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创意产业涉及视觉艺术文化知识层面 创意产业是一项跨传统行业,以文化为核心,以高新科技为依据,通过产业运作,并将纸、电话、互联网等作为主要载体。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视觉艺术是“看”的艺术。“看”,在当今社会已转化成一种文化。作为一种“看”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游戏文化的产业财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戏一直被讥笑为小孩的玩意儿,甚至是一种精神鸦片、电子海洛因,大多数人认为,沉迷游戏的人必定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没有出息的家伙。可是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却是:游戏———它已经不仅仅成为一种无可置疑的职业,而更可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它拥有属于它自己的受众、媒体、渠道、市场以及诸多衍生物,并且所有这些正在成为一种产业并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着。艺术篇任何一种新的娱乐文化方式的兴起,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想象力和技术这两种因素,并在不断的演化中成为受到大众喜爱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形态被称之为“第九艺术”。…  相似文献   

3.
旅游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资源,更是一大产业:二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上海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依据《上海市旅游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规划》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依托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相关产业结合,积极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完善城市旅游配套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在推进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读者表达     
期待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北京肖尧」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毫无疑问,文化产业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在社会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当前正处于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如能蓬勃发展,将给这场改革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5.
双传学 《群众》2011,(12):70-71
文化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根和魂,是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滋养着生命力,激发着创造力,铸造着凝聚力,打造着竞争力。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意见》,提出文化改革发展“三三四”的总思路:即牢固确立文化“三主”地位——党的工作的一条主战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主阵地、推进“两个率先”的一支主力军,努力实现文化“三强”目标——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  相似文献   

6.
《协商论坛》2011,(10):22-23
卢展工书记指出:“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必须首先突出河南的文化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曾经参加过台湾创意产业界在武夷山举办的一次交流活动,耳闻台湾的创意文化不仅体现在城市公共建筑景观方面,而且在生态农业园区自然景观方面,活跃的创意文化更是新奇叠出。不久前我有幸去了一趟台湾,除了一路观光,我还留心台湾创意产业方面的信息。让我感兴趣的是:就连普通的一些轻工产品制造,也寄寓着独特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琴  郭俊华 《前沿》2009,(6):75-78
城市竞争力是各种因素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源运用于人类经济活动领域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业,它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投入产出比例大、资源利用广泛、就业率高的重要产业特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巨大的聚集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  谷继建 《长白学刊》2010,(1):154-156
有文化不一定有产业;有了文化组成的产业,却不一定有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则,要形成这样的态势必然伴随着文化构件产业化的路径建构问题,尤其是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配套和民间互动,加上正确的路径,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是科技与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前沿。但文化创意产业目前还面临着机制创新不足,创意人才缺乏,融合深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未来需要通过打造创意名区,建立创意学院以及利用创意资本等方式来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不仅仅是游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产业,它是一个越做越大的蛋糕;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正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一代;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文化,它又将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2.
管仕廷 《传承》2012,(13):74-75,96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旨、精神与要义;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内涵着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张雅丽  郭荣茂 《前沿》2010,(11):99-102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基于布迪厄场域、文化资本理论,结合创意产业发展的内涵,试图探析文化资本理论的实践逻辑与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09,(6):64-64,F0003
挹熟溪秀水,育武川人才,集先贤浩气,奔熟小未来。一所融教育理念和文化智慧的百年老校,一所纳人证精神和现代科学的品牌学校。这里孕育着一种信念,一种积淀;这里播扬着一种理想,一种文化,这里传承着一种使命,一种精神;这里述说着一种追求,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5.
王敏 《传承》2013,(4):106-107,117
身体是一种文化建构物,任何一种文化都要对身体进行约束和塑造。在消费文化中,身体获得一种崭新的意义,它是欲望的载体,其本身暗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完美身体成为个人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为了拥有完美的身体,消费者自发自动地对身体实施着严密的监控,规训与享乐主义不再被认为是互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0,(8):92-92
谭宏、谷继建在《长自学刊》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有文化不一定有产业;有了文化组成的产业,却不一定有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则,要形成这样的态势必然伴随着文化构件产业化的路径建构问题,尤其是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配套和民间互动,加上正确的路径,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兴起。文化建设是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建国初的文化建设给经济建设和一系列政治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是文化建设史上一朵奇葩。建国初中国大地上至少存在着三种文化:国民党的封建买办法西斯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前两种文化宣传帝国主义的奴化政策和国民党的愚民政策,是一种腐朽的、落后的文化。而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着民主、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2011年8月12日《文艺报》刊登孟繁华的文章,媒体文化在今天俨然已成为一种具有文化领导权的文化,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但支配着物质生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转型时代的中国大众文化的阐释显然要面对各种复杂、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盛长荣 《今日浙江》2008,(16):52-53
现代社会将文化与产业两个不同领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它是一个朝阳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文化产业园区是指文化功能园区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更高业态。  相似文献   

20.
新国潮是在现代消费社会语境下诞生的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和时尚潮流文化的新文化现象,从最初的国潮演变为颇具普遍性的新国潮产业活动及社会文化症候。随着Z世代文化在当前社会诸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凸显,新国潮通过巧妙融入传统文化符号实现了较高的文化认同,呈现出从小众化向大众化的演变趋势,不仅丰富着社会文化的体验形态,也一定程度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当下年轻群体深入感知传统文化魅力提供了契机。新国潮文化通过特定的物质或精神产品载体实现着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然而,新国潮文化现象的持续,还需充分体察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挖掘潜在空间与多元实现路径,提升新国潮相关产业的成熟度,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