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规制与腐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的角度对政府规制与腐败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指出经济性规制具有限制市场竞争的特点 ,而市场竞争被抑制的领域必然会产生经济租 ,并导致公务员和政治家的腐败。而在社会性规制领域 ,规制手段的不合理性和规制执行的任意性成为腐败产生的温床和土壤。在此基础上 ,文章提出了有效减少腐败的规制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经济转型问题 ,有必要对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作深入详细的比较研究。本文回顾了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揭示了“看不见的手”在自由竞争时期的作用和在发达市场经济时期作用的局限性 ,探讨了用政府规制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以及政府规制发挥作用的适当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3.
电信、电视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涉及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网络型与自然垄断特征,这种经济特性对政府规制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发展黄金期的有线电视一定程度上将更加凸显其网络型与自然垄断特征,给政府规制提出了新问题。本文试图以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的发展诉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的规制重建经验,分析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有线电视规制重建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政府规制重建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4.
共享经济使私人或企业等组织的闲置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有效利用,具有交易结构横向化、主体多元化、客体零散化及权利性质进化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性。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亦存在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易诱发规制俘获及政府过度规制等问题。以往对共享经济进行规制的学说或过于微观具体或过于宏观抽象,以辅助性原则为视角对共享经济分别进行央地规制权和政府—市场规制权划分。其中,对于政府—市场规制权划分:平台类共享经济实行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供给方的规制策略;直供类共享经济实行政府规制负外部性的规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22-24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在京举办了“政府规制和公共经济政策”国际研讨会。与会的中德专家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就“政府规制与电子政府”、“公共经济政策与产业集群发展”两大议题从多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政府规制、电子政务和产业集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许多关于政府规制、电子政府与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概括起来,本次会议有以下主要观点:一、政府规制促进电子政务发展1·政府规制①规范电子政府发展。政府规制促进电子政府规范、健康地发展。电子政府是以…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其中政府诚信是核心,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在市场规制法中援引私法中的诚信原则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因为该原则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精神"和无数利益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的需求。在市场规制活动中从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层面规范市场规制行为、加强对政府诚实信用的建设对现代经济法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立法理念演进的梳理,提出实行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立法理念已经从单一的微观规制逐步向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辨证统一过渡,微观规制与宏观调控并重将成为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8.
我国立法腐败具有非典型性、合理隐蔽性及局域性等特点,立法腐败降低了立法质量,进而影响了法益保护的有效性,整体上可能引起公众对政治合法性秩序不认可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潜在的合法性危机。立法腐败的规制,应着重从立法腐败的特点切入,并借助于密切相关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规制重心从国内企业转向其他国家的企业,我国商事主体在海外所面临的腐败规制风险显著增加。当前,我国单一罪名模式的反海外腐败立法在规范要素和域外管辖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国反海外腐败立法应该向实用型立法转变,坚持对国内商事主体海外腐败犯罪和外国商事主体海外腐败犯罪双向规制的路径,通过进一步完善反海外腐败法律规范,提高我国反海外腐败法律制度的科学性,通过健全会计、金融、技术等配套制度增强反海外腐败法律制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腐败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难题,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期尤易出现。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腐败的多发期和群发期。文章通过对腐败现象的本质和危害以及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最终建立起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1.
规制工具在我国政府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政府规制的历史沿革: 所谓政府规制,按照国内学者樊刚的观点是:"特指政府对私人经济部门的活动进行某种规制或规定,如价格规制、数量规制或经营许可等等"。我国规制工具应用的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府规制的目标、方式等也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纵观我国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明显地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共享经济在出租汽车领域的代表,网约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传统的政府规制模式带来了挑战。本文以Q市出租汽车规制为个案,剖析出租汽车政府规制不同模式的差异及其内在机制。基于规制的标准制定、控制机制及执法方式等要素上的差异,本文将Q市巡游车与网约车规制分别概括为科层规制与合作规制模式。通过对规制空间中不同行动者的交易费用分析,研究发现Q市传统巡游车规制存在高昂的市场型与管理型交易费用,所以采用科层规制模式;而面对新业态的网约车规制,政府对共享经济的倡导降低了政治型交易费用,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减少了市场型与管理型交易费用,因此选择了合作规制模式。但随之产生的政府与平台公司之间高昂的管理型交易费用,是出租汽车政府规制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摘要:政府规制理论是当代西方规制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迄今已经历了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规制俘获理论、规制经济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的演进。通过对政府规制理论加以述评,对其阶段性理论进行分析,以挖掘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总结政府规制理论在实践中“扬弃”式演进的经验,以期对我国的规制理论研究及实践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规制改革与产业振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的微观经济规制改革及政府规制政策的变迁 ,对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竞争力及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经济规制政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对我国规制理论的研究 ,以及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规制政策 ,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政府的经济性及其法律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下,政府作为政治角色的同时也扮演着经济角色,政府的经济属性中的权力性决定它不应当像一般的经济人或组织那样在社会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缺乏约束机制的政府机构却很难尽如人意.本文力图以法律的形式对政府权力行使的范围做出框定,以防止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相似文献   

16.
一、腐败的定义 2002年,世界银行两位专家丹尼尔·考夫曼和宙尔·霍尔曼完成了一项涉及80多个转型经济国家的企业调查,对反腐败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这项研究对腐败的定义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且这种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大于自己所得.根据这个定义,该研究将腐败行为界定为两大类:为了规避现行的规章制度的腐败行为和为了改变规章制度的腐败行为.前者带有被动的性质;后者被称为"俘获国家",即:企业等主动地通过腐败的方式直接影响政府决策部门.他们利用法律条文中的不完善之处,利用行贿等手段以类似"点菜"的方式向国家(政府官员)购买对其产权的庇护.  相似文献   

17.
政府规制是政府及其授权机构依据一定规则对个人或特定经济主体的活动加以限制的行为。中国的政府规制实践与西方相比,不仅在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宪政结构的合理程度、规制法律的完备程度和行政过程的建设力度等方面,而且在规制所依存的非正式约束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转型目的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政府在原来经济中就拥有的巨大资源及经济控制力,也会让这种转型出现扭曲。本文强调政府转型作为经济转型的核心,它本身的转型所应该具有的取向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政府转型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改变这些的重点是让那些本应在经济转型和解决增长中起更大作用的要素拥有更多的呼声和谈判权力。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治理高官腐败势在必行。从政府高官腐败心理因素角度上看,腐败主要是由危机心理、侥幸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导致,针对官员产生的心理偏差,需要加强官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教育,防微杜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腐败的滋生蔓延既与诱因、机会和成本等密切相关,根本上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加强预防制度的建设,是防腐于未然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着力构建抑制腐败诱因、减少腐败机会、增大腐败成本的相关制度,堵塞腐败发生的制度漏洞,切实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