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两年,我国对保障房建设非常重视,可以用“投入多、品种多,面积大、困难大”这十二个字来概括目前我国保障房的基本状况。“投入多”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和精力方面投入比较多;“品种多”就是保障房建设的种类不断增加,现在大概有四种类型,基本解决各类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2.
《协商论坛》2011,(9):54-54
保障房建设任务繁重,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困难群体的房子靠市场永远解决不了,必须政府解决,而且是赔钱解决。他大体算了一下,“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保障房问题,当地大概得赔100亿元。  相似文献   

3.
面对保障房建设中的资金瓶颈,政府的力量不可或缺。住房政策在世界各地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政策,有的政府可能会直接参与投资建设保障房,有的国家可能根本就没有保障房的概念,但是政府会通过另外的渠道,比如对购房者进行补贴,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4.
【核心提示】保障房建设,释放的是政府对民生的殷殷关怀之情,抵押的是政府信用,政府守"德",保障房才能成为德政。近年来,最美保障房的频频出现,源于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改革,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保障房全过程代建开发模式,确保保障房建设速度和品质同步提升,把民生工程切实建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优质工程,形成了以杭州市政府部门和绿城管理集团合作为代表的"杭州样板"。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坛》2009,(9):5-5
据人民网北京8月13日报道获得保障房后并非“一旦拥有,天长地久”。正式施行中的全国第一部社会保障性住房地方性法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从规划到建设、从申请到分配、从使用到退出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条例》根据过去的实践对“退出”机制做出详细规定:已取得保障房后又拥有其他住房的,应主动申报并退出保障住房,退出的保障房由市有关部门按规定及合同约定回收或回购;承租保障房的,如果家庭、收入、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也应主动申报,接受再次审核。如何处罚申报不实骗取保障房、出租转租经营转让保障房等行为,《条例》都做了具体规定。除了可以进行罚款,因违反规定被取消申请轮候资格或者收回房屋的,更将受到“五年内不得再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的重罚。  相似文献   

6.
保障房属于公共品,商品房属于私人品,当供地给定时,保障房的最优比率问题其实就是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最优比率问题,这是一个"机制设计"问题。理论上,政府可以控制供地、控制土地出让金来得到保障房的最优比率。  相似文献   

7.
保障房的加速建设,让"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不再遥远,而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梦想,保障房的后期管理同样不容忽视。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如何建好、管好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8.
目前,无论相对于政府的最大供给能力,还是相对于保障房需求量而言,我国保障房供给量均为不足。因此,保障房供给不足的根源及对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县级政府是提供保障房的职责主体,然而,在现行财政分权与政府治理架构下,提供保障房无法给县级政府带来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与地方官员晋升竞争力的提升,因而地方政府缺乏保障房供给激励。本文理论分析并利用江苏县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地方官员晋升竞争对保障房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官员晋升竞争是保障房供给不足的主要根源;财政分权总体上对保障房供给产生负向影响,但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增加保障房供给,需要改革目前政府治理架构,完善财政分权体制。  相似文献   

9.
郭强 《今日上海》2011,(2):16-19
一段时间以来,对全国城市来说,上海“楼市风向标”正发生变化。 一方面全力建设保障房的政策频出,一方面保障房建设工程大规模启动。不少市民都注意到,在浦东世纪公园左近的繁华地段,一边是中高档商品房,一边是已立起的“青年人才宿舍”,众多媒体的报道中都这般说:“这是上海楼市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谈乐炎 《小康》2013,(9):60-61
在中国房价节节攀升的现实背景下,保障房是众多中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梦"的唯一途径,如何让他们都"居有其所",是摆在中国保障房制度面前的现实考量保障房开始愁嫁了。这并非玩笑,7月以来,山东、广东、云南、海南四省审计署陆续公布了其保障房调查情况,数据显示四省有将近5万套保障房长期空置,保障房竟也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2)
正数以万套的已建成保障房,在江西、河南、吉林、湖北、贵州等地却成了"空置房"。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有5个省已建成的5.75万套保障房闲置。大面积的保障房建成以后即闲置,不仅使住房困难者改善居住质量的期待被闲置,更使政府的财政资金遭遇了严重的浪费。保障房建成以后又空置,一个原因是,有的保障房小区建成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未跟上,导致水电不通,无法入住,有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逐步从政治决策转换为地方政府的切实行动,这将在以下两个层面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未来5年将不仅仅是保障房大规模发展与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阶段,同时截至2015年末,保障房存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2,(9):40-41
正8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程视察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并召开保障性住房分配和运行现场会议,这是他第十四次就保障房工作做出安排,在去年以来的五次全国性保障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每次均要高度强调分配的公平,称这是保障房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4.
贾康  孙洁 《传承》2012,(3):82-82
当前,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艰巨,所需资金很大,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保障房建设必须积极引导、拉动社会资金参与,才能顺利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彭向峰 《群众》2013,(12):I0049-I0050
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政府的重大民生实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制度,强化房源筹集,创新实现方式,不仅加快了保障房建设步伐,而且提高了保障房建设、分配、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罗屿 《小康》2012,(9):46-49
正无论资金、土地、分配、监管,或是政府角色定位,保障房面临的多个问题与挑战,其实并不孤立存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网,互为彼此,盘根错节"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住户对户型结构,尤其是对卧室、阳台、厨房等处的设计,不满意度都接近50%。"  相似文献   

17.
唐剑锋 《乡音》2011,(12):18
湖北省副省长张通日前就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说:"有了保障房,不等于做好了住房保障工作,关键是看保障房保障了什么人,保障的这些人是不是应该保障的人,这里就有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问题。如果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好事就会办成坏事。"保障房是一个新词条。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在设计住房政策时,须把住房作为一种民生必需品来看待。既然是民生必需品,那么就不能任凭目前远非健全的市场去支配,政府还须承担起保障房的建设之责  相似文献   

19.
文林峰 《时事报告》2011,(11):44-45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正以创历史纪录的规模进行着。在2010年580万套、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相继落地实施后,政府更提出了今后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将1/5的城镇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的庞大计划。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市保障房分配运行综合情况的调研。特别是梳理了我市保障房分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市保障房分配工作的实际条件和实践需求。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了规范我市保障房分配环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