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听证主持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论听证主持人杨惠基听证程序的实施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听证主持人,他与程序公正紧密相关,以致国外不少人士对有关听证主持人的制度建设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探索,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一、听证主持人的独立性听证主持人是否具有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2.
行政听证主持人是保证听证程序客观公正的关键人物,他在听证过程中应保持一种超然和无偏袒的态度和地位。由此,听证主持人本身的素质对其能否公正地主持听证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域外的选任和管理制度进行比较,从而为我国听证主持人的选任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事行政处罚听证制度是针对渔民权益维护,保障海事机关公正执法的重要制度设计,而海事听证主持人则是听证制度的关键.海事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具有专业性强、当事人特殊等特点,为此,论文在剖析海事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法规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若干改进和完善海事听证主持人制度的构想,以期实现海事行政听证程序的公正.  相似文献   

4.
听证主持人实体性权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听证主持人实体性权力是指将对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作出配置或产生影响的权力。我国规定了听证主持人的建议权,而没有确立听证主持人建议的约束效力,没有规定听证主持人的初步决定权。根据程序自治原理,并从公正和效率考虑,应赋予听证主持人适当的实体性权力。  相似文献   

5.
白小莉 《中国律师》2004,(11):61-63
听证是现代行政程序的核心制度,它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体现了民主和公正。在听证程序中,有一个核心的人员,即听证主持人。听证主持人是听证的灵魂,他切实保障听证的顺利进行,确保当事人实现权利,使听证制度发挥积极的作用。听证主持人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听证制度更加有力,因此,要对听证制度进行规范,就必须首先清晰的界定听证主持人的选任、职权等问题。我国对听证制度的研究并不缺乏,但是对于听证主持人却鲜有涉及。—  相似文献   

6.
毕胜 《法制与社会》2010,(17):159-160
目前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在适用范围、程序和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很难保证听证的客观、公正,甚至可能导致听证程序流于形式等。本文建议通过扩大行政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建立听证主持人制度、创立简易程序等办法来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均对听证作出了规定,但是本文认为这种规定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从这两部法律对听证的具体规定出发,指出了我国法律中行政听证制度的不足,例如,没有对听证的程序作出区分、听证适用的范围过窄等。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扩大听证的范围,规范举证责任的规则以及要保证听证主持人的身份独立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在适用范围、听证主持人、听证笔录的效力、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完善的对策在于: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建立健全的听证主持人制度;完善案卷排他性原则,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听证主持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程序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是组织整个听证过程的核心人物。而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听证主持人规定比较粗糙。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制定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在《行政程序法》中明确规定听证主持人的资格、地位和职能职权等问题,粗略设想如下: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在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适用听证机制,旨在通过公众的实质参与推进程序的公正运行,通过调查的切实开展提升救济的实际效果。为优化和改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公益检察听证机制,须从公众参与度的提升、程序设计的充实和资源配置的加强等方面予以着力,推进形式公开与实质公开,协调主持人选任与听证员选取,充实会前阅卷与会中议程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与参会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听证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写入法律,是在50多年前的美国.1946年,美国制定《联邦行政程序法》,第一次规定听证程序为行政程序的核心.它的基本精神是:以程序的公正,保证结果的公正.  相似文献   

12.
常拯 《行政与法》2003,(4):63-65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有利于公平公正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各国听证制度不尽一致,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听证的概念种类、范围、主持人的介绍来进一步深化对听证制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听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完善听证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听证主持人独立的法律地位、行政处罚的听证范围、申请人听证的程序性权利、听证笔录对行政处罚决定的制约功能、听证瑕疵及其后果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我国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以促进行政处罚的公正和合法。  相似文献   

14.
<正>1.完善关于听证制度的立法《行政处罚法》的颁布,标志着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但是,由于它仅适用于行政处罚领域,对其他领域的行政行为来说,尚缺少听证程序的法律规定,因此,建立我国听证制度的当务之急是完善关于听证制度的立法,建立以《行政程序法》为核心、以各单行法律、法规为基础的行政听证法律制度。2.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的、稳定的行政听证官队伍在行政听证中,听证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听证主持人的素质、地位及其权力直接影响着行政听证的效果,决定着行政听证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程度。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听证官队伍。尽管《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的调查人员主持”,但是,对于“非本案的调查人员”的性质、地位及其职权,《行政处罚法》都没有做出规定。这种情形在实践中很难保证听证的客观、公正,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但该制度在立法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听证事项不具体,听证参加人的范围过窄,听证通知内容不充分,听证主持人缺乏独立性,行政主体提出证据的期限未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等等。本文拟对我国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立法缺陷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行政许可听证制度的立法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6.
行政听证制度在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自1996年在相关法律中建立听证制度以来,其价值已初步显现。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在听证制度的设定上有了一定的进一步,主要体现在听证参与人、听证笔录的效力以及保障听证权利的实现等几个方面,但在某些听证程序方面,如听证的启动、听证主持人的资格、质证、听证与复议的衔接等方面还没有规定,本文主要从这些方面对健全我国听证程序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作为保障公正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其基本宗旨在于尊重行政相对人的法律人格,保证行政处理决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从而达到事前预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的目的。但是,我国的听证制度在适用范围同其他国家相比过于狭窄,为了实现程序正义、程序公正的实质要义,有必要将抽象行政行为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也纳入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8.
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考辨——兼论程序优先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 ,程序法对实体法的实施起着保障作用。这是程序法对于实体法的工具性价值。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 ,另一方面程序法相对于实体法也具有某种独立性 ,程序法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价值。由于实体公正的不确定性以及程序公正的相对确定性 ,在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应当坚持程序公正优先。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我国首次引入听证程序,其源于英国的自然公正观念。本文从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两个角度论述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体现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20.
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法公正不仅包括立法程序上的公正 ,还包括立法的实体公正 ,而立法实体的公正则是经由程序公正而获得的。立法程序公正的基本要件是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自治、程序中立、程序效率等。实现立法公正要进一步完善公众立法的直接参与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回避制度以及立法听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