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0年被称为是"中国微博元年",2011年被称为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微博的发展,打开了政府公共传播的大门,使原来游离于广泛的社会沟通之外的政府部门,进入到了一个不得不直面网络问政滔滔民意的情景之中。微博的发展表现出了几个典型的特点:第一,微博传播场景有些类似于城市中心的广场,混合了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的多层次传播形态。当习惯  相似文献   

2.
"微公益"伴随着微博的发展,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被人们所熟知。吉林省"微公益"事业起步较晚,目前在传播路径上处于传统媒体介入阶段,政府机构和传统主流媒体都要对"微公益"事业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积极推动吉林省"微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媒体传播与恐怖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不自觉的"共生—互利关系"。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手机、微博、微信、网络等数字化媒体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恐怖主义的传播与肆虐;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恐怖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与传播中介。新媒介对于恐怖主义传播活动的"共生论"与"工具论"一直以来也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应对恐怖主义传播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与新媒体进入到"大数据""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的全新时代。"两微一端",即以微信、微博和新媒体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持续发力,使互联网的信息增殖与传播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当前,中国有近7.3亿的网民,其中有5亿多的微博和微信用户,用户每天发布的信息达到200多亿条,已经超过传统媒体,成为民众日常获取信息、传播思想的重要渠道。伴随着社交媒体大数据的信息洪流,"两  相似文献   

5.
正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等发布信息,并可上传图片和链接,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短短几年兴起的微博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网络平台,也在事实上成为现今中国最大的网络舆论集散地。微博广泛的公众参与性和互动性,产生了强大的动员力,对社会治理带来重大影响。一、微博时代的主要特征(一)传播格局发生变化微博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传播信息不再是"拥有现代化设备的专业化媒介组织"的特权。微博具有"自媒体"的属性,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为一体。微博建构了一个机会更为均等、权力更为平衡的舆论平台,让"沉默的大多  相似文献   

6.
巩琳萌 《前线》2016,(6):45-4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前,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强势崛起,深刻影响着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构建出新的大众传播语境,一些主流媒体作品在新语境下因表达"不对路"而传播乏力。思想通过表达来传递。思想再深刻,若缺少恰当表达也将是无桨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无疑将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手段。目前,微博作为强舆论场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它的媒体价值,而微信则凭借强关系链成为强社交场。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强势新媒体手段在信息传播方面形成闭环共振,产生"双微共生  相似文献   

8.
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博客、微博和微信等形式的自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时代的传播技术被推向了一个新高点,人们正逐步进入"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公民监督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一环,对防止权力腐败具有重要作用。自媒体时代的公民监督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规避这些问题,不断完善自媒体时代的公民监督,打击权力腐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微博刚出现时,由于内容纷繁芜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微博正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规律,向趋于有序的方向发展。本文仅就微博语境下的媒体生态进行分析。一、从媒体生态角度看微博产生的新变化1.媒体结构比较我国的传统媒体是"倒金字塔"结构,即中央省级媒体数量最多,地市级次之,县区级最少。而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自媒体,其碎片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信息资源、裂变式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的媒体平台等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媒介。本课题在大学生微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最后提出构建科学的教育引导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杰 《先锋队》2011,(6):62
2010年是"微博元年",微博已成为日益重要的信息表达和传播通道,并具有"秒互动"的传播优势,短短140个字的"微信息"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力和影  相似文献   

12.
岳振 《当代贵州》2013,(7):16-17
政务微博需要贴近群众生活,融入民意平等对话,突出其即时性、服务性和实用性,勤于互动,解决现实问题。贵州政务微博近两年迅速发展,一些党政部门和官员个人微博,服务水平在逐渐提高,民生关怀也逐渐体现。今年春节期间,媒体就用"一个不放假的政府"来描述贵州一部分政务微博的辛勤工作。省委书记赵克志曾号召党政干部开微博。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做群众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微博、微信、手机媒体和社交网络已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文化传播的集散地、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微文化生态。微博上存在着三股值得关注的思潮:一是政治上的宪政主义。一些网上言论将"中国梦"解读为"宪政梦",利用微博这一思想文化新阵地,网上网下互动,国外国内联手,试探新一届中央意识形态底线。二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万能论"者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扼杀了市场效率和活力;反对公有制的人则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效  相似文献   

14.
微博上线至今,已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受瞩目的话题之一。然而对企业微博如何发生作用的研究依然空白。本文提出"企业微博影响力"的概念,通过抽样统计和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解析了企业的微博影响力。在静态方面,企业微博信息传播主要有射线状传播结构、点对点传播结构、链状传播结构、树状传播结构等四种模式。在动态方面,企业微博的影响力机制经历了建立顾客联系的初始阶段,到与顾客进行人情交换的深入阶段,直至权威和意识形态建立的巩固阶段。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3)
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即时传播工具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舆论引导工作的薄弱地带。如何创新和改进网上宣传引导,抢占和掌控网上舆论阵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要任务和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绥化市认真研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开展了"我为家乡点个赞"微媒体走基层主题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微媒体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生力军,在域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初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传统媒体与社会公众加入到微媒体行列。"微时代"在给人们传播信息带来丰富性与便捷性的同时,也给政府治理、媒体自律、公众参与带来严峻挑战。在说明"微时代"对政府、传统媒体与公众产生不同影响的基础上,梳理"微时代"背景下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关系现状,进而深入分析政府与媒体、媒体与公众、政府与公众在互动中分别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优化其互动关系的思路、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媒体发布了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报道。就在全国人民向英雄致敬之时,2月19日,拥有254万粉丝的微博大V"辣笔小球"却在新浪微博发布贬低、嘲讽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言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被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18.
杨函松 《世纪桥》2015,(4):33-34
一、"微传播"是吴文化传播的力量之源传媒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吴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所谓"微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以网帖、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以及后来兴起的微博、微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后者则是专指以微博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微传播"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点对点"的裂变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媒体账号开始"慢直播"了。所谓"慢直播",不同于有主持人、主播讲解的直播形式,是没有任何编辑、音乐等干扰,画面全程同步传播实时场景的直播形式,比如消防队直播消防员睡午觉、《人民日报》微博直播小搜救犬的一天等等。如此原汁原味的直播。  相似文献   

20.
吕品 《党的建设》2012,(11):42-44
2010年,自微博这种新媒体勃兴以来,普通民众只要有能力、有条件使用新媒体,不需要精心选择、不需要流畅的文笔和严谨的思路,只需要鼠标一点,就可以实现传播。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并使信息在整个社会空间中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已进入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的全媒体时代。从中国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角度来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