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强 《台声》2008,(12):38-39
10月8日至18日,台湾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赴湖北进行视察调研。在11天的行程中,代表们听取了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宜昌市政府的工作汇报,走访了中芯国际、富士康等9家台资企业,与武汉、宜昌两地十余位台商进行了座谈,与在汉的台胞进行了沟通、交流,并且视察了三峡大坝等地,对于湖北省在承接台商产业转移方面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措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落实,《劳动合同法》对台资企业的影响,鄂台两地人员、经贸、文化往来,以及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张莉 《台声》2007,(10):30-32
(一) 受地区经济状况、资源条件差异以及区域性FDI政策的直接影响,长期以来台商在大陆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投资金额约占大陆吸收台资总量的85%,中西部地区仅为15%。近年来,台商投资出现了悄然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2006年,台商对中西部投资的增幅约为30%左右,其中四川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投资分别增长227.3%及950.0%。  相似文献   

3.
范越龙 《两岸关系》2005,(12):32-34
台商向大陆产业转移已经经历了三轮投资浪潮,第四轮投资浪潮正在兴起,并且金融保险业成为重头戏。台湾金融业向大陆的转移是其产业结构优化及在岛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所迫下自身生存的选择。入世后,台湾金融业向大陆转移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台湾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到大陆布局。近期在大陆的台湾金融业界将以服务大陆台商为主。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台商首先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建地区,形成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第一波”投资潮;台商的“第二波”投资浪潮仍以“珠三角”和福建地区为主,但投资领域转向…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山东省新批台资项目12个,实际使用台资4.3亿元,同比增长57.26%。新批项目投资领域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山东"十强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各种挑战,山东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台商投资山东逆势而上,鲁台经贸合作稳中有进。山东省新签的台资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5个。其中,富士康科技集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以网络视频形式签署的富士康集成电路封测项目,  相似文献   

5.
外交部长王毅在任围台力、主任期间曾经说过,东莞的发展离不开台商,东莞是台商最为聚集的地方之一,东莞台商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标杆作用,是大陆台商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6.
张玉冰 《台声》2008,(4):52-53
2008年,大陆台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1月1日起开始陆续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大陆数个新法案以及多项政策的调整,直接增加了大陆台商的营运成本和经营难度;而2月27日商务部在国务院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三项针对加工贸易型台资企业的政策调整,更是从转变增长方式、环保和区位选择等方面,对占大陆台商主体的传统制造业台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大陆经济的迅猛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奠立和完善,台商以往事有的比较种益正逐渐消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谁能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或空间布局转移的步伐,谁就能把握先机,得以继续生存、壮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全力推动的重中之重。春节过后,台经济主管部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但成效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初,40多岁的台商郭台铭来到深圳郊区的龙岗,他登上一块高地,挥了挥手,做出一副画圈的模样.看到当地官员“求资若渴”的表情,以及低得让他心花怒放的地价,他说:“这些土地,我都要!” 但现在,富士康却开始将一些生产部门搬迁印度.  相似文献   

9.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岛内前些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每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高潮时,岛内就会有少数人忧心对台湾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台湾产业可能“空洞化”的警告。这与日前台湾当局高层称台商投资大陆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是一致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23,(4):23-25
<正>近年来,青岛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有关要求,妥善应对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和疫情防控双重影响,推动惠台政策落实落地,努力把中央要求、台企期盼、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台商台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对台经济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12月,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718个,实际使用台资近61亿美元,其中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企有147家,正常生产经营的台企有800余家,富士康、台玻等17家台湾百大企业财团和上市公司在青岛投资项目达34个。  相似文献   

11.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富士康项目投资量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效果大,实施过程中涉及部门、地区多,时间跨度大,政策特殊,属重大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为有效推进该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产并鼓励其继续扩大投资,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自治区富士康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现将有  相似文献   

