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秦朝以下,在历时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以“权力寻租“为突出特征的腐败贯穿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也成为中国历史朝代更替、政息人亡的深层次根源。前人研究历史,总把朝代更替、政息人亡归之于每朝末代的“暴虐“和“苛政“。其实,我们遍览历史,无处不见末代腐败以至黑暗的内幕。腐败的堆积,以至蔚然成风,终于烂掉朝廷赖以生存的根本,才是朝廷“政息人亡“的根源所在首先,中国传统体制的精髓是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相似文献   

2.
《政协天地》2014,(9):1-1
“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这番话,依然振聋发聩。而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邓小平的另一番话无疑引发了更多的共鸣:“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相似文献   

3.
在对传统政治以"中国式民主法治"予以定位把握的逻辑之下,钱穆提出了一套地方自治思想。其中既有他对中国历史上地方自治的认识,也包括他对现实中地方自治的主张。从逻辑构成来看,钱穆地方自治思想分为地方分权和社会自治:前者以汉代郡县之制为例展开,主张精简政府层级,任用地方贤能,使统治重心由中央政府下移到地方政府;后者以宋明社会自治为例展开,主张加强乡村建设,推进基层自治,给地方社会开放更多自由空间。以自治佐成统一是钱穆地方自治思想的历史意涵所在,体现了其具体的现实政治诉求;而打通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节是其地方自治主张的超时代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4.
周泉根 《新东方》2006,(2):33-34
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方生未死、玄黄待定的过渡转型期社会。梁启超在其《过渡时代论》一文中曾详瞻论述:“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1]的确,这次转型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根本性重塑。从动态指向上看,中国过渡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灵魂。“对立”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与人们日常用语中的“对立”有所区别,其内涵为“不同”或“差异”。共处于同一系统中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无非是这么两种:或相损,或相益。相损,即“对立”、“斗争性”,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先进阶级向落后阶级所展开的阶级斗争,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样的“相损”、“对立”、“斗争性”,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后,仍一味强调“斗争性”,则只会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元气为之耗尽,精力为之衰竭。一个相损胜过相益、斗争性胜…  相似文献   

6.
中唐以来,"富民"阶层的兴起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也成为认识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关键。这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富民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富民是国家乡村控制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可以认为,宋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即"富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汪毅夫先生的新著《闽台区域社会研究》(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是近年来闽台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一部力作。在这之前,作者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台湾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三部学术文集。从这几部文集的书名,便可以看出作者研究的逐步深化:先是从“台湾社会”到“闽台社会”、“闽台历史社会”,开始把闽台社会历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现在则从“闽台社会”、“闽台历史社会”进入“闽台区域社会”,明确把闽台作为一个文化区域来研究。在这里,“闽台区域”的明确标…  相似文献   

8.
西方市民社会内涵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桂斌 《求索》2005,(4):184-187
研究市民社会理论,首先必须明确其内涵。市民社会思想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了多种内涵:市民社会的最初涵义是指与野蛮社会相区别的文明社会;在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市民社会是指外在于国家的社会组织;在黑格尔、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是社会经济关系领域;而当代思想家则把市民社会的研究指向了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9.
《公安教育》2006,(6):40-41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当中国共产党人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神圣使命,从一个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站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时,保证国家安全、维护人民权利是党的崇高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安危更多地取决于公安战线的英雄儿女,他们被称之为共和国的金盾。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从新中国的建立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全过程中,被历史和人民赋予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过:“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对外是社会角色,对内是自然角色。“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人构建完美人格的途径。老子通过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参悟,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原、构成和变化趋势,其《道德经》一书作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对管理学也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科界、经济界都在热论一个话题,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就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和社会转型期,同时也将进入一个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这就是所谓“1000美元”现象。如果这一时期应对失误,经济将徘徊不前,社会将长期动荡,也即通常所说的可能掉进“拉美陷阱”。一般看来,这个说法是对的,也符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实际。过去近200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经过了以上所说的那个历史阶段。但如果只是简单地用G D P这个参数来对比和分析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则失之于简…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5,(12)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历史上,农民问题向来是一个事关国家安危的大问题。因此,几乎所有朝代有见识的思想家、政治家都会把它作为问题首选。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我们今天面临的“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后,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黄宗羲。他在看待农民问题上所以有名,得之于“黄宗羲定律”。中国历史上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趋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  相似文献   

13.
东南 《今日广西》2007,(9):54-55
2006年11月12日.铁凝当选中国作协主席,成为继茅盾、巴金之后第三位统领中国文坛的“掌门人”。中国作家协会既是一个由7000余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又是一个国家正部级单位。在其58年历史中,仅有过茅盾和巴金两位主席。与前两任相比,茅盾是在53岁时走马上任.巴金则是以80岁高龄担任该职务,而本届作协主席的年龄首次降到50岁以下,同时铁凝还是担任该职务的首位女作家。  相似文献   

14.
《人民论坛》2020,(3):10-11
何谓思潮?思潮之“思”,源起于社会中的某种思想观点,其产生并非有预设、有组织,而是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异质性;思潮之“潮”,则强调思想观点由弱及强,由分支到流派的动态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内聚性。由不同观点和利益诉求汇聚发展而来的多元思潮,是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看待社会变革的一把钥匙,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表达了一个时代的主题,呈现出历史阶段的特殊风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而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已步入一个有别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见”,“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概念是为解决西方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贫困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政策是在制度的层面制定反贫困的战略和策略,并通过具体的计划和项目使之可操作化;而社会工作则站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行动,将政策具体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和个人身上。本文从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以促成我国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达成良好融合。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正: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通常表达一种人类合理性的价值追求,是一个涉及内容和形式的多层面的综合概念,而社会公正则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理论产生不同的公正观。社会公正内在地规定着社会发展,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性质和趋向。同时,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所形成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目标,一个没有社会公正的社会无法保持长久的繁荣与稳定。因此,如何认识社会的公平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必然面临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8.
周卫 《长白学刊》2007,(5):137-138
鸦片战争不但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也使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偏离了原来的历史轨迹,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而鸦片战争的结局则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注定是短命的并带有浓厚的附属性,预示着领导完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使命必然落在了即将诞生的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政治论是刘德厚教授研究社会的政治进程原理的一个重要论断。社会政治即指无阶级、无国家存在的社会的政治类型,它存在于前阶级社会形态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走向社会政治就其现实形态而言,则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客观进程及其本质特征,它是实现人类未来社会政治的历史必由之路。社会政治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探讨了国家与社会从二元化到最终统一的历史性方向及其深刻内涵。社会政治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对指导当代中国建设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忧患意识与共产党人的社会责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忧患意识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的一份重要的历史遗产。在中华大地上生长的中国共产党受着这份历史遗产的影响,并将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升华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文拟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些探讨。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传统的忧患意识有如下特点:首先,贴近时代。这是传统的忧患意识的突出特点。不同朝代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不同朝代的内忧外患。当外患威胁中华帝国的生存时,其忧患意识以外患为主。在南宋,北方金国占领了南京的半壁河山时,爱国诗人陆游便写下了:“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