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7,(12)
<正>"帝高阳之苗裔兮,腾皇考曰伯庸。""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伟大诗人屈原的诸多诗篇佳句,透着忧国爱国的情怀。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拴五色线、插艾条、饮雄黄酒等多种习俗迎接端午,怀念屈原。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春节、清明节一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打上鲜明烙印。与祖国内地一样,每年的  相似文献   

2.
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端午节,则是屈乡人纪念屈原的日子。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故里的人们划龙舟、挂香艾、吃粽子、办诗会等各种形式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从古一直延续至今。2006年,国务院将"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2)
<正>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在民间流传许多喜迎节日的习俗,如龙舟竞渡等庆祝活动;端午节,也是我国法定节假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在各地所有端午文化节活动中,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以其级别最高,规模最大而闻名海内外。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头端午","2017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当源自先秦的夏至节。端午节俗本以祈福禳灾为主题,以避瘟驱毒、防疫祛病等系列活动为表现形式。汉王朝确定了端午仪典,乃使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至晚在东汉后期,人们过端午"亦因屈原"而致端午节俗与纪念屈原相联系。历经汉魏至唐代的节俗演变,屈原成为端午节俗祭祀的主角,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俗活动的主题,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成为端午节俗的主要内容,同时端午节俗又因承了古老夏至节的祈禳传统,由此构成的端午节俗大概在唐代就大体定型。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是历史的造就和民众的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文化意义。其意义主要在于,一是丰富了节俗内容及相关设施,使得节日活动繁多精彩,更加能够吸引社会各阶层人士热情参与并传承发展;二是改变了端午节俗的主题,升华了端午节俗的意义,使得端午节俗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三是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有助于国家统一富强,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又至。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午日等。有关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很多,如楚人崇屈原,吴人尊伍子胥,越人推越王勾践或孝女曹  相似文献   

6.
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历来是民俗文化的盛宴,许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佳作中寄托了人们无限的家国情怀。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影响最大的是"屈原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汨罗江殉国,留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等诗句广泛流传。北宋诗人张耒在《和端午》诗中写道:"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相似文献   

7.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17):5-5
端午文化亟待弘扬 6月2日是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历史上形成了佩香囊、门户悬艾等十多种民俗。然而时至今日,这些传统习俗和仪式已被逐渐遗忘,文化味越来越淡,端午节几乎成为单纯的“粽子节”。民俗专家呼吁,端午节期间应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各种民俗活动,唤醒对端午文化的认知,并回归到屈原爱国、为民、向善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2,(7):2
端午节本来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但今天的人们似乎除了买粽子、买艾叶、搞搞龙舟赛,就没其他内容了。当集体的哀思演化为大众的狂欢时,就变成了"伪形"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伟 《湖北政报》2010,(13):2-2
<正>6月16日,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端午节,由国家文化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活动,在屈原故里秭归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2)
<正>"端午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一首儿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民间地方还纷纷举行最具代表性的划龙舟比赛等大型公共活动。在初夏的晴明热烈中,在浓浓的粽香和喧闹背后,端午节透着中华各族儿女对屈原爱国情义的缅怀、追思,以及对优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继、坚守。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8,(12)
正说起台湾,大家是既陌生又熟悉。隔着一个台湾海峡,两片土地遥遥相望。虽然相隔着一片海峡,但是台湾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却是一直延续着。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一直都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三大节日。台湾端午节除了会有跟大陆一样的赛龙舟、喝雄黄酒、门前挂艾草、小孩配香包等相同习俗,也有取"午时水"、立鸡蛋、吃茄子、吃煎堆等不同的习俗。咳咳,小编小课堂开课啦……  相似文献   

12.
芳草园     
中国是龙舟的故乡,龙舟竞渡历来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人们一般将龙舟竞渡与吃棕子同屈原联系一起,其实早在西周周穆王时就有了。据《穆天子传》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后来为了纪念屈原,竞渡的习俗才逐渐集中在端午节。 古时龙舟很小,吴越民族划的就  相似文献   

13.
林长华 《黄埔》2013,(3):90-92
菖蒲旺生,粽子飘香,又到情趣盎然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别称有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2,(7)
<正>本期落版的时候,也落了遗憾在心头。不是没想到,是六月里的事多,大事多,多得令编辑们都舍不下。眼前,唯有借这方园地了此憾事。毕竟,"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说起端午,纪念的事儿不少,有佩香囊、悬菖蒲、赛龙舟、吃粽子……各种各样的过端午节的习俗。这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又称端阳节的端午节,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因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以至于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传说故事也多种多样,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福建各地流传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如宋《三山志》卷40记载,当时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插艾、系五色丝线、簪榴花、饮菖蒲酒、食角黍粽子、竞渡和采药等。其中尤以竞渡最为热闹,“是日竞渡以为戏,州南台江渚内诸河皆龙舟鼓楫,钲鼓喧鸣,彩服鲜衣共斗轻驶。  相似文献   

16.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3,(18):5-5
端午节被指沦为"吃货节" 调查冠示,传承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正在沦为“吃货节”,仅剩下吃粽-y=、赛龙舟之类的表层热闹,精神内涵却逐渐消失。舆论指出,端午节必须走出重经济轻文化、重利润轻价值、重吃喝娱乐轻人文关怀的怪圈,继承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上下求索”的执著精神,才是端午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文人的端午     
张光茫 《世纪行》2013,(6):43-43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诗人文秀《端午》一诗,描述了端午节流传最广的一种起源。那现当代文人的端午节,又是什么样子?看文人笔下的端午,则有一番别样的趣味。著名作家沈从文,重视端午的风俗人情。在《边城》中,沈从文描写了边城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继而补写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的情景。端午节那天,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12)
<正>宝岛台湾端午节活动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如午时取水、立鸡蛋、挂香包等习俗。不仅如此,台湾的特色端午节近年又融进了更多的创意,不断地推陈出新——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宝岛台湾当然也和大陆一样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这些常规的风俗活动之外,还有午时取水、立鸡蛋、挂香包等习俗。端午节一到,家家户户都清扫一新。节前人人都要理发,端午那天,妇女们头上佩带艾叶,孩子们身上挂着香囊,也  相似文献   

19.
任志强 《传承》2006,(2):12-15
2004年端午节,就在全国各地正纷纷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媒体突然曝出韩国率先申请“端午节”为该国文化遗产的消息。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在屈原的投江地——岳阳,2005年5月9日,岳阳市政府召集宣传、文化、文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就“保卫端午节”召开专门座谈会。会议提出,要“全民总动员”参与“申遗”,要把“申遗”提高到政治的高度。与此同时,韩国方面称其申请的只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节”。2005年6月11日,即端午节当天,中韩两国学者还在北京举行了研讨会,并提出由中韩共同申遗的解决方案。不过国内许多媒体以及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的端午节不会被韩国夺走,韩国申遗并不具备基础,韩国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从形式到内容并没有多少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端午节期间(6月16-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名屈学研究者,聚集秭归新县城,隆重举行屈原文化研讨会。会议由湖北省屈原研究会与中国屈原学会、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秭归县屈原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会议论文汇编成《屈原研究论集》,已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这次会议,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性的屈原学术讨论会,具有总结本世纪屈原研究成果、开创新世纪屈原研究新局面的重大意义。现就论文及大会发言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屈原的生平自清代以来,学者对屈原生年的推算绵延百年,但由于各人所站角度不同,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