12.
张莉 《两岸关系》2007,(8):28-30
(一)受地区经济状况、资源禀赋差异以及区域性FDI政策的直接影响,长期以来台商在大陆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投资金额约占大陆吸收台资总量的85%,中西部地区仅为15%。近年来,台商投资出现了悄然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2006年,台商对中西部投资的增幅约为30%左右,其中辽宁省、四川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投资分别增长195.9%、227.3%及950.0%。台商在中西部的投资领域已遍及制造业、IT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诸多行业。  相似文献   

13.
李铭 《台声》2003,(1):42-43
在北京待了12年,看到了无数的台商们,兢兢业业地努力奋斗,为的只是想在祖国大陆的一隅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或成就,以能回台湾光宗耀祖一番;当然祖国大陆遍地的无限商机也是吸引着无数台商前来投资的主要因素。台商会将祖国大陆作为离开岛内投资经营的首选,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应是两岸属同文、同种、同文化背景所致;台商们来到祖国大陆,沟通上无障碍,也使得台商们很容易发挥自我的专长及专才。但是同样的辛苦付出却换来了不同的结果,这其中是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大多数的台商们经常所言都是“我们是来经商的,不是来搞政治的,所以…  相似文献   

14.
正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中心,江淮平原东部,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也是目前大陆唯一一家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淮安拥有大陆首个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并连续五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名列台湾民众评选出来的"大陆十大最想居住城市"第七位。淮安台商论坛,是大陆唯一以"台商"命名的论坛,是淮安倾力架设的两岸经贸合作"金桥"。2006年,  相似文献   

15.
胡石青 《两岸关系》2005,(12):30-32
台湾当局所实施的对台商投资大陆设限的规定,是要台商裹着小脚与世界各地的竟争者赛跑,实在是台商心中的最痛。  相似文献   

16.
沈正一 《台声》2000,(11):15-15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税”,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杀了台商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制”来规范大陆投资,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岛内生产毛额(即 GDP) 2%;还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应是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台商仅是“外移大陆”,并非进行全球化布局,“政府”就不准其赴大陆投资。这是继李登辉 1996年 8月提出“戒急用忍”之后,又一次…  相似文献   

17.
晶晶 《台声》2003,(2):12-13
一位在上海有多年工作经验,曾为宏仁集团负责开发市场的人士称,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台商是好是坏,大家都还在观察。大陆入世后,欧、美、日等外商大举进入,对台商冲击很大。直接面对跨国集团挑战处在“大上海”的台商,看似站稳大陆未来最具“明星像”的市场,却感觉到更大的挑战。一名黄姓上海台商说,过去多年来台商即使早已经营内销市场,还是要承受很大风险。不过他表示,“在大陆还有机会,在台湾就是等死”。针对近来台湾“行政院”院会正式将“戒急用忍”政策松绑,黄姓台商还是相当怨叹地表示,如果“政府”早点松绑,在银行…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1996年,深圳市台办共受理台商投诉(信访)73宗,主要涉及治安、经济纠纷、劳资矛盾、涉嫌走私、乱收费等问题,立案率达100%,结案60宗,占立案率的82%。台商的投诉(信访)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保障了台商的合法权益。把台商投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深圳市台办领导对台商投诉(信访)非常重视,把它作为去年为台商办理十件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健全了深圳市台商投诉中心的组织机构,由市台办领导挂帅,综合处处长兼任市台商投诉中心主任,并在经济处、接待处、深台服务中心、市台商协会各抽出一名骨干兼职处理台商投诉。…  相似文献   

19.
2月17日,由厦门台商、台湾春保钨钢集团总裁、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廖万隆发起,300位台商联名签署的《台商宣言》,在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和廖万隆共同主持的“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保障台商权盐”研讨会上公开发表。这份《台商宣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充分反映了广大台商的强烈愿望,要求台湾当局及民意机构尽速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中山市台商刘某投诉其合伙人黄某,陈某违反双方签定的《合作经营协议书》,偷偷转移公司财物、篡改公司的帐目。 该事件起因于双方所签定的《合作经营协议书》,协议书规定:1、台商刘某注资40多万元由黄某、陈某二人成立贸易有限公司;2、台商刘某提供代理及自产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等产品,由公司负责在大陆销售并对合作经营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