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正确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神圣权利,也是引领社会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监督的使用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以避免舆论监督出现"越权"现象,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正确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神圣权利,也是引领社会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监督的使用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以避免舆论监督出现"越权"现象,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战斗性最明显、最集中的体现。运用舆论监督、干预社会生活,开展新闻批评,揭露和抨击不良社会现象,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4.
我国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权力需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功效是其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新闻舆论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要从进一步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保障制度建设,整合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积极探寻我国舆论监督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舆论监督从精神文明领域调整到政治文明范畴进行论述,提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对舆论监督作用定位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我们党对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怎么认识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加强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舆论监督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十六大报告比以往历次党代会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监督,都要借助于舆论监督的力量。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精神在监督问题上的运用,也为舆论监督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深刻表明了加强舆论监督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新闻用语在国外各种新闻类著作中,都没有“舆论监督”这个词,因此,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用语。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进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重视舆论监督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尤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对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各家新闻单位也采取了一切有效的措施,以推动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许多新闻工作者冒着风险,冲破阻力,以对社会、对党和国家高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做到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舆论监督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形式,在正风肃纪中强化舆论监督作用,必将激发"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一体化模式活力,有力提升正风肃纪"麻辣烫"品牌质效。舆论监督也姓"党"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监督凝聚了强大的民意,并以其鲜明的特色:开放性、实时性、广泛性、交互性和共享性,开启了中国舆论监督的一个崭新时代,并成为舆论监督的生力军,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作为新生事物,也存在诸多弊端和法律方面的缺失,因此,必须采取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大力支持和引导网络舆论监督,加强新闻媒体立法等措施,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新闻舆论监督在深入揭露社会阴暗腐败面,批评谴责悖德败俗违法乱纪行为方面作用明显,但也经常造成公民个人的隐私侵权.新闻采访报道实践中,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应合理运用以下七种对策以切实避免频频发生的隐私侵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区分不同的民事主体;征得当事人同意;坚持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采取合理的隐性采访的方式;引用权威消息来源;进行善意批评和公正评论;恪守新闻职业纪律和道德.  相似文献   

10.
胡冬妮 《唯实》2000,(12):80-82
近年来 ,舆论监督的地位日渐凸现。据统计 ,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台共开办热点报道和舆论监督等节目 6 0余个 ,31家省级党报都设有热点、焦点类栏目 ,形成了“舆论监督热”。舆论监督是一种信息型的“软监督”,虽然不具备法律监督、组织监督、行政监督的刚性特征 ,但这种“软监督”可以产生强大的无形力量 ,促使偏差行为主体强化自律 ,或者通过社会的有关硬性手段进行他律 ,以实现制衡与纠错。舆论监督具有缓和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功能 ,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吸附力和亲和力。在舆论监督的各种形式中 ,目前运用最多的是批评报道。批评报…  相似文献   

11.
在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是民众第一时间获得地震信息的重要渠道。都江堰"范跑跑"、成都"帐篷门"、万科"捐款门"、灾区"红砖门"等问题的暴露和解决,充分显示出网络舆论强有力的公益力量。网络媒体正以其及时性、广泛性、真实性、互动性、有效性和链接性,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也应正视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信息可能失真、民意可能片面、情绪可能偏激的负效应,并从网络传播的自身建设和完善着手,把网络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纳入道德规范和法制监管的视野和轨道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广汉市纪委深化全省正风肃纪舆论监督"麻辣烫"品牌在广汉的衍生,探索形成"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纪检监督"的舆论监督新模式,构建由媒体、群众、网友和特邀监察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媒体紧盯问题、曝光问题,纪检机关抓住问题、督办问题的常态化机制,延伸监督主体,扩展监督视角,打造出广汉特色的舆论监督"麻辣烫"品牌。截至目前,广汉市收集各类民情民意200余条,转相关职能部门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舆论监督正以其灵活、高效的形式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捍卫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说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然而,部分官员在舆论监督这道"紧箍咒"面前,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恐慌症。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4.
微观点:拿"正在调查"敷衍舆论监督,极大地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正视问题,汲取教训,不断修正我们的工作。媒体有必要多杀几个"回马枪",提高舆论监督的专注度和持久力;规范回应制度,对期限、内容予以明确;强化问责追究,建立第三方调查机制,避免自说自话,自查自纠。近期的一些舆论监督事件,大部分最新进展都是"正在调查":袁振国偕妻出国"考察"",调查仍在进行";河南宋基会"善款放贷"、巨资建设宋庆龄雕像未完工即拆除,"仍  相似文献   

15.
<正>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在监督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我国现行的权力制约体系中,舆论监督是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并行的利器。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舆论监督又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在加强党风廉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领导干部眼里,"舆论监督"是个闹心词儿,让媒体常叹舆论监督环境不尽如人意。但从近期报道来看,情况颇有改观:从江西、广西提出新闻也是生产力、软实力,到广东省领导欢迎网友"灌水"、"拍砖",再到云南明确将媒体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大量普及之下,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沟通民情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网络舆论监督也出现了一些如事实失真、越位侵权、扰乱司法、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舆论监督立法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网络舆论监督体制不完善等。因此,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网络舆论法",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强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法律责任,细化网络舆论监督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净化网络舆论空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等相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民主制度特点的比较完整的监督体系.我们党一向重视的舆论监督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当前,反腐败斗争正深入发展,如何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瑛 《共产党人》2010,(23):52-54
有一项工作,做得好,可以"誉满天下",做得不好,可能"谤满天下",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伴随着传媒的产生,新闻舆论监督一直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内监督是主体、是主导,舆论监督是补充、是促进,借鉴社会舆论监督之所长,与党内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党内监督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