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现行体制城中村失地农民陷入了生产、生活不能融入城市,经济来源不稳定,具有双重身份,不能融入城市文化生活以及社会、自我认知等社会困境;这种困境严重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加剧城市贫富差别,阻滞城市文化定位和人文形象以及城市规划和建设;消解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困境,只有国家宏观政策、地方政府、用地单位、农民自身共同协作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4,(7):70-70
徐春丽在《行政与法》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总体变迁,社会心态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怨恨作为现代社会的伴生物,不仅同个人或群体的精神因素有关,更是社会结构变迁在个人心理的投射和表达。  相似文献   

3.
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现念方式,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形态,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还需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塑,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及预防体系,以优良的道德育人环境,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确保经济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道德困境之源考量——基于道德的支撑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忠 《求索》2011,(2):137-138,203
现代人道德困境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但从根源上看是道德的支撑缺失。中西传统道德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尽管二者发展路径不同,但各有其相应的道德的支撑。而现代中国社会道德困境之源正是由于缺乏道德的支撑,因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必然要对道德的支撑进行追问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李昌娟  刘娉 《岭南学刊》2015,(3):117-121
关于道德滑坡与道德爬坡的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重提道德滑坡与道德爬坡的争论,探讨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期冀能找出缓解当前中国道德焦虑情绪,走出社会转型期道德困境的一点理路。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在经济大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确实正在遭遇一些道德上的发展困境,社会上弥漫着道德焦虑情绪,存在道德崩溃的论调,但现实上远不到道德崩溃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李金法 《人民论坛》2010,(4):160-161
市场经济背景下,新的道德问题逐渐浮现,并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道德主体目标的弱化、道德规范制度的滞后、道德约束力的缺失等等的分析,阐述了道德体系重构的原则和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杜利娟 《传承》2009,(22):42-43
知行脱节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践行的转化的困境,一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与大学生个体道德选择的复杂心理和大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有密切关系。分析大学生道德践行困境的原因,探寻解决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转化困境的途径,对高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争春  吕锡琛 《求索》2010,(4):66-68
忠孝道德困境是古代宗法等级制社会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主要道德难题,它既反映了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公共政治领域与家庭私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体现了同一价值规范体系内两种道德的矛盾与冲突。先贤解决忠孝道德困境的智慧,对于我们解决当代社会的道德困境问题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6,(3)
道德困境是人们面临道德选择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选择困惑,它作为一种人类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始终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而制度是伴随道德发展的一种外在约束,因而道德困境也有其产生的制度因素。因此,弄清楚道德困境的制度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之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学艺术公共话语的角度,论述了在艺术精神中体现出的人格内涵,并阐述了人格建构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知识精英文化、民间大众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冲突与交叉,建构现代人格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朱继胜 《前沿》2010,(7):61-65
现代技术的伦理困惑肇因于技术异化。其根源在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断裂。其解除需要确立“以人为本,以技为用”原则,重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以及实现技术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12.
二难推理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确定犯罪嫌疑人,缩小对犯罪嫌疑人的侦查范围,揭露犯罪嫌疑人谎言等方面,同时也指出了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论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教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俗是少数民族进行道德教育的传统形式,在习俗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中,伦理道德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人们的心里。习俗文化融汇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承载的道德内容涉及少数民族精神文化活动的整个领域。将优良的民族习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协调起来,有利于建立起民族地区社会主义道德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阿根廷、南非等国屡屡发生华人超市①和住宅被抢劫,人身安全遭受伤害的事件,使海外华侨面临着日渐严峻的安全困局。这是由于所在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局势的影响,以及华侨自身一些原因造成的。因此,应对和破解这种安全困局,既需要我国外交、公安和侨务等部门从国内外各途径进行努力,也需要华侨自身多方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法学始终的一个经典问题。关于这二者关系的说法可谓是林林总总,莫衷一是。德国法学家耶林亦曾经将之比喻为法学中的好望角,一凉涛骇浪,难以驾驭”。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庞德院长阐述了他关于法律与道德的看法,无疑是一次跨越比利牛斯山般的尝试。如何处理合法的道德恶行?又如何处理从实在法看是非法的、但在道德上却是可以证成的行为?对此.哲学界和法学界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故此,很有必要在剖析实证法的道德困境之基础上,探讨道德理念对实证法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从权威客体角度看,纠纷解决依靠的是权威施与的影响力。近年来警察出于对乡村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民间纠纷解决工作,此现象建构在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的有效性预期之上,既体现警察作为公共资源的易获取性,也是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合法性产生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本质上发展于警民实践活动的利益共同体中,应通过对乡村社会警民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强化民众对警察权威的认同,借此重塑警察权威,提高基层警队的纠纷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7.
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尊重人的基本权利,都属于墨子的法律思想。墨子的法律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犯罪论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黑社会是指以获取非法暴利为主要目的 ,公然蔑视任何法律秩序 ,拉帮结伙 ,称霸一方 ,以使用暴力强取豪夺或者以提供非法物品及不正当服务为惯用手段 ,有组织地实施多种犯罪的社会邪恶势力 ,但与具有政治目的的党派或其他行帮、社团等有明显的区别。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存在产生黑社会的肥沃土壤 ;港澳台黑社会势力的渗透是大陆黑社会形成的催化剂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经济和政治的不正常结合必然产生黑社会“怪胎” ;老板与雇员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是黑社会产生的组织基础 ;一些弱势群体寻求保护 ,也成为黑恶势力滋生、壮大的温床 ;对罪犯的改造效果减弱 ,也是滋生黑社会犯罪的重要原因 ;官场腐败进一步促使黑社会犯罪恶性膨胀。为此 ,应提高对治理黑社会犯罪紧迫性的认识 ,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大力开展调查研究 ,进一步摸清底数 ;改革公安体制 ,加强组织建设 ;改进“打黑”办法 ,注重长期经营 ;整顿、纯洁公安司法队伍 ;改善执法环境 ,增强改造效果 ;健全有关反黑立法 ;认真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和政府的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迪尔凯姆“集体意识”概念生成的社会环境虽然改变,但并没有失去运用该概念分析当今社会的社会学意义。文章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的观察,说明集体意识和现代性照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运用集体意识的现代性意义解读和谐社会理念,生成集体意识与和谐社会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反身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着制度安排和参与渠道缺失、参与主体素质等宏观与微观方面的诸多现实困境.因此,需要从完善制度安排和参与渠道建设、提高经济收入、提升参与主体素质等方面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效能感,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