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荣鹰 《当代世界》2010,(1):53-56,69
2009年9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外长在纽约联大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在会谈中强调要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重申对话是解决两国分歧的唯一途径。印巴两国外长纽约会晤是继2009年6月和7月辛格总理分别会见扎尔达里总统和吉拉尼总理后,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5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利用参加第十二届南盟首脑会议之际在伊斯兰堡分别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和总理贾玛利,这是印巴高层近两年来的首次会晤.双方同意从今年2月份开始举行进一步会谈,开启"广泛对话"的进程.双方达成默契,准备在理解对方困难的基础上,对有争议的问题寻求联合的解决办法.这一成果意味着寒冷的印巴关系终于出现解冻的端倪,迎来了温和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
正在莫迪执政的第一年里,印巴边境交火达500多起。莫迪之所以迫不及待访问巴基斯坦,是为了制造一个和解的既成事实,这也是他以个人政治资本在押宝。2015年圣诞节那天,印度总理莫迪再次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眼球:他在结束访俄并出席印度援建的阿富汗议会大夏揭幕典礼之后,在从喀布尔回国的途中,突然经停拉合尔,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一次几乎让所有人意外的访问。访问持续两个半小时,莫迪向巴基  相似文献   

4.
谢奕秋 《南风窗》2011,(13):90-91
印巴如今的悬殊国运,表面上是由于印度自由化改革先行一步,背后则涉及巴方的宗教立国情结、政治制度沉疴以及文化教育短板。个中教训,颇值得类似国家汲取。印度和巴基斯坦现在给人的感觉,一个蒸蒸日上,一个千疮百孔;一个是金砖成员国,一个离失败国家不远。然而,在两国自1947年建国以来的前50年里,绝大多数时候巴基斯坦(1971年前还包括现孟加拉国  相似文献   

5.
在1965年的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的F-104星式战斗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影响了战局的发展。 在战争开始时,印度空军拥有大约900架战斗机,而巴基斯坦空军只有150架左右。在如此悬殊的劣势下,与敌人争夺制空权难上加难,然而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在空中受不到威胁的印度空军将倾其全力打击巴基斯坦陆军部队和地面设施。面对这样灾难性的前景,巴基斯坦空军除了在空中对印度人战而胜之以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6.
前言印度和巴基斯坦白1947年从英国统治下分别获得独立以来,两国军事原则逐渐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内涵。尽管印巴自分别独立以来已爆发了三次战争以及几次准战争,但两国军事和作战原则直到最近仍未发生重大变化。2003年,该地区以及其它地区发生的一些事件表明,印巴两国需要为改变当前作战原则而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亚历来是世界不安定地区之一,印巴之间爆发了多次局部战争,而两国为了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竞相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自1999年4月11日,印度发射阿格尼-2中程弹道导弹开始,南亚次大陆上空就没有了安宁,印巴两国之间的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此起彼伏,成为国际焦点之一。在这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中,巴基斯坦发展的弹道导弹由于相关报道较少,所以外界对其了解甚少,笔者参考了多方资料,搜寻了关于巴基斯坦弹道导弹的一些报道,文中有关一些较“敏感”的报道一概略去,由于各方的见解不甚相同,文中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出。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发生三次大规模战争,同时这两个国家也开始拥有核武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日本航空史专家冈部伊作近期发表印巴空战大盘点,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本刊特编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本月之最     
30亿法国总统与印度总理在巴黎进行会晤后,法国总统希拉克9月12日宣布,将向印度出售6艘法国和西班牙联合建造的鲉鱼级潜艇,合同价值24亿欧元(50亿美元)。希拉克表示,此次军售表明了法国和印度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印度有意向开发民用核能,并参与反恐作战。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维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是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核心问题,其间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不仅阻碍了印巴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对地区安全稳定造成极大威胁。为了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各利益攸关方提出了多种应对方案,其中最重要的尝试包括来自印巴双边的谈判方案、联合国的公投方案和外部大国的介入方案。鉴于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性,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印巴国力差距持续拉大以及由此而来的认知和心态的重大变化,加大了问题的解决难度,使得上述三种应对方案或尝试均陷入困境。因此,基于现实,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印巴双方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而中国积极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突破传统安全观的束缚,提出全新的安全理念,可以为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的地区性解决方案,值得印巴双方重视。  相似文献   

