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里面的“生活世界”概念的诠释来为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奠定一个理论基础.他在批判由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兴起所导致形成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文化观基础上,提出了只有“回归事物本身”,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才能正确理解不同的文明、文化的价值,人的生活世界是文化-历史的世界.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必须辩证地看待自然科学与文化的关系,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武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文化,最后提倡回归伦理本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彭富春尝试构建当代中国美学的新形态.彭富春美学理论实现了四重创新——美学理论开端的创新即“生活世界”,美学理论结构的创新即“生活世界欲、技、道的游戏”,美学言说方式的创新即“思想语言之道的思想”和美学时代价值的创新即作为“无家可归时代的深思”.这些创新使得彭富春美学理论切中当代中国社会的虚无主义、欲望主义、技术主义困境的要害,从而成为“新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3.
韩亚光 《前沿》2013,(19):8-13,28
人类基于自身形成和提出实践问题,实践包括“精神—物质”型实践、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异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同体式“精神—精神”型实践不断凸显,它们同“精神—物质”型实践的相互结合与渗透逐步强化,而中国曾经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实践的价值和目的,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承接过去、维系现在、开辟未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4.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在体现实践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现有着很强的实践要求.要努力把培育工作融入军事训练、重大任务、日常管理和文化活动之中.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实践锤炼中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5.
乐业县以提高为民服务工作机制运行水平为目标,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创新服务理念,采用“圩日”与“非圩日”和流动队上门服务工作法抓阳光服务,不断深化和拓展“农事村办”工作,让服务覆盖到村屯的每一户群众。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再一次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和全党上下要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努力实现“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结合武汉市江汉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就是要坚持“强区富民大发展,建设商贸金融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7.
尽管“民主”是一个外来词汇,就像引进的马铃薯和番茄一样,但我从来不认为它是一个属于政治理论范畴的概念,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心灵品质。当下,我常常感觉到在社会中只要人们一说起“民主”,总爱把它当作“上层建筑”来议论,好像离自己很远,其实,“民主”不远人,就如同道不远人,它是个人的一种心性或素养。  相似文献   

8.
周静 《理论月刊》2012,(1):48-51
在当前的视觉文化研究和艺术史研究中,视觉往往被看作是文化的建构,具有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在视觉文化研究中,文化、政治、权力等对视觉的历史性支配被当作了视觉本身的历史性;在艺术史研究中,艺术史被当作视觉史则是由于混淆了“观看”和“呈现”两者的差别.丹托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有助于我们认识在艺术史的发展中,“观看”是不变的,变化的是艺术“呈现”的图式和技术.因此,视觉本身是非历史性的,人类对视觉的支配和再现才是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讲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  相似文献   

11.
朱龙河 《乡音》2014,(3):10-13
[策划人语]每年一次的省两会,“民生问题”都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周本顺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讲话中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善人民生活。我们把群众生活当作革命,群众就会把革命当作生命。人民不断从发展中得实惠,才能进发创造历史的持久动力。”省长张庆伟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推进平安河北建设”等5个方面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省政协主席付志方所作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提出“要高度关注民生,充分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围绕改善民生,促进事业发展”。民生之重摆在了省领导的议事日程。全会期间,委员们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从多方面热议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文珍 《求索》2012,(5):146-148
在本体论上,马克思不仅继承了费尔巴哈把感性的人和感性的自然当作两个独立存在的本体的自然主义思想,而且继承了费尔巴哈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想。但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停留于感性直观或只从感觉出发来理解感性的人和自然,而是立足于从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以及人自身,克服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局限性,从而创立了一种立足于实践的新本体论。  相似文献   

13.
李宣 《创造》2009,(12):52-53
时下,“机制”一词成了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但在机制问题上,认识误区与实践偏差均不少。或概念模糊不清,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做法都当作机制;或只重视机制的作用,忽视人的素质和人的作用;或把机制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应药方;或有“机制万能症”、“机制等待症”、“机制依赖症”、“机制推卸症”、“机制变昧症”等机制“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天地精神境界──评苏轼岭海时期的人生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轼的的岭海时期,其人生思想发生了巨变,他埋葬了过去的旧我,舍弃了尘世的桎梏,获得了精神心灵的自由。他以自我主体意识为中心,广泛吸取儒释道和历史人物思想资料的营养,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和相互交汇熔铸中形成了自己的天地精神境界,把人生世界当作审美对象来看待,奉行凡事“游于自然”、“忘情物我”的独特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这种天地精神境界的人生顿悟,使地不断地进行着自我精神超越,不断地把他的处世态度升华为与天地并存的精神境界,并站在哲理高度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达到了任性、自适、旷达、通脱的人生境地,这是苏东坡人生观念发展历程中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5.
侯羿君 《前沿》2013,(19):44-46
科学精神是人类实践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就需要将弘扬科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培养科学意识,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相似文献   

17.
对全球化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剑波 《湖湘论坛》2009,22(1):64-65,70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时代所面临的重要生存际遇期,自觉认识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本质,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互动的历史进程;取长补短,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反对“文化霸权”;理性对待全球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积极回应全球化潮流,发展民族先进文化,对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生活逻辑”,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经济生活》不但在整体架构上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而且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了“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生活题材之中,通过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例来展示观点…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曾在天涯》(阎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试图把文学当作一种价值的选择方式和生命思考方式,这在海外题材创作中,是很少见的,小说拓宽了海外题材创作的领域,在文学意义上构成了独特的景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将小说称之为“大陆留学文学的第二代作品”。小说的核心问题,是对个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现代人自我意识的焦点。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与世界的关系如何?我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何在?我能够做什么而这对世界又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应该或者是否可能去追求超越自我生存需求的价值?在…  相似文献   

20.
白刚  吕莲凤 《理论月刊》2004,1(2):61-63
旧哲学由于其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或孤立的自然,只是在寻求世界的最高“统一性原理”,并对世界作出永恒的终极解释,因而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由于其实践性,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变革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因而是在“改变世界”。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并使“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保持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真正实现了哲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