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否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的担忧开始出现,劳动的新异化就是这种担忧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可以将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与19世纪的机器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应用及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对比,由此形成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视角,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当代的综合发展观或新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找寻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科学内涵的逻辑合理性。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在其《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初步的描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有较为清晰的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85-486页)。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深入考察前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轨迹后发现,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的没有发生劳动异化的社会,走…  相似文献   

3.
对资本主义异化现实的无情批判促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和谐哲学的最高境界和实践完成。对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对抗危机的一体化改造则是其和谐哲学的实践路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和谐哲学的当代图景并不具有实践的均衡性,当代社会已经分延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重和谐向度。  相似文献   

4.
正1."新时代"代表着科技进步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深刻表达了科学技术对推动生产力起着关键作用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必将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的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机器和大工业时指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走锭精纺机,因为它开辟了自动体系的新时代。"这里的"新时代",代表了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化学中的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新闻发展观、新闻自由观、新闻价值观和新闻道德观等方面,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对时代问题的阐述可以概括为世界历史发展观。通过分析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世界交往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他们揭示了关于世界历史演变的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世界历史发展观超越了任何阶级、民族和国家的传统视野和狭隘眼界,是具有世界历史眼光和全球战略意识的带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真理。世界历史发展观要求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不能脱离世界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世界历史发展观的价值在于它是具有世界战略眼光的整体思维的时代观。它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认识社会主义,必先认识资本主义。这是一种重要的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就明确提出,要反对那种离开研究现实的资本主义而设计社会主义的空谈家,认为“实际的社会主义是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21页)今天看来,这一思想还相当重要,因为资本主义今天还在发展,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存在;社会主义要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丰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东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状况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探索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交往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因,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造成了西方文化的异化和东方文化的阻滞,肯定东方文化为人类走向共产主义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东西方文化关系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洞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进而彰显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的发展启动了资本逻辑,在带来巨大贡献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这就必须要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在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人工智能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人工智能的伦理与道理规约缺位、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体系尚待完成四种现实困境。这必然要求应对人工智能资本逻辑的中国方案的出场:一是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价值引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发展理念,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价值观上的认同;三是道德规约,用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与伦理规范来约束人工智能的设计、实验、推广和使用的全过程,从而为应对人工智能的资本逻辑提供道德上的约束;四是全球治理,构建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利益共同体,构建全球参与、共同维护、共同保障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安全共同体,推动各国“深化交流、增进共识、加强合作”,“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时代的产物,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的过程。其中,自然界优先,人与自然界、社会辩证统一,发展科技、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在理论指导、经济推动、科技研发和应用、制度优势四个方面对于破解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生态困局,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06,(3):4-5
一、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力 军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一再证明,科学家们的重要发现和发明,一般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要靠年轻英才的不断涌现。大家都知道,哥白尼提出口心说时38岁;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是21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是基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城乡对立日益尖锐的现状而提出来的,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进行了简单梳理。现阶段认真学习、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对于我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性开放改革的年代,重温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于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意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敏锐地看到了科学技术性质的复杂性,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包括:(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将科学…  相似文献   

14.
《马恩思想中的一个重大转变》一文的观点是作者强加于马克思恩格斯的。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国有制的思想是一贯的,即始终认为,在经过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到股份公司占有和资本主义国家占有后,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剥夺剥夺者,宴行无产阶级国家占有,在促使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整个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使劳动异化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杠杆。然而,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却阻碍着人类的进步,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走向了异化。科技异化是人的科技活动及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背离主体人的需要和目的,成为人难以驾驭的力量,并反过来控制人、统治人、危害人的特殊现象。如今,科技异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危害日益严重,而在现代战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典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和目的,稳定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统筹兼顾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领导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异化是马克思早期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需求异化是指需求不再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条件的期待或实现,相反却损害主体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产生负面效应的社会现象。表现为需求主体异化、需求客体异化、需求行为异化。产生需求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解决需求异化问题的路径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科学合理的需求观,努力发展经济让人民群众生活富足有尊严,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价值观,制定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引导人们的需求行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维活跃,价值观尚未成型,在科技异化的影响下很容易成为科技的奴隶,产生科技依赖、人际关系异化、抑制创新和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在这种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变得重要而迫切。建议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重视媒介知识普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科学技术观;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正确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世纪上半叶,马克思、恩格斯观察到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受严重的工业污染后的自然,如何异化为人类对立面的过程,深度分析了其中种种制度根源、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根源,提出了解决自然对人异化的可能途径。因此,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包括  相似文献   

20.
王汉林 《世纪桥》2007,(9):11-12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他在承认科技对社会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社会对科技的作用。社会需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在社会实现中可能发生异化,社会对科技的支持是全方位的。研究江泽民同志的科技的社会形成观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