恐怖部队,并在反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代表性的国家反恐怖部队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一环——国际反恐怖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国际社会见证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巨大危害和残酷本性。有关国家在采取外交、军事、司法、金融、情报等手段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加快着手制定反恐怖法律。在很短的时间内,许多国家都通过了新的更为严厉的反恐怖法或在有关法律中增加了反恐怖条款。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了一系列反恐决议。有关起草并通过一个全面的反恐怖国际公约,成为联合国大会辩论的重要话题。但是,鉴于世界各国在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含义以及如何认定恐怖组织等问题上尚存在分歧,能否通过一个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全面的反恐怖公约,将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反恐怖袭击紧急应变计划》是依据1995年6月颁布的《美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第39号总统令,以及史塔福法案的《灾害救援与紧急应变计划》所制定的。反恐怖袭击紧急应变机制的 内 涵 反恐怖袭击紧急应变机制包括“危机管理”与“灾后处理”两部分。 “危机管理”为执法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1,(21):26-27
十年前,“9·11”,一场恐怖主义行动震惊世界。十年来,国际社会在与恐怖主义进行的殊死较量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也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也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反恐怖斗争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实际困难,逐步完善反恐怖法制建设,成为摆在中国立法部门面前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促使我们认识到:国际法急需对恐怖主义作出清晰而权威的界定;国际联手打击恐怖主义罪行要突破“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要制定出全人类共同的反恐怖活动原则。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如果仅仅是犯罪活动,那么反恐怖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收集犯罪证据,指控犯罪行为,缉捕犯罪嫌疑人;恐怖主义如果仅仅是战争行为,那么反恐怖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确认敌人身份,宣布战争状态,发动攻击行动。然而事实上,严密的恐怖组织往往使得侦查活动几乎无法开展,对恐怖主义的犯罪行为自然无法指控。同时,有些恐怖组织目的不明、组织不清,甚至名称从未披露,又使得战争目标无法锁定。因此,单纯将恐怖主义作为犯罪活动或战争行为的观点带来的是反恐怖工作"死角"。本文认为:恐怖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单纯的司法措施、军事行动或政治策略都不足以揭示恐怖主义的变化特征,更无法契应恐怖活动的权变;反恐怖工作的范围要清晰界定,否则全社会的反恐怖动员会过多地影响其他人群的正常生活,甚至还可能助长恐怖主义气氛的蔓延;反恐怖工作情报是国家行动的前提,对恐怖组织的确定、目标搜寻与锁定需要精准的情报,这往往决定了反恐怖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4,(1):37-39
公安部2003年12月15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首批认定4个“东突”恐怖组织和11名“东突”恐怖分子。中国政府希望国际社会对中方打击恐怖活动给予支持,并愿意与国际社会在打击包括“东突”恐怖势力在内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就反恐怖情报信息交流、引渡和遣送恐怖犯罪嫌疑人、截断恐怖活动的资金来源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反恐怖工作,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就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作如下决定: 一、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决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严密防范、严厉惩治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8,(4):30-31
6月26日,朝鲜驻华大使崔镇洙在北京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方代表团团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提交了朝鲜核申报清单。美国总统布什当日表示,美国打算45天内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作说明。 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也面临着恐怖活动的现实威胁,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日趋突出。在这一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恐怖立法,解决反恐怖斗争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实际困难,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治恐怖主义是国际国内社会各种矛盾冲突、激化派生出来的“畸形儿”,是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中冒险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潮的“异化物”。世界上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有25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其恐怖手段五花八门,不择手段,无毒不用。其中暗杀、爆炸、劫机、绑架、袭击是其主要手段。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再次说明恐怖与反恐怖的较量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的背景下,合理配置政府注意力,有助于提升反恐怖治理效能。借助NVivo 12软件对韩国国家反恐对策委员会会议公报进行分析,发现韩国政府反恐怖治理注意力配置呈现如下特征:立足内外反恐情势宏观调控注意力;系统谋划当前与长远科学分配注意力;构建法治框架的协同治理机制;遵循注意力前置原则,强化源头治理;以可持续效果为导向,完善支援保障机制。我国应加强恐怖主义态势评估,为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国家反恐怖战略提供支撑,优化反恐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全球拉开新世纪反恐怖“法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号召联合打击恐怖活动。2001年9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1373号决议。该决议要求所有成员国重新考虑各国的反恐怖行动。制订更加全面的打击恐怖主义行动的措施。由此,拉开了新世纪国际社会联手打击恐怖主义的“法网”。  相似文献   

16.
张满生 《求索》2005,(8):101-103
就美国发动的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以及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而言,反恐怖已是名副其实的战争。但恐怖主义袭击是否是战争,人们对此认识并不统一,因此对反恐怖动用军队打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恐怖主义的国际化,新疆暴力恐怖活动正处于活跃期、扩散期和斗争的激烈期,恐怖主义在组织上和行动上正朝着集团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公安信息通信作为实施联合指挥和动态治安管控的物质基础,在反恐怖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积极适应当前反恐怖工作的战略需要,加强对公安反恐怖信息通信保障问题研究,不断提升反恐作战信息通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表明,国际恐怖主义是21世纪人类安全的重大威胁,打击恐怖主义是世界人民、各个国家的共同意愿和任务.目前,从世界各国打击恐怖暴力活动的情况看,随着恐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许多国家都感到单靠警察和保安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纷纷动用正规军队向恐怖主义开战,这已成为反恐怖斗争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军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武装集团,也必然是反恐怖斗争的重要力量.因此,尽快提高反恐怖作战能力,是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超级恐怖事件”,是美国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遭到的最为可怕的袭击。它不仅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打破了其国民心理上 “美国无敌”的神话,而且给整个世界以“震惊”和“震撼”。事后,美国发誓要对恐怖分子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进行报复。世界各国对整个事件的反应尽管不尽一致,但有两点基本相同:一是对恐怖分子惨绝人寰的恶行进行强烈谴责,二是纷纷发表声明,表示愿在打击和防范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毋庸置疑,恐怖主义已经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联合…  相似文献   

20.
防暴警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在反恐怖行动中发挥着“拳头”和“尖刀”作用。文章分析了防暴警察反恐怖行动的特点;围绕防暴警察反恐怖行动的任务需要,探讨了反恐怖行动中的几种特种武器装备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