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扩大,而越来越多的国际直接投资(FDI)采用并购的形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并购更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最主要支柱,它逐渐取代"绿地投资"(指合资或独资等新设企业的外国投资方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方式.目前,跨国并购在发展中国家FDI流入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我国也不例外.今天,面对跨国并购在我国的强势推进,我们无法回避,只有把握契机、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跨国并购(M&A)剧增带来世界跨国直接投资(FDI)的飞跃式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球跨国并购1996年突破2000亿美元,占当年跨国直接投资额3861亿美元的59%; 2000年突破一万亿美元,为11438亿美元,占当年跨国直接投资额1 3930亿美元的82%。此后一度下降,但并购仍占较大比重,2004年全球跨国并购额为3806亿美元,占当年跨国直接投资额6481亿美元的59%。  相似文献   

3.
林勇 《八桂侨刊》2001,(2):41-44
跨国并购正日益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对东南亚华人企业的跨国并购现象及其原因、动机、形式、行业及区位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军波  周建军 《求索》2007,(5):27-29
本文结合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出现的特征和趋势,在邓宁(Dunning)折衷范式的框架内,分析在促进跨国并购的三大核心优势中,区位优势不断弱化。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转变及世界经济发展所导致区位优势非差异化,使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优势的吸引力下降。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目标企业的并购投资更多侧重该企业的特定所有权优势和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迄今仍然保持着世界第二大外资引进国,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外资引进国的地位,但实际上利用外资的形势并不乐观。继1996年和1997年增幅连续下降之后,199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直至去年利用外资大幅度下降。应当说,导致我国引资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专家也作了许多分析,但是我们忽视了跨国并购这种新的直接投资方式。大量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无法以并购方式进入,严重制约了我们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为此,我们应当深入探讨跨国并购及其对我国利用外资的重大影响,从而对我国引资政策作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与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长白学刊》2003,(1):70-72
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我国必须关注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动趋势,适时地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利用外资战略。具体是:适应国际直接投资趋势,推动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向引进先进技术转变;适应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适应外资跨国并购趋势,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作为外国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为各国政府所极力推崇,广泛地应用于国际投资领域,对国际资本流动,产业重组的进程、结构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五次全球性企业并购浪潮中,本文拟通过对跨国并购基本问题和外资在华并购的动态分析,阐述对法律规制必要性和反垄断法立法价值取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约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产业安全的重要问题。主要解决办法就是跨国经营,尤其是通过资源型企业跨国投资获得海外资源,也就是利用跨国并购,实现国家资源"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者国际贸易的方式对国际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文章以石油企业为例,对其跨国并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约束逐渐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产业安全的重要问题.主要解决办法就是跨国经营,尤其是通过资源型企业跨国投资获得海外资源,也就是利用跨国并购,实现国家资源“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者国际贸易的方式对国际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文章以石油企业为例,对其跨国并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全方位进入--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迎春  罗丹 《桂海论丛》2002,18(2):34-37
文章首先对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区位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全方位地对国际市场投资进入,明确主攻方向,区别不同地区的战略层次和地位,逐步把投资由区域转向全球,实施投资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杰出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海外投资。而跨国并购正是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也是理论研究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本文分别从跨国并购效应、动因、整合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四方面出发总结了跨国并购理论的历史沿袭和发展方向。在罗列各位研究人员观点的同时整理出跨国并购研究的整体思路,以便于今后对此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范围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跨国并购的比例越大。2000年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为12708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为11000亿美元,占90%。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发达国家,1999~2000财政年度经批准引进的外国投资中,并购金额为700亿澳元,而创设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3.
银锋 《求索》2009,(11)
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货币资本、商业资本及产业资本的国际化。随着跨国公司竞争的加剧,跨国并购已然超过新建投资,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本文从东道国经济安全的角度,以美国跨国公司收购我国公司为例,探讨跨国收购企业的博弈问题。我们研究的结论认为,在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内企业尚无力与跨国公司展开全面竞争的情况下,跨国并购将会在某些领域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安全。为此,在跨国并购中,我们要侧重维护我国的产业经济安全,并在经济体制转型上,加强对我国现有民族企业的制度创新,这是我国企业赢得跨国并购博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可通过多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加强我国企业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之间的后向产业联系,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的方法是:采取优惠措施有选择地引导FDI投向与后向产业关联系数高的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当地市场需求导向型的跨国公司来我国投资;创造企业集群并发挥其效应,提高我国本土企业自身的学习和吸收能力;鼓励跨国并购,强化外商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后向联系;完善产品市场,积极培育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5.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利弊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90年代以来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是我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加入世贸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我国企业在跨国直接投资时,一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在投资行业、投资地区与投资主体的选择上作出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平  黄茗玉 《求索》2012,(11):236-238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经济社会资源重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成长为全球性跨国公司的一种战略方式。本文提出了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四种典型模式,并对不同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结合苏宁电器并购日本LAOX公司的实际案例,说明具体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工作的实现过程及应采取的策略,对中国企业在未来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提供理论思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外直接投资在二战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极为突出。作为国际生产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区位选择问题。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分析,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理论热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区位决策因素的变迁,对分析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行为和投资流向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每年一册的《世界投资报告》是联合国贸发会议最重要的出版的,今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为“跨国并购和发展”。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被授权主办本次出版在中国的新闻发布会上,本刊记者了解到,尽管,中国去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下跌了8%,但过去20年间,中国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仍达3060亿美元,公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令人振奋的还有,中国吸引外资的前景看好。外经贸部马秀红部长助理、外国投资管理司胡景岩司长等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马秀红部长助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8440亿…  相似文献   

20.
李小明 《求索》2008,(4):136-138
跨国并购既是一种复杂的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法律行为,跨国并购行为的法律属性包括跨国交易的契约法律关系,国际投资法律关系,并购企业内部的组织与管理关系,国家对并购的监管法律关系,也是跨国并购中的主要法律问题。分析跨国并购的主要法律问题对研究跨国并购的立法及指导跨国并购的法律实务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