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舟共进》2013,(3):F0003-F0003
近年来,河源市抢抓省实施"双转移"战略机遇,与中山、深圳等兄弟市合作,建设了7个产业转移园(其中5个省级转移园),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12年6月底止,全市转移园开发面积50.8平方公里,建成投产项目468个、投资额502.6亿元,在建项目118个;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4万人,劳务输出11万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11年对比2006年,GDP增长1.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倍。一是坚持培育高端产业,促进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19,(7):后插2-后插3
<正>产业是经济的"发动机",产业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产业更是是精准扶贫的"铁抓手"。近年来,文昌市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极其突出的位置来谋划、推动,力抓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实现全市5个贫困村特色产业项目全覆盖和贫困户产业组织化程度100%,建成2个农业产业扶贫基地和2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建立10482个在库项目,切实做到全市"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相似文献   

3.
宿州市抢抓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务输出地转移、资源加工型产业向资源富集区转移、市场依托型产业向人口密集区转移机遇,把整体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坚持高位承接、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全力打造中国中部轻纺服装产业基地,努力建设转移承接的集中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坤哲  蒙钟德  张茂  张杰 《今日海南》2014,(2):I0002-I0003
<正>一年多来,琼海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提出"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发展战略,以风情小镇建设、创建国家农业公园和绿道建设为重要抓手,作为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作为衔接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有效渠道,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琼海市一方面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情,一镇一产业"的思路,将全市12个镇打造成为产业特色明显、文化特色浓郁的风情小镇,使12个镇犹如撒落在万泉河畔的12朵  相似文献   

5.
二○一一年四月十九日宁政发[2011]8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服务外包是全球范围内产业细分和转移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2006年以来,南京作为全国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出台有力政策大力推动全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服务外包各项指标保持高速增长,产业规模居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前列。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在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中走在前列、做  相似文献   

6.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全市投资工作会议和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审议会议。修改完善广州市做好优秀外来工入户工作意见和我市八大重点工程计划,并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完善"五个一"工程和亚运相关项目建设方案;发布《广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完成《广州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7.
龙海锋 《当代广西》2012,(22):21-22
乘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东风,北流市外招大商进驻园区大发展,内打产业转型升级大会战,构建起一个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工业发展走进了"春天里"。截至今年9月,全市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增长14.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1.7亿元,增长16.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8.6%,工业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8.
二○○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宁委发[2008]35号为进一步突出全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和基  相似文献   

9.
<正>海南游艇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海关监管工作个热点问题,理性思考当前如何促进游艇产业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海关监管工作建设和发展新局面,全力推进海南游艇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海南发展游艇产业面临重要机遇、迎来游艇产业高速发展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游艇年消费额高达4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当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上些游艇生产企业和知名品牌始纷纷来海南寻找合作机会。如新西兰詹尼游艇、  相似文献   

10.
肖家祥 《政策》2005,(1):36-37
近几年来,大冶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改造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形成了轻工制造、水泥建材、钢铁深加工三大产业板块,一批骨干企业和几个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近3年,全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387个,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67个,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04年全市GDP 92亿元,比上年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相似文献   

11.
《同舟共进》2012,(7):82-83
近年来,阳江市积极实施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双转移"的战略,与珠三角地区共建了广州(阳江)、中山火炬(阳西)、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东莞长安(阳春)等4个省级产业转移园(以下简称园区)。阳江各级各部门坚持把园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势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目前,全市4个园区已掀起了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上海97%的工业产值在郊区;市级以上开发区和六大产业基地占全市工业比重为65.4%;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也获得一定发展。通过大产业、大项目、大基地及市级以上开发区的建设,上海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了从中心城区向郊区的大规模调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8,(10):F0003-F0003
藤县位于广西东南部,隶属梧州市,与广东、香港、澳门一水相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2006年10月,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审时度势提出了开展公路建设、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建设三大会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年和环境改善年活动,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4,(5):10-11
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的贺州市,是湘南、桂北、桂中乃至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是接纳粤港澳及其他沿海地区经济辐射与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近年来,贺州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主动吸纳粤港澳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去年,全市招商引资的数量、水平以及规模都有了新的提高。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341个,实际到位资  相似文献   

15.
《政策瞭望》2023,(6):45-47
<正>舟山市围绕“蓝色经济”发展,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契机,助力乡村振兴、海岛共富,全市累计下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000余人次,实施特派员项目500余项,建立科技示范户1000余户,解决生产技术难题7000多个,推广新技术600余项,引进新品种450余个,推动全市“一条鱼”产业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16.
恩施州在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上经历了自发营运、规范运行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大,投资额小。其主要原因在于东部企业缺乏产业转移的压力和动力,恩施州也缺乏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为此,从政策取向上,应充分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构筑产业基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唐立浩 《前进》2014,(1):11-13
<正>潞城市辖4镇3乡2个办事处,202个村(社区),总人口23万,耕地31万亩,基本农田28万亩。近年来,潞城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长治市委、市政府"五五"战略的总体要求,以转型综改为统领,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第一抓手,围绕建设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集聚区,项目建设保持了强劲的势头。项目是发展的关键,土地是项目的载体。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潞城市每年建设用  相似文献   

18.
邹春华 《政策》2011,(5):25-26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要承接圈外产业转移,又必须更加注重打破旧的体制机制约束,推进圈内产业双向转移,实现产业耦合互补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13,(4):41-41
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探索以带思路、产业、项目、创业、增收、党建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强村带弱村"方式,通过跨乡结对、域内结对帮带,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全县168个行政村全部结对帮带,开展项目建设158个,筹集资金480多万元,兴办实事584件,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700余人。  相似文献   

20.
正淮安,作为全国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已形成了"千家台企落户、千亿产值贡献、千名台商汇聚"的发展格局,是苏北首个台企破千家的地级市。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1275个,总投资181.5亿美元,协议台资93.2亿美元,到账台资58.4亿美元,可以说,台资经济在淮安外向型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台资企业引领的盐化新材料、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