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本世纪前半叶实现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西部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将与东中部地区融为一体。如何协调东中西三大地带关系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受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西部地区现代化还相当落后。当前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现代化建设 ,需要处理和解决好西部地区的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加快我国西部城镇化进程 ,是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 ,阐明了西部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重点论述了西部加快城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孙鸿武 《求知》2001,(4):30-3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天津市在“十五”计划纲要中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天津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那么如何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我认为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信息化和工业化应该协调发展 ,但目前我国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坚持“市场引导、统筹协调、前瞻求实、体制创新、实现跨越”的二十字方针 ;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 ;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育 ,努力培育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 ;要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 ,形成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化的主题和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坤 《理论探讨》2003,(5):14-16
中国现代化的主题与难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问题。中国现代化的主题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包括九大转变和四大文明建设;难题是指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速度、失业与贫困分化、三农的历史转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现代化的质量。实现主题与解决难题的新思路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建立新型工农联盟。  相似文献   

6.
发展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而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都是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却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它们实现互动和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捷径。其中,发展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震宇 《民主》2004,(11):8-9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为实现中西部崛起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要实现中西部崛起,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而“三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就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一条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中西部崛起的必然选择,信息产业在实现  相似文献   

8.
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只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深入研究区情,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本世纪头十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制定若干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实现超常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一、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西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发展思路上有创新。研究和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当地发展的教训,坚持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以工业化的大规模集中生产拉动城市化发展,以…  相似文献   

9.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21世纪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今后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和任务,这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条件决定的。在实现过程中,要实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重点培育战略产业,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战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农业和乡镇企业结构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经济起飞条件的完善,必须走借势发展的道路,在区域规划、本土名企和名品培养、市场开拓、旅游开发等方面实现大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要想走上起飞通道,实现赶超式发展,必须在产业选择和城镇化建设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培育一个或几个能起带动作用的引领产业(部门),使产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城镇化速度,正确处理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间关系,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注意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对于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二者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我国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支撑不强,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政府应该在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好城镇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带动战略,为城镇化发展构筑支撑体系;坚持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推动城镇化和产业协调发展;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应该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农业的现代化构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动力;推动增强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为城镇化发展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四化"同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其中城镇化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又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因而,新型的城镇化建设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方式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河南在"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中,最突出的难题是城镇化滞后,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徘徊在城乡间和工农业间,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瓶颈制约。这一难题"倒逼"河南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将农业剩余人口转移出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加快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促进现代工业发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充分就业;创新城镇公共服务体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均等的市民权,加快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正华 《理论探讨》2007,2(5):87-89
全球经济竞争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大环境以及国内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要求我国必须采取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载体是城市化,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商务中心竞争,培育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都市群,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张卫静 《理论视野》2013,(12):70-71
城乡社区是城乡关系发展的落脚点。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需要,将城乡社区进行比较,带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不仅为二者发展提供相互借鉴作用,而且能够更广泛地  相似文献   

16.
毛科军  樊敏 《求知》2013,(3):49-52
都市现代农业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新型农业形态,是新时期大中城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有关"三农"部署,提前完成农民收入翻番、小康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率先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梁珊 《理论探索》2004,(1):60-61
我国经济建设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道路。这是全面总结我国工业化经验 ,深刻洞察信息技术演进趋势后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化 ,加快现代化进程 ,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德胜  金哈斯 《学理论》2011,(33):38-3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历史文化、思想观念、自然地理、政策法规保障等方面的原因。我们要依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因地制宜,通过以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相似文献   

20.
三次产业协调尤其是工农关系协调是一国实现工业化、迈向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妥善处理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的就是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发展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经济利益互利互惠的新型工农关系,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托底农业现代化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必须立足改革创新大环境,准确识别当下面临的现实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以工促农与增强"三农"自我发展能力并举、统筹工业与农业互惠互利发展、建立工农互惠长效机制等三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