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红军西路军征战史上,有一支女兵队伍引人注目,她们就是红军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长征中,她们爬雪山过草地,经历过无数次战斗;三大主力会师后,她们又渡过黄河,随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  相似文献   

2.
1936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五军计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挺进甘新.由于多种原因,到次年3月基本失败,余部改为3个支队打游击.1937年4月底,由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以下简称西路军余部)到达新甘交界的星星峡.其后,西路军余部由陈云接应抵达迪化(现乌鲁木齐),在新疆接受训练并分批回到延安.在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驻训新疆及后来澄清历史真相中,陈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蒲瑛 《党的建设》2021,(3):F0003-F0003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是2002年在红军西路军第9军古浪战役遗址上建成的,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纪念馆以“西风烈·战旗红”为主题,设置8个部分,陈展各类红军西路军文物(遗物)300余件。  相似文献   

4.
位于祁连山北麓中部的班达沟,因藏族班达部落世代在此居住而得名。沟内有许多湾口子,藏语称“碗尔吉”,后来的汉族兄弟译称为“芭蕉湾”。随着人口的增多,这里演化为芭蕉湾和楼庄子两个自然村落。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后,班达沟属马蹄乡管辖。在班达沟,至今流传着70年前红军西路军的故事。2005年6月,我和贺勇、张东走访了当事人应木草老人,他给我们讲述了这段故事。  相似文献   

5.
卢振国 《党史博览》2006,(10):47-51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共2万余人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当时随军西征转战的女红军在30名以上。她们是:张琴秋、曾广澜、汪荣华、郑先如、黄新兰、林月琴、刘百兴、廖国清(彭素)、陈英民、王泽南、刘桂兰、周起义、陶万荣(苏风)、廖赤见、陈保青、何福祥、张茶清、陈槐  相似文献   

6.
李彩云是红军年轻的军事指挥员,西路军在祁连山作战失利后,他和十多名同志坚持在大山中一边打游击一边向东转移,准备东渡黄河返回陕北寻找党中央。不料,被同行的个别人怀疑有“通敌嫌疑”,无端遭到枪杀。  相似文献   

7.
红军在“红米饭,南瓜汤”的艰苦条件下,英勇地以简陋武器无数次打败装备精良的敌人,这早已家喻户晓。然而,红军也曾使用两架飞机作战。那么,红军的这两架飞机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8.
绵延两千里的河西走廊里,湮埋着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段惨烈悲壮的红军西路军历史。很长一个时期里,西路军问题一度是党史和军史研究中的一个“禁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由于事件参与者陈云、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干预,并得到了邓小平的坚定支持,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并渐为学界和公众所接受。回顾这段历程,个中的曲折和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令人深思和感叹:认识和接受历史真相有时真的很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9.
1934年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派时任委员的曾志前往霞浦西洋岛,将柯成贵的队伍收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海上独立营。在党的领导下,这支革命队伍开展海上游击战争,开拓了海上对敌斗争的通道,为红军部队购买武器、粮食、医药,运送红军游击队伤员,掩护中共连江县委机关和红军西南团,真正成为闽东游击区对敌斗争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0.
1936年5月,红一方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为了继续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方针.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建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向陕甘宁三省边界进军,进行西征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任务是: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会师;并争取东北军、西北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西征战役历时两个月。5月下旬,各路红军从延长、延川一带出发,挺进陇东,攻占三边,驰骋宁夏,进行重大战斗13次,除大量杀伤敌军外,俘获敌旅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2000余支(挺),战马500余匹,解放城镇10余座,开辟了纵横约200公里的新根据地,将陕甘苏区扩充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0月,一支2万余人的红军部队奉命从甘肃靖远县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作战任务,以期“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通达远方”,时称西路军。  相似文献   

12.
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后期的执行委员会主席,人们很难将这位德国人同红军西路军联系起来,但随着<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的出版发行,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工农红军为寻求苏联军事物资援助而组建西路军、西路军西进途中不让其到达新疆、向中共中央出谋划策营救西路军、为到达新疆后的西路军余部寻找发展机会等问题上,都和季米特洛夫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的红军优抚工作包括优待、抚恤与安置三项主要内容。优待红军战士及其家属的工作包括:调查了解红军家庭情况;保障红军作战给养;红军战士及其家属同样分田,由耕田队与劳动互助社帮助耕种;实行“优待红军工作日”与“共产党礼拜六”;接济红军家属生活,红军本人及家属免纳捐税与房租,享有减价购物及优先购买权利,享受医疗、交通、娱乐、读书与通信优待;发给红军家属光荣牌和优待证,建立与红军家属的联系制度。抚恤红军伤员、烈士及其家属的工作包括成立抚恤机构,规定伤残、死亡、家属等抚恤范围。红军的社会安置包括休养安置、退役安置、退休安置。中央苏区红军优抚工作的实施,为红军将士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为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战争的进行,军民鱼水关系的建立,以及人民军队的自身建设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闻名于世的长征结束后。毛泽东有过这样的评价:“好的二局”,“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相似文献   

15.
齐忠亮 《学习导报》2013,(14):44-44
回望红军长征的历史场景,让我们流连忘返的不仅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的神勇战例,也不仅是运筹帷幄、谋兵布阵的高层博弈,红军将士征战之余的文化品格同样值得关注。红军将士虽然装备简陋、衣衫褴褛,而且置身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雪山泥沼的重重困厄之中,但我们看到的不是愁苦颓废的场景,  相似文献   

16.
1935年3月,毛泽东指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斩首行动",那就是直扑蒋介石坐镇指挥的贵阳。蒋介石"御驾亲征"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进入贵州。蒋介石对此大感意外,因为在探讨红军前进方向时,他的一位高级幕僚曾经提醒说,红军未必直奔湘西,完全有可能进入贵州,应及早对策以防万一。但对这个建议蒋介石不屑一顾,认为红军绝不会走当年石达开的老路,只有到湘西与贺龙会合才是出路。因此他对红军突然转向入黔又气又喜。气的是,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湘西布下的大口袋算是白费了,还让他在幕僚面前多少有点下不了台;喜的是,红军竟然走上了当年石达开的老路,那就难逃石达开的命运了。  相似文献   

17.
红军无线电通信队的诞生地在一些书刊、媒体多有讹传,为使这段历史不再以讹传讹,笔者根据工作中所接触的多方史料,将红军无线电通信队的诞生以及初期的发展整理成文,以让广大读者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准确、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廖赤见,原名廖肇见,1915年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汤家汇(今属安徽省金寨县).这个青山绿水环绕的山乡街镇,东西一条直筒子小街,当时也不过百十户人家.她的父亲廖陟若,曾就读于笔架山甲种农校,毕业后又自学中医,在汤家汇小街开设了一所中药铺,家庭景况较为殷实.廖肇见为长女,她还有个妹妹叫廖肇月,姐妹俩性格活泼,能歌善舞.在那暴风骤雨的岁月里,这一户小康人家,先后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杨会清  吴晓敏 《求实》2003,1(1):58-60
红军的政治教育制度的形成始于其在江西的历史实践 ,而其初创则是对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反思与总结。在军队建设中 ,强调党的领导作用 ,提倡民主主义 ,重视政治训练成为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它的形成保证了红军的革命精神 ,使红军成为革命的熔炉和民众运动的酵母 ,因此可以说政治教育制度是红军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闽东(连罗)红军13独立团、连罗县委会师地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潘渡乡陀市村溪东自然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