12.
艾平 《当代世界》2015,(2):35-37
<正>五、感受风雨2007年,巴基斯坦政治体制转型进入关键阶段,各股政治势力以及司法、宗教、传媒等各界围绕总统和议会选举斗争激烈,形势发展跌宕起伏。在巴基斯坦历史上,司法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军人发动政变、宣布实施"紧急状态"或解散政府后,高等法院等司法系统往往以"必要"一类司法裁定确立其合法性。即使在文人统治时期,诉讼也是打击政敌的有效武器。例如,谢里夫担任总理时曾对贝·布托提出贪腐指控,迫  相似文献   

13.
促进印巴关系“老大难”的转化是众望所归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南亚次大陆的重要国家。两国有12亿人口,且都拥有核武器。不言而喻,印、巴睦邻友好、和平共处,不仅符合两国十几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而且对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  相似文献   

14.
雷墨 《南风窗》2013,(12):26-29
李克强总理出访亚欧四国,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外交的布局,在突出经贸议题的同时,政府尤为重视对外经贸合作与国内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5月19日至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访问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作为出任总理后首次出访,李克强的亚欧四国行,在选择对象和所谈内容上,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  相似文献   

15.
南亚正在形成一个战略罗盘?还是次大陆上仅仅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偶然事件?自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从中国访问归来,以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结束美国之行以来,该地区的战略思想家们就开始思考似乎反向外交的重要意义。3年多来,印度一直努力增进与美国的关系。2003年3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其南亚之行中,在印度访问5天,而在巴基斯坦仅逗留了5个小时。那时,许多人都认为印美之间已建立起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好象在过去几十年间,印美关系中从未出现过不和谐,经济与安全政治合作也得到加强。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持续了一段时间,新德里方面才注意到,华盛顿并非想跟印度携手对付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相反,华盛顿将希望寄托在巴基斯坦当权者穆沙拉夫身上,还派特种部队支持他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势力。  相似文献   

16.
印度对美国“阿巴战略”的评估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对美国"阿巴战略"强调用政治手段解决阿富汗问题、要求巴基斯坦政府加大反恐力度、通过地区经济合作改善阿富汗经济状况等内容表示支持,反对美国将克什米尔问题与阿富汗问题挂钩、过于仓促地从阿富汗撤离以及过度依靠巴基斯坦。印度的应对手段包括继续争取获得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支持、加大对阿富汗的进一步投入、加强同地区国家的协调等。未来印度的阿富汗政策将主要围绕四大主轴展开,即继续发展与阿富汗政府的良好关系、继续发展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印巴关系和与地区国家、地区组织协调立场等。  相似文献   

17.
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几乎没有军事工业。到60年代末,轻武器与弹药生产已能自给自足。各种制约促使巴基斯坦选择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军事工业发展途径——满足基本需求,追求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18.
冯智政 《南风窗》2010,(23):88-88
<正>对于解决印巴多年争议,华盛顿介入的前景是乐观的,碰壁的只是克什米尔独立运动。奥巴马将于11月访问印度,行程包括金融之都孟买,届时将入住两年前曾发生特大恐怖袭击的泰姬玛哈酒店。虽然这并不代表美方将施压巴基斯坦向印方引渡虔诚军首领(孟买袭击案凶嫌),但对  相似文献   

19.
1988年8月,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因飞机失事罹难,导致巴基斯坦结束了一代军事强人的统治和民选政府的上台。同年12月,印度总理在相隔三十四年之后访问中国,开始了中印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此后,1989年、1990年、1991年这三年,国际上风起云涌,世界形势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相似文献   

20.
双周·读者     
《南风窗》2004,(6)
核扩散乱世中的六方会谈说世界已进入核扩散乱世,似乎并不为过。朝核问题实际与印巴乃至以色列核问题联系在一起。朝鲜认为自己有权发展核武器,自己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也有印度首开打破NPT约束的先例。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可以,朝鲜就不可以?平壤搞不明白,华盛顿也没说清楚。就这样,自从美国对印度突破NPT的行径姑息迁就以来,真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诞生了。已经没有充足的理由阻止任何国家去效仿印度、巴基斯坦的作为,有的只是对强弱利弊的权衡。从目前情况看,朝鲜半岛的伊拉克版核查与制裁套路无疑是"此路不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2年美国发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7个被纳入核打击名单中的国家(中国、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以及叙利亚),在朝核问题6个会谈国家中间居然占了3个!而解决该地区军控与防扩散问题,恰恰需要这些国家的磋商与合作。随着大选的临近,布什为争取连任,迫切需要在朝核问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