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着眼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从我国的资源禀赋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发展道路来。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首要推进力量,职业教育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上。我国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优势,探索建立绿色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速产业制度和产业结构变革,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2.
刘亭  应雄 《今日浙江》2003,(3):18-21
新型工业化:究竟"新"在哪里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为我国工业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理解,"高、好、低、少、优"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体"新"在4个"注重":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与劳动力素质的变革过程。传统工业化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始终把对工业化的研究局限于工业发展的狭隘领域,把工业化范畴仅仅看成是一个工业发展问题或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工业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而没有把工业化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必经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思想内涵具有工业化的某些核心特征,又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其深深根植于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中。认识和揭示新型工业化思想的渊源,关键并非寻找其定义,而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方法论原则,通过剖析新型工业化思想的演化维度、发展路径与生成逻辑,揭示新型工业化是可持续工业化和跨越式工业化的辩证统一,而这正是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根本区别,也是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新型工业化是落后地区实现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荣昌区是城市发展新区,在"十三五"时期正处于"撤县建区"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对荣昌积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荣昌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新型工业化是对工业化的深化和提高,不是另起炉灶,是立足现实基础,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产  相似文献   

5.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必须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工业在赶超发展、浙中崛起中的重要作用,符合中央精神,体现省委要求,顺应发展趋势,切合金华实际。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12,(10):51-51
最近,天津市出台了《加快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天津市将培育形成30家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10家以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培育形成3至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在产业升级、"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军民结合、节能减排、效率效益、安全生产、区域品牌发展、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国家工信部已授牌天津市滨海新区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7.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重要标志。"两化"融合重在"深度"。深度是工业化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质量飞跃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夏锋 《今日海南》2013,(1):16-17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以广西玉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秉文  黄飞 《桂海论丛》2011,27(2):95-99
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大有可为的。后发展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做大经济总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解决现实矛盾等意义。作为后发展地区,玉林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将思想大解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动力";培养壮大产业集群,拉伸产业发展链条;确立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来推进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融入北部湾经济区。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为新疆实现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伊宁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应势而生的伊东工业园就是伊宁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工业入园,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3,(10):5
广西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大的潜力和希望在工业。在这一征程中,工业必须挑大梁。打造广西经济升级版,必须在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上打好"主动仗"、打出"漂亮仗"。当前,我区顺"天时"、尽"地利"、聚"人和",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文  邹德文 《政策》2003,(4):9-11
省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湖北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把它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加以部署安排。一时间,"工业化"一词在报告文件中,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工业化"概念日益深入人心。那么,什么叫做工业化?湖北的工业化到了什么程度,进入了什么阶段?已经完成工业化之路的发达国家有哪些经验教训?我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该怎么走?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与邹德文博士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13.
张海翔 《思想战线》2005,31(2):54-59
新型工业化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首先就要从"民族"视角来超越传统工业,即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要以人为中心,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其主旨是体现不同人的需求、不同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终极目标是通过工业化实现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走向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工业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但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和加入世贸5年多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两个提法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根据十七大精神,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到具体行动指向上就是"三提高两降低:""三提高"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就业水平;"两降低"即降低物能消耗、降低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15.
梁立新 《乡音》2013,(5):22-22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通过对十八精神的学习和领会,我  相似文献   

16.
谢光辉 《湖湘论坛》2008,21(6):97-98
近年来,永兴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围绕"效益提升、发展提速、服务提质"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曼 《贵州民族研究》2003,23(4):122-12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又是一个传统农业省,工农业基础薄弱,要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平 《湖湘论坛》2010,23(4):45-50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的背景下,湖南在提升和发展"三化"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新型工业化战略举措,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现阶段,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仍受到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制约,需要着力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9.
刘曾君 《政策》2003,(4):28-2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前提,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主要手段。通过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认真分析县情,江陵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实施"项目兴县、工业强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区域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基础、水平测度与促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和我国新型工业化实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构建了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作为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的评价方法,并根据因子得分得出我国各省份的新型工业化程度,提出了依靠技术创新推进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